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前进! [德] h·古德里安》前进! [德] h·古德里安-第24章


男卸乐沟腥搜顾醯锹匠 ! ?br /> 坦克通过障碍物 
敌人设置各种障碍物(鹿砦、桩砦、反坦克壕和地雷场等)的目的,在于阻止坦克的前进。坦克最怕的障碍物是地雷,不过在机动作战的条件下,地雷只能延缓坦克的行动。 
对于坦克来说,主要的危险倒不是地雷本身,而是地雷场后边的反坦克火器。地雷时常炸坏履带,坦克只得停顿下来,这会失掉坦克最可贵的机动性。如果坦克还有点活动能力,应立刻退到掩蔽地。坦克完全不能移动时,就由其他坦克或牵引车拖救。但牵引坦克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因此损失第二辆坦克。 
遇到鹿砦,一般先用炸药破坏,然后,若情况许可,再用牵引车和牵引绳将其拖开。遇有象墙壁那样高大的障碍物,需要撞击时,坦克的炮口应转到后方,以免损伤火炮。 
遇到敌人布设有地雷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时,主要由步兵和工兵设法克服,他们可以用专门的方法排除地雷。坦克利用自己的工兵和摩托步兵,一般只能排除隘路、渡口、公路、乡村土路和林间道路上影响坦克前进的个别障碍。先头坦克或侦察车如遇有敌人防守的障碍物立即退到掩蔽地,并及时将情况上报。随后跟进的分队应设法绕过障碍物,如无法绕过,只好强行通过。究竟采取哪种方法,要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以及地形情况而定。 
如果需要绕过障碍物,必须根据地图或以现地勘察来了解绕行路的情况。所选择的路线,必须能保障隐蔽行动,并能避免敌人火力的毁伤。绕行时,最好以正面火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并佯作从正面进行攻击。若战斗群已经绕行,譬如已渡过了一条小河,而留在敌人正面上的分队未能随之绕过障碍物时,就要由步兵火力和重武器火力掩护下的工兵在障碍物中开辟通路。如进攻任务能够迅速完成,而当时又不需要轮式车辆,最好先不要清除障碍物,这个任务可留给随后跟进的分队来完成。坦克则继续前进,而只留下少量的警戒。 
只有因地形条件不好或敌人进行猛烈抵抗而不能绕过障碍物,或者绕过障碍物需要许多时间时,才能直接通过障碍物。这时,只有经过周密准备才能开始行动。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坦克也要由两面掩护,虽然掩护的范围不大,也可以使工兵能够在地雷场内开辟并标示通路。工兵的行动由重武器的火力加以支援。坦克的主力由正面牵制敌人,以保障进攻步兵的翼侧和掩护工兵。此外,坦克应准备发展胜利并转入追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坦克都不应在障碍物之前停留过久,以免影响完成主要任务。
被围中的战斗 
突围和解围是在东线常见的战斗行动,尤其在大战最后两年这种行动更加常见。士兵们称这种战斗为“破釜”和“出釜”。 
对坦克部队来说,在暂时被围或与主力失掉联系时,只要保持机动能力,而指挥官又能机断行事就不算什么严重危险。在机动作战中,常常出现一些危急情况,尤其是当部队冒着几分危险行动,而翼侧又必须依靠上级长官保障时,更容易出现危急情况。但如能正确指挥,这种困境在作战过程中是可以解脱的。若主动权已被敌人夺得,而被围军队之大部已失掉机动性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奉命扼守某一重要目标时,这支部队的处境就十分不妙了,在东线作过战的人直到现在一提到“被围”恐怕还会不寒而栗吧! 
