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主客关系就颠倒了。今天的君主以自己为主,天下劳动人民为客。君主强迫天下人民为他一人服务,却标榜为“大公”。其所谓“大公”只是他一个人的大私而已。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志得意满地对他父亲说:“你经常说我没出息,不如我二哥。
现在你看看,我所置下的产业,与二哥相比,谁多?“这段话就充分表露出了后世君主以天下为己私业的心态。在还没有得到天下之前,使天下的人去
为他流血拼命,使天下的人妻离子散,其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天下这份私产。
这是多么惨痛的事!而他却说,这是给我的子孙后代创业啊。得到了天下,当上了皇帝以后,又敲吸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的子女,其目的是为了供奉一人的玩乐。君主把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说,这是我产业的利息。君主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天下人民被敲骨吸髓,陷于痛苦的深渊。可见,“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自秦汉以后的君主,被臣民看作“寇仇”,称为“独夫”,这是君主专制造成的必然结果。
黄宗羲严厉痛斥了秦汉以来君权至上的专制主义制度。他的“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是相当明确的初步民主思想。梁启超曾说过:这样的论调,在现在看来,固然很普通,很肤浅,然而在二百多年前,却真是极大胆的创论。的确,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笼罩一切的时代,《明夷待访录》不啻千钧霹雳,猛烈地震动了黯然窒息的思想界。
关于君和臣的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儒家的正统思想基本上认为君民或君臣是绝对的隶属关系。臣民对于君主只有服从的义务,韩愈在《原道》中曾这样说过,君主是下命令的人,大臣是执行君主的命令并迫使人民实施的,劳动人民是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上奉君主的。这是汉唐以来统治阶级关于君臣君民关系的传统思想的典型表述。黄宗羲批判了这种看法,指出秦汉以后的君民或君臣关系都是不合理的。
黄宗羲认为,天下之大,并不是一个人就能治理好的,必须进行合理分工而治之。所以作臣民的,是为天下工作,而不是为君主一人,不是为了君主这一姓之家。人们出来做官,应该为人民办事,不应该专为君主一家服务。
他严格区分了“臣”与“仆妾”。“臣”应该“以天下为事”,而“君之仆妾”,则仅仅是君主的“奔走服役之人”。“臣”应该是“师友”,不应该看作君主私人的奴仆。他指出,君臣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治天下好比拉大木头,前边的人和后边的人,呼喝相应。基于此,他提出君臣名异实同的观点。他说:“岂知臣与君,名异而实同耶?”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尊君卑臣的观点,提高了士大夫的地位。他又指出,为臣的人应该努力追求“天下之治”,所谓“治”
应该是人民的安乐。这是因为天下的治乱,不取决于一人一姓的兴亡,而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忧乐。人民生活安乐是治,人民生活愁苦是乱;而朝代的兴亡不是治乱的关键。一个朝代的兴未必是治,一个朝代的亡未必是乱。他论证说,商纣王灭亡,人民生活安乐了;秦国兴起,蒙古族兴起,人民生活更愁苦了。他完全从“万民”的生活来解释治乱的意义,把一姓之兴亡看作不重要的事情。他对臣民“杀其身以事其君”的传统道德观念更是嗤之以鼻。臣不是为君主而设的,所以不必为君死,臣应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才伟大,死的有价值。
黄宗羲关于君臣君民的学说,打破了“君为臣纲”的传统思想,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批判,具有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天下之法与“学校”议会为了削弱和限制君主专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很多主张,其中之一就是实行法治,反对人治。他区分了“天下之法”与“一家之法”。
他认为“三代以上之法”是为天下而设的,是为天下人民的生养教化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问题,“未尝为一己而立也”。
而“三代以下”,即在封建专制时代,“朕即国家”,根本无法可言,即使有法律条文,也不过是君主为“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本来,法是用来协调公共利益的,今君主一人任意为法,就是“非法之法”。制定这种法,目的不过是为了保持私家政权,为了独占一切利益。利益不想遗给百姓,好处必定供奉给君主。于是这种法不得不设得很细密,而法律越细密流弊也就生出来了。
这种法是有害于人民的。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应制定“天下之法”,依法治国,“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必须有正当的法制,然后依法办事,才能办出成绩。如果法制不合理,即使有“能治之人”,也受法的牵制,为避免嫌疑而左顾右盼,只能在法允许的范围内办事,不可能有特殊的作为。这就是说改革法制是必要的。假如不从根本上改变法制,社会的情况是无从好转的,种种的黑暗和弊端也就越来越严重。所以黄宗羲大胆质问:难道天地这样大,在亿万人民中,独自厚爱一人一姓吗?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确实是一种振聋发聩的惊骇之声。
黄宗羲又提出了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思想。他认为,应该扩大学校的职能,使一切治理天下的设施都出于学校。他主张必须使治理天下的一切工具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立学校的意义才开始完备。学校应该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关。天子认为是的不一定是,天子认为非的不一定非。这样,天子就不敢自以为是非,而由学校判断决定其是非。皇帝应该听从学校的公议,政治上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机关应归于学校。他引证说,东汉太学生的“危言深论”,北宋太学生的主持公议,都是正当的。假如当时的朝廷以学校的是非为是非,国家就可以保持平安了。
