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的历史》第四部分五粮液——国之瑰宝
香醇绝伦的五粮液,从古至今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志士,倾倒了多少学者名流。而未来的未来,一首由诗情与酒意交相辉映、豪迈与辉煌紧密相连的“五粮液颂”,势必将唱得更加底蕴雄浑,更加余音绕梁。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这一美誉的宜宾,可以说是整个中国酒文化的一个最为集中的缩影了。从先秦的清酒到秦汉的蒟酱,从南北朝的咂酒到唐代的“春酒”、“重碧酒”,从宋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到明代的杂粮酒……所谓“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正是对已经积淀了2000多年酒文化的这座城市最为生动的一种概括。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高度提炼和智慧结晶的五粮液酒,也就是在宜宾这块充满创造力的土地上应运而生,继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当它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国之瑰宝”,并也因此得到了“香飘四海,誉满五洲”这一至高评价的时候,它无疑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种象征,也由此成为了世界酒文化之林中最为娇艳夺目的一朵奇葩。
纵有弱水三千,不抵一滴五粮液自远古而来的五粮液,历经变迁几番沉浮,终于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如今的滔滔大海。在它一泻千里席卷世界的雄浑气势中,无疑包含了太多的世事沧桑,以及一份凝重致远的历史积淀。
古时又被称为戎州、叙州的宜宾,位于金沙江与岷江的合流处,其酿酒历史可谓十分悠久。从这里出土的汉墓遗物中,有许多陶制和青铜制的酒器。这说明早在汉代甚至可能是更早的先秦时代,宜宾地区就已经开始盛行酿酒及饮酒的风俗。又因为宜宾盛产荔枝,所以根据《华阳国志》和《太平御览》等史料中的记载可知,甜郁多汁的荔枝往往被用来酿酒,其色、香、味也因此具有了一种别致的风格。另外,多民族聚居于此的历史特点又形成了宜宾酿酒业极为纷繁复杂的具体状况,以至于从先秦的清酒、秦汉的蒟酱、南北朝的咂酒、唐代的“春酒”和“重碧酒”、宋代的“荔枝绿”和“姚子雪曲”以及明代的杂粮酒都曾先后在这里出现并盛行。而这些又都给宜宾酒文化的最终形成增添了太多的独到特色。当然,在如此庞杂的各式酒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自唐代而日益盛行开来的“重碧酒”。永泰元年(765年),杜甫在沿岷江东下路过戎州时,受到戎州杨刺史深情款待后曾赋诗抒怀道:“胜绝惊身志,情忘发兴奇。重碧拈春酒,轻红臂荔枝。”而一代诗圣把“重碧酒”与当时专供皇室享用的贡品荔枝相提并论,足以想象“重碧酒”在唐代的盛行程度和至高地位了。无独有偶的是,在北宋元符年间,著名诗人黄庭坚在被贬旅居戎州时,也曾在遍尝当地佳酿后,撰写了有关酒的诗文17篇。而他最为推崇的酒品,则是从“重碧酒”发展而来的、有着“戎州第一”之美誉的“荔枝绿”酒,甚至还专门为此赋诗曰:“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两位相隔300多年的诗人,却在不同的时代里歌颂着同一种酒,由此可见“重碧酒”以及随后的“荔枝绿”酒确实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酿造技术,并也因此享有着极高的社会声望。从《叙州府志》中的相关记载里也不难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被诗人黄庭坚称为“戎州第一”的“荔枝绿”酒,已经是用多种粮食酿制而成的酒品了。这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史料文字,因为它表明早在唐宋时期的酿酒工艺中,就已经开始为日后五粮液酒的制作工艺及其特色打下了一个颇为扎实的基础。此后,元代的《酒小史》这一著作中还记载有“王公权荔枝绿,廖致平绿荔枝”的文字,而明代也开始出现了一如《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着的“咂嘛酒”。至于五粮液酒的真正前身“杂粮酒”的问世,则已经是清代时期的事情了。这种当时就以其香醇无比的突出特色而闻名于世的酒品,正是在效仿“重碧酒”、“荔枝绿”以及“咂嘛酒”等历代名酒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烧酒,而且刚好是用高粱、粳稻、糯稻、玉米、荞麦5种谷物集聚酿成。早在1915年,“杂粮酒”的一种“元曲”就曾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鸣惊人地获得了金质奖章。而到了1929年的时候,宜宾县前清举人杨惠泉在品尝了此酒后,认为如此的绝代佳酿却只是有着“杂粮酒”这个鄙俗的名字实在不雅,所以就为它重新命名为如今举世皆知的“五粮液”了。最后还有必要强调指出的,就是如今依旧保存在五粮液酒厂内的旧糟坊的老窖遗物了。这些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虽然在清代中后期曾经出现过糟坊及酒窖空前增加的发展盛世,但随着战事的频繁以及时局的动荡,很多的珍贵遗迹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的五粮液酒厂,也正是于1952年在幸存下来的几家糟坊的基础上得以建成的。这样的沧桑变幻,既让后人感叹于保护文物遗迹的必要,也更增添了对于五粮液酒的那份历史及文化变迁的感受与追思。
《名酒的历史》第四部分女儿红——万般宠爱在此身
“女儿红”中蕴涵着百般风韵与万般柔情,这天生丽质的“女儿红”,千古流传的绝代佳酿,令众多观者动容,更让无数饮者叹绝。
