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37章


第二年,英国占领了加莱港,这个海港也就长期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据点。1356年9月,爱德华三世之子“黑太子”,在普瓦捷之战中生擒法王约翰二世及其众臣,法国被迫求和。1360年,英法两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使英王在法国获得了大片的领地,英王则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战争暂告结束。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延续上百年的时间,这在人类历史中也是少见的。1364年,法国国王约翰去世,其子查理即位,称查理五世(1364~1380年)。查理五世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1369年,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法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到1380年,几乎收复全部失地。1396年,双方停战,缔结了一个为期28年的停战协定。
但是1411年,法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这给了英国以可乘之机。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亲率六万大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0月,两军在加莱东南的阿赞库尔会战,法军大败。但亨利并不乘胜攻击巴黎,而是回兵英国,静待法国统治集团的进一步分裂。1420年,他娶了法王查理六世的女儿,并迫使查理签订条约承认他为法国王位的继承人。不料,1422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突然去世。这一年的10月,法王查理六世也驾鹤西去。亨利五世的儿子亨利六世虽然根据条约继承了法国王位,但他不过是一个刚满十个月的婴儿。这时,查理的儿子也在法国南部宣布继位,史称查理七世。法国出现了两王并存的局面,战火重新燃起。
法国以强大的实力而在战争中的3/4时间里被动的原因,除了军事落后外,其内部的分裂是更主要的因素。因为法王一直对各地诸侯自治主张心存疑虑,加上在旷日持久的战争期间,英格兰人也极力支持法国的内乱,许多地方贵族利用混乱之机与英格兰勾结密谋。其中最为性命悠关的是勃艮第脱离法国,于1419年和英格兰结盟。
圣女贞德和战争的结束
1428年,英军再度入侵法国,很快占领法国北部,开始大举进攻法国通往南方的战略要地奥尔良城。守城法国军民顽强抵抗,英军屡攻不克。随后,英军采取长期围困战略,在奥尔良周围构筑堡垒,堡垒之间挖掘堑壕,切断奥尔良与外部的联系,并不断增加围城兵力。至1429年初,奥尔良守城军民几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奥尔良一旦失守,整个法国就要落人英国人之手。太子查理准备放弃法国逃亡西班牙。在这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圣女贞德扮演了让法国由劣势转向强势,最后把英国驱离法国的关键人物。
贞德是法国东部多姆列米村一位年仅17岁的农家姑娘。1429年,贞德这位目不识丁但却极其虔诚的农村姑娘找到了太子查理,称她受到神的委托要把英格兰人赶出法国。太子被说动了心,任命她为救援军总指挥,率法军4000人去解奥尔良之围。
贞德的救援军以僧侣为前导,边走边唱赞美歌。贞德顶盔挂甲,骑着白色战马,腰间佩带神剑和小斧,右手持短枪,左手高举大旗,上写着“耶稣,玛利亚”并绘有基督的肖像,以此象征她是神遣来的救国天使,其后是骑兵和弓箭兵,最后是辎重队。贞德乘英军在雷雨之夜疏于戒备之机,强渡卢瓦尔河,进入奥尔良城。5月4日,贞德率军出城一举攻克英军圣罗普堡垒,极大地鼓舞了法国军民的士气。贞德的出现使英国人大为震惊。5月5日为耶稣升天节,贞德命令停战一天。
第二天,贞德率军再次出战,连克奥古斯等数个英军堡垒。法军士气空前高涨。7日,贞德率军5000人向英军据守在河南岸的托里斯堡垒发起进攻。该堡垒工事坚固,周围堑壕很深,必须攀登云梯才能登上彼岸。贞德在进攻中不幸中箭,从云梯上掉进壕沟,险些被英军俘虏。贞德包扎好伤口,继续率军进攻。英军见贞德在阵前复出,以为她真的有“神奇”的力量,不少人都吓呆了。经过激烈战斗,法军终于攻克托里斯堡垒,占领了南岸全部要塞,控制了通往南门的交通。英军见大势已去,被迫撤军。被英军围困达7个月之久的奥尔良城解围了,贞德被誉为“奥尔良姑娘”。
奥尔良之战是英法百年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战局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7月16日,贞德率军解放兰斯,次日在兰斯大教堂正式为太子查理举行加冕仪式,使其正式成为法国国王。
但是次年,贞德被勃艮第人虏获,移交给了英国。英国人指控贞德为巫婆异端,并于1431年将其在鲁昂集市广场上当众以火刑处死。贞德的精神,唤起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法军节节胜利,于1436年收复巴黎。1453年,英法两军在波尔多附近决战,英军全军覆没,英国在法国的领地除加莱港外全部被法国收回,英法百年战争至此结束。
影响
百年战争不仅把英国势力彻底赶出了法国,而且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法国的统一,为此后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继而有30年的党同伐异的内乱——“玫瑰战争”(1455~1485年),法国则修养生息了好一阵,然后这两个国家同时进入政治史上辉煌灿烂的君权时代。
可以说,百年战争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在战争中君主制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持久力,因为它给法国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机构。此外战争的紧急状态使国王得以获得新的权力,尤其是征收国税和维持常备军的权力。在查理七世继承人的统治时期,君主制变得空前强大,它把中世纪零散分布、各自为政的封建领主统一进王权,也让世界零散不统一的封建政治,变作一个个君权鼎盛的国家型态。
战争的另外一个小小的影响,就是法国法郎的诞生。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国王约翰二世战败成为阶下囚。4年后(1360年)约翰二世才得以回到法国。为庆祝自己重获自由,他下令打造了法国货币史上第一枚法郎。法国法郎由此产生。
第三部分 百年战争第32节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拜占庭王朝,也就是古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分,它的邻侧总是环绕着许多觊觎其财富的敌对势力。然而当罗马灭亡的时候,拜占庭王朝依然强大如初,并且在此后100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明之一。对于那些深受异族侵略者威胁、依靠拜占庭王朝才能生存的小国来说,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灯塔,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辉煌的拜占庭文明和固若金汤的君士坦丁堡
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在帝国统治的连续性和范围方面,能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辉煌历史相媲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重建此城为新罗马时,这里已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了。它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
君士坦丁堡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险要位置。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著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40英里,宽20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30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
在历史上,拜占庭的确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王朝,它具备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优秀的科学技术。它长时期统治着整个地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