史料记载,庄妃身穿侍婢丫环的服饰,来到囚禁洪承畴的三官庙。当时,洪承畴面对墙壁,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流泪,对她不理不睬。她告诉洪承畴,不忍看到一个英雄忍受绝食的折磨而痛苦地死去,因此,自己给他带来了毒药,使他可以迅速解除痛苦。然后,将被说成是毒药的人参汤喂到洪承畴嘴里,并百般劝导。最后,当洪承畴知道这位聪慧美貌的女子,竟然是大清帝国皇帝皇太极的妃子时,“始叩头请降”。随后,皇太极来到洪承畴的囚室,脱下自己穿着的貂皮大衣披到洪承畴身上,徐徐曰:“先生不会冷了吧?”洪承畴瞠目视之良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遂翻身下跪。
关于这段故事,历来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庄妃在三官庙中前后逗留了几天几夜,方才说服洪承畴投降,而有人认为庄妃是在一天一夜之间解决了问题。持上述看法的,不乏国内外重量级史学著作。还有人根本就不承认有这回事儿,措辞颇为激烈地认为此说荒诞不经。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段故事中出现的庄妃——孝庄皇太后,足够聪明机智,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应该算是没有辱没这位女士的智商。生活在三百多年之后的中国人,是否有必要为此大动肝火,似乎也还值得商量。在有更坚强的证据出现之前,姑且存疑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孝庄:魅力与心机(4)
在对待两性关系上,世界上并没有特别多的民族像中国当代文人这样假模假式而又心理阴暗。在实行嫂婚制的民族中,一位女性嫁给与自已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甚至祖孙几代人,或者不同辈分的几位女性嫁给同一位男子的情形十分常见。距此三四十年前,在与女真习俗极为相近的蒙古部族中,著名的三娘子曾经嫁给过与自已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四代部落酋长,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当地蒙、汉两族的友好和睦关系,成为世世代代受到赞美与怀念的伟大女性,以至于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在民间传说之中,受到崇高的尊敬与爱戴。
女真部族中大名鼎鼎的温姐,名气一度可能比东哥还大。她就曾经嫁给过与自已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两代海西女真哈达部落的首领。这位温姐与皇太极的关系很近,是皇太极的母亲、孟古格格的亲姑姑,他们差不多可以算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当时,并没有什么人一定以为这是件多么不得了的事情,从而,需要假模假式地予以遮掩。在那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族中,如果一位女性能够把一个英雄收服过来的话,不但不会受到族人的鄙视,相反,她也会像英雄一样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这是明清之后,头脑与心灵被孔孟之道强力阉割过的汉族士大夫们完全无法想像的。
文化习俗的不同,常常导致对同一件事情截然相反的评价。清朝入主中原后,面对汪洋大海般的汉族民众,作出了全面接受儒家教义的选择,因此,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百般掩饰讳莫如深,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若以今天的眼光回望过去,就会发现,正是那些汉族文人士大夫们,他们特别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褒贬别人,一旦涉及到两性话题,便立即如鲁迅先生所言,具有了格外敏锐、格外出色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却还要满嘴的冠冕堂皇。
与睿亲王多尔衮的关系,是这位庄妃——孝庄皇太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与发生在这位女性身上的所有故事大同小异的是,她与多尔衮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结局怎么样等几乎全部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颇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
至少在史书记载上看,在她嫁到后金汗国之前,她和多尔衮之间恐怕是没有机会在一起青梅竹马的。在年龄上,她比多尔衮仅仅小四个月,差不多是同岁。她十三岁嫁给皇太极,成为多尔衮的嫂子。第二年,十四岁的多尔衮便迎娶了她的姑姑为妻,多尔衮又成了她的姑父。在盛行多种婚姻制度的蒙古与女真人中,这种情形十分常见。从实际情况判断,皇太极生前,她和多尔衮的交往可能只有很短暂的一段时日,就是在她嫁给皇太极而皇太极又没有继位为汗的一年多时间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兄弟叔嫂、两个家庭之间有过交往应该是可以想见并十分正常的。至于这种交往怎样展开,达到了什么程度,是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考证工作。因为,这两个年轻人当时太无足轻重,史书上全无记载。但是,诚如我们所知,青年男女相互之间要建立起深切的好感乃至产生某种情愫,在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特别长久的时间。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彼此之间建立起来了很深的默契。
