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将耶律学面也抵抗得非常坚决;宋军久攻不下。只好把军队分散,四处出
… Page 25…
击攻占别的地方,相继收复了蓟州、颖州,获得了大批的物资和人口。
这时,耶律沙已经退到幽州城外,宋太宗命令加紧攻打幽州城。眼看就
要攻下幽州,突然两支辽军出现在宋军的面前,左右两路一齐杀到。原来辽
主恐耶律沙抵抗不住宋兵多将广,又另派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兵分两路来
援。耶律沙见援军到来,雄心勃发,乘机反扑,一番冲杀,宋军大败,四散
奔逃。宋太宗奔逃中与众将失散,单人独马,加上天黑路不平,一下子连人
带马掉入泥潭之中,而追兵又近。正当紧急关头,杨业护送军粮经过,救了
太宗。这时,耶律休哥领追兵赶到了,杨业让其子护住太宗,自己指挥军队,
击退辽兵。把太宗安全送回国内。这一败,攻打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计划告
吹,而且军队损失惨重,这是北宋立国以来对辽战争中第一次重大失败。
这次战争,就是高梁河之战,又叫幽州之战。宋太宗为了收复燕云十六
州,发动这次战争,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他事先缺乏充分的准备,仓促出
兵,因此失败了。宋军收复的一些失地,又被辽军占领了。
高梁河之战以后,辽宋之间又进行过不少战争。宋朝军队中出现了许多
抗辽英雄,其中杨业为首的杨家将的事迹最为著名。
杨家将最早的统帅就是杨业,本来是北汉的大将。北汉被宋朝平定以后,
他就做了北宋的将军。他后来担任代州 (今山西省代县)刺史,守卫宋朝的
北方边境。因为他英勇善战,所以人们称他“杨无敌”。
公元980年,辽朝派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雁门关是代州北面的重要
关口,如果雁门关失守,代州也难保了。那时候,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
兵力相差很大。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
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
方。
辽军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
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
杀。辽兵毫无防备,又惊又吓,结果让杨业的军队打得尸横遍地,大败而归。
胜利之后,宋太宗非常高兴,专门嘉奖杨业,并且升了他的官。
辽景宗见这一次又失败了,非常生气,准备亲自带兵,去与宋军决一死
战。当下带领精兵20万,亲为统帅,命耶律休哥为先锋,向瓦桥关而来。瓦
桥关守军因为辽兵两次进犯都大败而回,产生了轻敌思想,竟开关迎敌,面
水列阵,等他来打,到了交锋之时,才知道辽军战斗力很强,但为时已晚矣。
而耶律休哥因两次出战都大败而回,心里正憋着一口气,他越发鼓起勇气,
督促部众,直闯宋军战阵,把宋军杀了个落花流水,抛关丢寨,逃回莫州城
内。耶律休哥随后赶到,把莫州城团团围住。战报传到朝廷,宋太宗率领大
军就要出战辽景宗。辽景宗听说宋太宗要来了,攻了莫州几次,引兵退去。
太宗来到大名,听说辽兵已退,便想再次攻打幽州。丞相李昉力阻,劝他吸
取高梁河之役的教训。太宗对高梁河之役犹心有余悸,便作罢回汴梁去了。
从此之后数年内,宋辽双方都不再有大的战争。
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死去,即位的辽圣宗才12岁,由他的母亲萧太
后执政。辽国政局显得很不稳定,有个边将向宋太宗上奏章,认为辽朝政局
变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一直想统一北方的宋太宗接受
了这个意见。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
伐,并且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三路大军分路进攻,旗开得胜。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
… Page 26…
快就收复了四个州。但是曹彬率领的主力因为孤军深入,被辽军杀得大败。
宋太宗赶快命令各路宋军撤退,保护北方边境。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就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那时候,
辽军已经占领寰州 (今山西朔县东),攻击力很强。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
引住辽军主力,然后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
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为什么这么胆小?
我看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然后
再攻打寰州。”
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是要失败的。”
王侁带着冷嘲热讽的口吻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在敌
人面前畏缩不战,是不是另有打算?”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但他并不想与王侁争辨。他说:“我并不是怕
死,只是看到现在时机不利,怕让兵士们白白丧命。既然你们一定要打,我
可以打头阵。”
主将潘美早就与杨业不和,也支持王侁的主张。杨业无可奈何,只好带
领手下人马出发了。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个仗肯定要失
败。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答国家。现在大家责备我避敌,我不
得不先死,以表明我的报国之心。”
接着,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 (今山西朔县南),对潘美说:“希望你们
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
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
说完,老将军杨业便带领人马直杀向朔州。
辽军听说杨业前来,非常认真地准备应战。首先,出动大批军队把宋军
团团包围起来。杨业和他的部下,虽然英勇奋战,毕竟寡不敌众。他们从中
午一直打到傍晚,只剩下一百多人,奋不顾身突出重围,边战边走,向陈家
谷退却,指望着潘美前来接应他们。
哪知道潘美的军队早已离开了陈家谷,根本没来接应他们。原来潘美、
王侁在谷口等候了多时,得不到杨业的消息,以为辽军已经被杨业打败。王
侁怕杨业独自立了大功,一心想去抢占功劳,连忙带领军队前进。潘美也带
领军队向西南方向盲目前进。不久,他们听说杨业打了败仗,又赶快向后逃
跑,再也顾不得接应杨业了。
杨业带领一百多人,转战到陈家谷,连宋军的人影也没看到,不觉失声
痛哭起来。他决心以死报国,就对部下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不必跟着
我一道死,赶快夺路逃去,好回去报告朝廷。”部下都感动得哭起来,没一
个人肯逃走。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杨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还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不料
一支箭飞来,正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他躲在树林里,
可是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叹了口气说:“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
人,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潘美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
呢?”他在辽营里,绝食了三天三夜,牺牲了。
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宋太宗丧失了一
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
杨业有七个儿子,除了杨延玉牺牲以外,其余6个儿子都得到了官职。
… Page 27…
其中杨延朗 (后来改名杨延昭)最有名,(他就是传说中的“杨六郎”)。
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多年,尽职尽责,多次打败辽军的侵扰,保卫了北宋的
边境。有一次,辽军大举南侵,他建议北宋朝廷乘机出兵直捣辽国的后方,
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他们一家的英勇事迹受到人们
的传诵和赞美,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
宋朝这一败之后,辽国又出兵10万,再次南侵,被北宋几位边将张齐贤、
尹继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