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香记》第33章


摹堕ぜ分幸灿腥孜堵硐胬蓟汲ぞ怼纷鞯奶馐H缃瘢硐胬蓟髁鞔诤D谕飧鞯夭┪锕葜校际钦蚬葜兜亩贝氖榛叶杂谒幕找彩殖频馈!?br />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 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 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这是马湘兰题在《墨兰图》上的两首诗,而我觉得也正是马湘兰自己的写照。
明月梅花共一梦:多愁多病董小宛
窈窕婵娟,国色天香
在秦淮八艳之中,关于董小宛的小说、故事、传奇非常多。但董小宛的故事有很多误传,像顺治皇帝因董小宛(混同为董鄂妃)而出家等,经学者孟森考证后写成《董小宛考》一书后,正史界基本上无人相信这回事了。董小宛的故事最为真实的资料应该是她的丈夫冒辟疆写的《影梅庵忆语》,本文也主要依据这个资料来叙述。 
董小宛原名董白,有一种说法是她的母亲姓白,所以取父母两人的姓起名董白,好像我们现在不少家庭取名字时也沿用这个方法。她十分仰慕李白,于是也学李白自号青莲。早年她父亲开设“董家绣庄”,家境十分富有,但后来经营不善,手下的伙计都疯狂侵吞绣庄的资产,好好一个绣庄变成亏损累累的公司了。小宛的母亲一气之下,又病了,当时虽然没有“医疗腐败”现象,让人花上几十万也治不好病,但庸医骗钱的也不少,药费也是难以负担。董白无奈,只好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董小宛的性格其实是最不适合当卖笑迎欢的青楼女子的,她的性格娴静忧郁。说来秦淮八艳之中,董小宛的性格最为内向,很有些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所以有人说林黛玉的形象就来自董小宛。 
清人余怀《板桥杂记》载:“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岁时阿母教以书翰,辄了了。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性爱闲静,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舍去。至男女杂坐,歌吹暄阗,心厌色沮,意弗屑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董小宛虽然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女,歌也唱得很绝妙,但却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那种男男女女坐在一起,大吃大喝,狂唱卡拉OK的场合,她是很不适应的,坐在那儿就觉得难受(“心厌色沮”),但是对于“幽林远涧,片石孤云”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色,却是恋恋不舍。看来也是个生性喜静不喜闹,喜散不喜聚的性格。所以董小宛委身青楼,对她来说更难更苦。 
董小宛喜欢山水,所以她不得不陪客时更喜欢选择陪人出游这一形式,她陪的一般也是当时的文人名士。她曾和钱谦益、吴伟业(《圆圆曲》的作者)游览西湖又转道黄山观赏奇峰苍松。吴伟业有一首诗写董小宛穿白夹衣游黄山:“细毂春郊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极力赞叹董小宛的娇艳风采。看来用“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来形容小宛也是极为贴切的。
一见钟情,始许终身
董小宛后来托付终生的冒襄,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自叙初见董小宛的情景是这样的:“……从花径扶姬于曲栏。与余晤,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五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余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此良晤之始也,时姬年十六。”当时董小宛陪客回来,薄醉乍醒,加上董小宛一向身体不好,所以十分慵懒。但在冒襄眼中却依然是那样的迷人:“香姿五色,神韵天然”。 