在满清王公贝勒中,多尔衮可能是除皇太极之外,文化素养最高的一个人,他对汉文化的了解大约在众多王爷中也是最深的。以他的聪明机警,当庄妃——孝庄皇太后散布出福临降生前后的神话时,他可能在第一时间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女人想干什么。从而,在与豪格的尖锐对峙中,退而求其次,作出了推举福临的选择。
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他们之间的交往可能就变得高度困难。这一点,从多尔衮母亲的遭遇中可以窥见一斑。她为代善送过几次饭,她的侍女经常去代善家,她本人深夜出宫两三次便受到控告,成为严重的罪名,可见后金汗国汗王宫中的男女之大防不可谓不严密。同样,皇太极继位之前,多尔衮的母亲被以努尔哈赤遗命为由殉死,在此期间,庄妃是否能够给予同年、并且已经结婚的多尔衮多方安慰,是一个很成疑问的话题。
孝庄:魅力与心机(5)
因此,从皇太极继位到去世,十七年时间里,他们之间应该很难有私下交往的机会和可能。帝王之家历来如此,大约是不必怀疑的。他们之间即便能够见面,想必也都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时间短暂而且正式。除非还有一种极端隐秘的方式。
有一种看法认为,皇太极死后第五天,即多尔衮推举福临的前一天深夜,多尔衮曾经到过皇宫内院,和当时皇太极的哲哲皇后与庄妃有过密谈,从而确定了推举福临为帝的思路。这种说法被许多人认可,其实,很有可能不是事实。
我们知道,按照大清制度,皇家的警卫工作一直由两黄旗担任。两黄旗直属皇帝所有,实力与地位都是最强有力的,他们的自我感觉自然也会与众不同。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嫌隙很深。这种失和状态最早可能是从皇太极继位之后开始的。当时,皇太极以黄色应该由汗王拥有为由,将自己所有的两白旗旗色与两黄旗旗色予以交换。从此,皇太极的直属部队两白旗变为新的两黄旗,老的两黄旗则成了如今的两白旗。双方心中也就有了芥蒂。
皇太极死时,与两白旗素有嫌隙的两黄旗精兵统领图尔格,为此专门调动三个牛录的兵力加强皇宫的戒备,潜台词其实就是针对两白旗的。多尔衮是镶白旗旗主,他是否可能在如此敏感的情势下,深夜通过两黄旗的严密守卫进入到皇宫内院去,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到过沈阳故宫的人应该知道,要想不被人发现地进入哲哲皇后的正宫居室或者庄妃的永福宫,不能说没有可能,却也是极度困难。当年,多尔衮的母亲深夜出宫两三次便被人举报,那时,后金汗王宫可能还没有皇太极生前的崇德五宫设计得那么严密。更何况是在此时此刻这种高度敏感时期呢。
沈阳皇宫中,皇后和其他四位最重要妃嫔的五个宫室全部在一个院子里,就是著名的“崇德五宫”。那里,其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四合院,一套正房,加上东西各两套的四套厢房,住着这五位主子。透过窗子,其他房间的人员往来可以一目了然。北京故宫的情形与沈阳故宫截然不同。原因是,这北京的皇宫里,谱摆得太大,稍微重要一点的妃嫔宫室都是独立的院落,各成单元。关上门,可以把自己相对地藏起来,不像沈阳皇宫里那么没遮没挡。当时,庄妃与多尔衮之间如果有过信息交换的话,也很有可能是极度隐秘,或者是通过庄妃——孝庄皇太后的侍女苏麻喇姑进行的。而哲哲皇后——庄妃的亲姑姑曾经生育过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她对于自己这个侄女想要做的事情,大约是心知肚明,并且乐见其成。对于多尔衮推举福临继位,她应该和自己的侄女一样,也是心怀深切感激的。
福临继位之后,多尔衮反倒有可能经常和此时已经成
小说推荐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的转弯处
- 历史的转弯处作者:西门送客序 晚清的历史发展就像一个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 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中华帝国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圈里运行,但被卷入全球经济后,西方列强就像一些凶悍的外国机构投资者,让帝国再无宁日。譬如前两次鸦片战争,就让不熟悉国际规则的帝国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甚至飞速下挫,直到洋务运动自觉地进行调整
- 最新章:第47章
- 历史深处的忧虑
-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第十封信 第十一封信 第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一封信 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
- 最新章:第63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大历史的边角料 张鸣
- 张鸣1.义和团的女人战阵从来男人就离不开女人,连捉对厮杀的赳赳武夫也不例外。抡起膀子耍大刀的义和团,无论是在传说的“神话”还是在现实的操作中,都跟女人有某些扯不清的干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其实挺忌讳跟女人有什么瓜葛的。按说他们都是零件齐全而且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男人,理应于男女之事有所想法,但是他
- 最新章:第7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