被围中坦克的任务是,担任快速预备队,防止敌人压缩合围圈和分割被围部队。为此,坦克可实施有限目的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最大的困难是物资技术保障,而首先是损坏坦克的修理问题不好解决。因此,每次坦克的冲击是否很必要,事先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必须懂得,每失一辆坦克,突围的机会就要减少一分。每个有经验的坦克驾驶员使用坦克时,都要考虑本车现有的油料和备件情况,不可期待空中支援和由解围部队提供的援助。 
突围时,坦克的任务是突破合围圈,以使己军部队易于由正面突破,当敌人尚未构成绵密的合围圈,或其主力尚在执行其他更重要的任务时,坦克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突围任务。为顺利突围,必须集中主力,并选择适宜突围的地段。若合围圈距我军主要阵地不远,即使突破地段开始时很窄,被围部队也可迅速与主力建立联系。这时,也有条件为部队解决补给问题,为其调来增援部队,并后送伤员。突围地段是否能扩大,应根据总的情况确定,如果战线离得过远,突围就有困难,有时根本不可能突围。 
突围以前,一切都要考虑周到。首先要丢掉多余的个人用品,有些车辆由于汽油不够或因通行力不强,也要丢下。但是绝不能给敌人留下可资利用的任何物资,尤其是地图、命令、作战日志和无线电台等,更不得给敌人留下。所有的伤员和重武器必须带走,有些重武器即使由于没有弹药突围时用不上,也要带走。 
制定突围计划时,首先要考虑整个被围军队的编成和每个部队的战斗力。非摩托化的部队,首先是由后勤分队车辆运载的伤员,应安排在中央,以使他们能得到掩护。坦克负责打通道路,并担负警戒任务。为此,坦克部队应配属有摩托步兵和工兵。突围时,由于兵力不足,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实施佯动。突围尽量计划在夜间进行,因为昼间敌人易于采取对抗措施。俄军最善于对整个合围圈组织反坦克火力。兵力薄弱的被围军队,如果没有足够炮兵的支援,要想对付这样的反坦克火力是难能为力的。因此,如果因地形限制,必须在敌人猛烈的反坦克火力下突围时,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夜间行动,由步兵在前面冲击,坦克予以支援。在夜暗条件下行进的距离越大,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时,要尽量避开居民地和重要公路。如果坦克兵行动得过快、过远,远远地脱离开速度较低的部队,那就是错误的。在敌人后方作战的每辆坦克车长都该懂得,他的积极行动会直接有利于突围的成功。突围时,最好有己军的正面部队相配合,因为正面进攻部队奋力解围,至少要牵制住敌人的兵力。只有能为被围军队解决补给问题,并为其增强抵抗能力时,解围才是适合时宜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些目的,结果解围不成反而使被围部队的处境更糟。 
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全体官兵在危急面前应想方设法突围,要有坚强意志和信心。单兵之间、车与车之间和小分队之间的相互援助是十分必要的,这在历次被围战斗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战况对德军越来越不利,给坦克增添了许多补加的任务。被围中的战斗,就是坦克的这些补加任务之一。坦克参加这些战斗并不是坦克的主要任务,因而曾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但是如果没有坦克援助,被围军队的处境就会更艰难。救出被围战友的坦克兵都获得了重赏。
坦克兵当作步兵使用 
某些情况下,坦克兵要象步兵那样徒步进行战斗。一九四一年这个严冬,损失了大部分车辆的坦克团的人员,常常被编进混成的步兵连,甚至是营,任务是封闭防御中的缺口。坦克兵同步兵毫无差别地与步兵战友们并肩作战。 
坦克兵们回忆起他们打过的这些毫无准备的仗,是很痛苦的。但是,当把他们编进了新的分队以后,还是能够适应情况的。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坦克兵被编入生疏的分队里以后,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因此,混成连队的军官和士官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坦克兵们尽快地熟悉情况。指挥官要立即让坦克兵们能收到他们原来连队寄来的信,并编制新到人员名单,注明其家庭通信地址,还要保证坦克兵能得到一切必需品。 
到战争的后一阶段,在无法迅速弥补坦克损失的情况下,坦克乘员以及修理连和司令部连的人员都作为步兵使用。其任务是看守仓库、守备支撑点、警戒战伤坦克以及扫荡渗透到密林中的敌人。完好坦克,特别是配置在地形通视程度不好的地域内的完好坦克,通常都由坦克乘员警戒。以防止敌人接近坦克。坦克配置在森林里时,要清除附近的灌木丛。 
在防守居民地和重要的补给基地时,不要在紧靠防守地的边缘配置警戒,而要占领附近的高地。若居民地的接近地能通视四方,或者是有反坦克火炮和坦克,则只需在高地上配置观察哨,而在高地的反斜面上构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