“学官”,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不应由政府任命,应由公众推举。各地方郡县也要设立学官,都由“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首都太学的校长,更须由大儒担任。规定最高学府中的长官祭酒,其重要程度与宰相相等,或者宰相还不如他重要。祭酒应该是皇帝的师傅,他可以当面指责朝政得失,“政有缺失,祭酒可直言无讳。”各地方郡县的学官,对地方官同样有评议监督之权。
黄宗羲所谓的学校,有议政的权力,有监督的作用,培养舆论,决定是非,监督政府,进退官吏,这可以说是各阶层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机构。这里所谓的学校,从议政的功能来讲,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议会,可以说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议会。《明夷待访录》所提出的扩大学校职能的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议会的设想。当然,这些设想和主张,在其所处的社会里,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妙理想而已。虽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能在当时否定封建专制独裁,也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对“戊戌变法”影响最早最深的书黄宗羲的这些构图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不仅仅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激烈批判和愤懑,还触及到了封建制度的根本问题,而且有着对未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向往和猜测。虽然他还保留了君主,但其权力已转到内阁“政事堂”和“学校”(议会)了;虽然他设想的这些内容还很模糊,但它毕竟属于尚在萌芽状态中的市民阶级的幼稚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的起点,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钳制下闪出的一道异彩。这种以人类自私自利为基础和强调立法的思想,是多少闪现了后来资产阶级所力争的“天赋人权”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个世纪。尽管没有《社会契约论》那样的思想深度和细密的理论,但是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及其杰出的思想家,在世界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绝不逊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
《明夷待访录》中的启蒙思想,在当时和以后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与黄宗羲同时代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曾高度评价说,他对《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道天下并不是没有能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三代”时的兴盛可以慢慢复还。
《明夷待访录》对二百年后的近代资产阶
小说推荐
-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作品: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作者[美 迈克尔·H·哈特 苏世军 周宇 译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人》一书中,分别给他细心挑选的一百个人物评功论过,排名定位,而且强调,这是一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不是一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册 正文1.穆罕默德 2.艾萨克
- 最新章:第7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文明的阶梯
- 作者:星风作浪第一章 吸噬阳光的人“相对于高等文明,人类的文明还处在婴儿期—凡是了解或听说过天外来客神秘力量的地球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人类的文明越先进,对于UFO和天外来客的报道就越多。但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星生命似乎很喜欢和地球人玩捉迷藏。虽然他们被遇到的概率比中六合彩还低,但常常听到报道说某位幸
- 最新章:第17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 了解和研读历史大事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世界历史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则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大体轮廓,阅读历史大事便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每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有的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历史侧面的总结。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
- 最新章:第3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
- 最新章:第49章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马汉 [美国]
- 安常容、成忠勤[中国[出自《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 1890 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教授家庭。1859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即在海军任职。他参加过南北战争,担任过舰长,后来曾在美国海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
- 最新章:马汉 [美国]-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