虽然后世一直都称道董小宛和冒襄是一对才子佳人的完美结合,但通过现存的资料来看,我总觉得冒襄对不起董小宛。冒襄这样的公子哥儿,流连于青楼妓馆,开始并无多少真情真意。初见董小宛时,他并没有一见倾心,当时据说他在追求陈圆圆,只是后来陈圆圆被田妃的哥哥田宏遇半抢半选地入了皇宫(当时田妃病重,田宏遇担心人走茶凉,为了博崇祯的欢心,把陈圆圆贡了上去。但崇祯忧心国事,根本不受,退了回来。姓田的于是又将陈圆圆转送吴三桂),他才又来找董小宛。 
当时董小宛正在病中,这时候她的母亲也已经去世。她听到是冒襄来时,就支撑着起身,说:“我十有八日寝食俱废,沉沉若梦,惊魂不安。今一见君,便觉神怡气工。”从这个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董小宛对于冒襄是一见倾心的。后来,她正是将一生都付给了冒襄。但冒襄却推三阻四,借口多多,小宛要随他走,他推脱要考试什么的,不带小宛走。小宛坚持收拾好行李和他一起上船,他却坚决不肯。这时有朋友打圆场对董小宛说:“如果依你所愿,就掷一下骰子,掷得巧,就依你”。小宛很郑重地拜了几拜,一掷居然全是“六”,所有同船的人都欢呼,但冒襄却耍起了赖皮,小宛“掩面痛哭,失声而别”。姓冒的居然说:“余虽怜姬,然得轻身归,如释重负”。不知生就的是何心肠。 
小宛在苏州度日如年,她是个痴情的女子,既然心中看中了冒襄,就坚贞如一。过了段时间,小宛就自己从苏州雇船前往南京,只有一个老婆婆和她相伴。当时兵荒马乱,途中遇到强盗,她们吓得躲入芦苇丛中,偏偏船舵又损坏了,无法行路,她们三天没有吃到东西,走到了南京。要知道那时候的女子都是裹了小脚的,董小宛的真诚真是天地可鉴。 
但冒襄当时屡试不中,也正自烦恼,不愿意出钱为董小宛赎身,“遂冷面铁心,与姬决别”,董小宛伤心不已,她声称不脱别离时穿的单薄衣服,辟疆如不赶快前去计议迎娶之事,她甘愿冻死。最后还是钱谦益出面出钱解决了赎身问题,雇船把小宛送到冒襄的老家如皋。董小宛这天很高兴,喝了很多酒,冒襄说“姬最温谨,是日豪情逸致,则仅见。”是啊,一向沉闷忧郁的董小宛这天终于绽开了笑颜。
开眉解意,书画相娱
不过依我看,小宛在董家过得也并不是太好,冒襄的大老婆是中书舍人苏文韩的三女儿名叫苏元芳,是订下的娃娃亲。据冒襄所说:“越九年,与荆人无一言枘凿”,也就是说小宛在来到冒家九年之中,没有和冒襄的大老婆拌过一句嘴。虽然冒家大老婆未必有多坏,但以世事人情推知,也不会对小宛好到那儿去,不知道小宛背后默默地受了多少窝囊气也未可知。 
董小宛性格内向拘谨,来到冒家,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据冒襄所说:“而她之侍左右,服劳承旨,较婢妇有加无已。烹茗剥果,必手进;开眉解意,爬背喻痒。当大寒暑,折胶铄金时,必拱立座隅,强之坐饮食,旋坐旋饮食,旋起执役,拱立如初。”唉,看来我们的小宛在冒家地位很低,跟个丫环似的,吃饭的时候还要侍候冒家一家老小们,抓紧吃几口就又站起来像服务生一样给别人服务。 
董小宛兼管家中的财务支出等琐碎事情,却从不私藏半点银两,也没有说为自己多定制一些珍宝首饰。还担当起教育冒襄两个儿子的任务,有时直到深夜。小宛身体虚弱,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她原来是很能喝酒的,但冒襄却酒量很小,所以自己也就不怎么喝酒。在喝茶方面,他们倒是有共同的嗜好。小宛也特别喜欢茶,吃饭时也是用一小壶茶淘一点米饭,再佐以一两碟小咸菜,就是一顿饭。 
但董小宛却精擅厨艺,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冒襄吃。冒襄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于是为他制作的了很多种鲜洁可口的美食,花样繁多。什么桃汁、西瓜汁等,她制得桃膏如大红琥珀,瓜膏可比金丝内糖。小宛腌制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蒲藕笋蕨、枸蒿蓉菊等各种鲜花野菜一经小宛之手来用作食品,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小宛做的火肉熏肉一点也不油腻,有松子味,鱼干能有麂鹿的味道,“醉蛤如桃花,醉鲟骨如白玉,……脯如鸡粽;腐汤如牛乳”,小宛还不断学习,听到哪里有奇异的菜肴,就去访求来,然后以小宛的聪明再加以改进,结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原版的口味更好。所以直到现在,江南还有“董菜”、“董糖”、“董肉”等著名特产,董小宛可谓造福后世,泽及苍生。 
董小宛和冒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