素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的黄酒,不仅源于中国,而且也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特色酒种。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瑰宝,黄酒自古以来便有着数不胜数的名品和种类,并也由此享受着“万般宠爱在此身”的一份殊荣。虽然随着蒸馏白酒的不断发展与盛行,黄酒的产地逐渐缩小到了江南一带,且产量也大大低于白酒,但其独树一帜的酿酒技术与本身营养丰富的特色化风格非但没有被遗弃,反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更为突出的长足发展。时至今日,黄酒的魅力依旧,黄酒中的名品也仍然如一颗颗璀灿的东方明珠般家喻户晓,从而在整个中国酒文化史中写下了最为辉煌的重重一笔。至于女儿红,当然更是绍兴黄酒中最能让人流连忘返的一道美丽景致,以至于每每听到它如此动听的名字时,便足以让人的心里已先有了一份眷恋与陶醉。试问又有哪一个人能够不爱惜自己的女儿呢?于是,当一种美酒拥有了一个同样美丽的名字后,由此生发出那份宠爱之情,也确实可以说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且把美酒说千年悠悠数千年的古老历史,已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女儿红一种举世无双的风情。那是一种虽历经沧海桑田却始终如一的风情,精致之中又隐隐地透出几分淡雅,让人即便一时间无法说个清楚,却也早已心驰神往。只有手把美酒,静静地去聆听那一段千年之前的动人故事了。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为吴国所败后,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根据《吴越春秋》中的记载,当群臣们为勾践送行的时候,就已有下臣文种在送别中行“臣请荐脯,行酒二觞”之礼。又因为勾践仰天叹息无心饮酒,所以文种只得再次敬酒,作“觞酒暨升,请称万岁”。而这一段文字,也是历代古籍中第一次正式提到绍兴黄酒。此后,得以顺利返回越国的勾践为了完成强国复仇的梦想,在其所采取的奖励生育的措施中,就曾把黄酒作为臣民生育子女后的奖品。这件事在《国语•;越语》中有着准确的文字记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而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一书,也在其《顺民篇》中记载了后来越国在出师伐吴时的故事。当时勾践将父老臣民献给自己的酒全部倒在了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从而使得士卒们群情激奋,誓要战胜吴国以报仇雪耻。据宋代嘉泰年间修撰的《会稽志》中所说,这条河就是现在绍兴市南的投醪河。而这个故事也正是典故“箪醪劳师”的由来。又因为醪是一种带糟的浊酒,也就是当时普遍饮用的米酒,所以虽然它与如今的绍兴黄酒有所差别,但却无疑具备了后世绍兴黄酒的雏形。在所有关于吴越春秋的这些史料记载中都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黄酒在绍兴地区就已经十分流行了。汉代大肆兴起的水利建设,为绍兴地区的酿酒业提供了优质、丰沛的水源。这对提高当地黄酒的质量,甚至是绍兴黄酒的最终形成,无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推荐
- 名酒的历史
- 《名酒的历史*人头马—财富与地位的最佳表征1(图)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
- 最新章:第19章
- 6098-雪茄的历史:一种奢侈品的如烟往事
- 《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阿沃(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埃尔雷伊(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玻利瓦尔(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大卫杜夫(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丹纳曼(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登喜路(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丰塞卡(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古巴人在做雪茄(图《雪茄的历史 第一部分毫友(图《
- 最新章:雪茄的历史:一种奢侈品的如烟往事-第24章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
- 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12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名表的历史
- 《名表的历史》钟表—时间的印记(1 日出日落,恒久不变的是时间的长河。早在上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观察并掌握时间的运行规律。从日冕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和度量方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密 日晷是最早报“标准时”的仪器,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有刻度的盘,其中央装有一根与盘面垂直的晷针,针
- 最新章:第24章
- 名车的历史
- 《名车的历史》经典书简介 经典书简介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汽车无疑就是流动的音符,因为它代表着人类行走的艺术 我们应该把生命浪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上《百年经典?名车的历史 汽车是人类近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发明。汽车是圆梦者,它圆了人类超越自身体能局限,在更为辽远的区域自由行动的千年梦想;汽车
- 最新章:第23章
- 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罗马与长安
- 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罗马与长安 内容简介 凌沧洲从权力的角度切入,以大历史时评的叙事方式探讨中国文明的盛衰和得失,以新闻人的眼光观察历史的转折与冲突,以诗人的激情讲述历史的故事和细节,视野宏阔,文采斐然。书中对中西文明的比较,独家挖掘的东西方历史隐秘,大胆甚至匪夷所思的提法,网络语言和词汇的创新,
- 最新章:第26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