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主制复辟之后,王室的宠臣被指派来担任大学校长,对教师的聘请也连续几十年反映了王室继承人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信仰变换。在此期间,能够以笛卡儿的坚定不移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不光是剑桥大学的柏拉图主义者们,而是一个自由宗教哲学组织,他们信仰“真理是主的烛光”。信仰为理性寻找存在的理由,理性则发现了一种新的信仰,自然科学。伦敦皇家俱乐部(1660年)成立后设立了数学、化学和天文学的教授席位。牛顿这颗自然科学之星在剑桥大学的上空闪闪发亮。但学生们最热烈的争论是在咖啡馆里举行的,清教徒们和理性主义者都在那里品尝时新的饮料,享受清醒的狂欢。学说和学院的流言飞语、学生诗歌、之后的第一批报纸,都率先在咖啡馆里流传。这些网吧的前身变得如此流行,校长和院长们不得不于1750年颁布禁止学生上午就去咖啡馆的禁令。不同于牛津的是,当时剑桥和伦敦之间的往来还相当少,直到1792年才出现了第一辆直达的定班邮车,伦敦到剑桥需要走7小时15分钟。
18世纪,王室和议会对大学的自主管理更为宽松,因而教师和学生们可以随意做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学习或四处享乐。他们去钓鱼、狩猎,去咖啡馆、看演出,也去逛妓院—妓女们懂得这些禁欲的院士和大学里的年轻牡马是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在圣约翰学院的教师公用室里,在乔治时代的学院里,还能对曾经的那个风雅而铺张的时代有所体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称之为“这个极其舒适和令人向往的世纪”。打瞌睡的教师和狩猎酗酒的大学生的画作是当年的牛桥毫无创意的作品。在那时候,性情乖戾的贵族子弟们的越轨行为比读书人的驼背更受人尊敬。然而,大多数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他们辛苦工作,希望最终能得到一个谋生的牧师职位。在乔治时代,剑桥大学的许多教授不举办讲座,也不总待在学校。
1800年左右,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名望受到威胁,另外两所大学超过了它们,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那就是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它们是乔治二世创办的大学,不久就成了汉诺威人最著名的大学。另外,英国国内也出现了竞争对手—德勒姆大学(1832年)和伦敦大学(1836年)。牛桥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同时大学生的人数却在上升,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的中等阶层需要新的培养场所。在维多利亚王朝这一越来越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里,剑桥大学也感觉到自己应该出一分力。
第一部分 微软相遇新世纪第3节 微软相遇新世纪(3)
1847年,剑桥大学以微弱的多数将这位不受欢迎的德国人选为校长。阿尔伯特亲王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这着实让女王松了一口气。他的确比英国大多数的大学教师更了解德国和英国的教育事业,但他太迁就剑桥大学的传统,不能进行真正大刀阔斧的改革。直到1858年大学法案确立,这才开始修改章程和教学内容,学院过于独断专横的自治也受到了限制。特权时代结束了。不仅天主教徒们要求完全的教育权利,这回连妇女也想上大学了。
1869年,当埃米莉·戴维斯小姐开始教授5位女生时,她的这一起点虽然很低但很重要。格顿学院是大英帝国的第一所女子学院,两年后纽纳姆学院也兴办起来了。让年轻姑娘们获得思想和社会自由?这会带来什么后果?这可不是维多利亚社会所理解的进步,但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渐渐习惯了有妇女参加他们的讲座。剑桥大学在英国大学中是最后一所同意妇女享有完全平等权利的学校,从选举权到学位颁授典礼。1948年剑桥的女生们终于享受到平等的权利,比牛津大学晚了28年,但这也是一项重要纪录。作为剑桥大学的男子学院,国王学院和丘吉尔学院率先于1972年招收女生,而莫德林学院是最后一所(1987年)。今天,在剑桥大学,女生所占比例超过了1/3,但只有6%的教授是女性。
1871年,一项新法律结束了对不信奉英国国教者的歧视。在那之前,谁想获得硕士头衔、学院官职或教授席位,都必须宣誓信奉《三十九条信纲》。1563年开始实行的这一信奉英国国教的声明将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和其他持不同宗教信仰者排除在牛桥的大门外。这一宽容法令姗姗来迟,即使在这之后,学生们也必须每天去礼拜堂祈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甚至有些学院还要晚。
1861年,人们注意到了第一位已婚教师,这显示剑桥大学在渐渐地远离中世纪。1860年这所大学正式取缔了禁止院士结婚的规定。由于各学院有各自的决定权,直到1880年之后,院士们结婚的愿望才彻底实现。这给剑桥大学带来了一场建筑业和结婚生育的小小高潮。院士家庭日渐增多,促使修盖更多的新房,于是一种生活形式悄悄地走到了尽头—院士和学生同居一室的共栖现象。
有些教师至今还念念不忘以前的生活方式:“我认为学院就是一个家庭,而单性学院更是个家庭。”彼得豪斯学院的大卫·沃特金院士告诉我说:“我理想中的地方是教师们生活在学院里,学生们生活在与社会隔离的状态。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人们生活得心满意足,然而追随懒散的时尚的小念头让一切发生了变化。在一个高等教育的地方,我不欢迎任何平等的成分。”从遗传学来看,取缔院士结婚的禁令神奇般地提高了牛桥人的基因。一些院士家庭相互联姻,他们的孩子成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教职人员,或者伊顿公学或橄榄球学校的校长,还有一些攀升到政界、文学界、出版界的重要位置。属于牛桥的这个高等教育王朝的有阿尔诺德家族、阿德里安家族、巴特勒家族、赫胥黎家族和斯蒂芬家族,像格尼家族、弗赖尹家族、加斯克尔家族、霍奇金家族这些贵格会教徒家庭,像麦考利家族、特里维廉家族和达尔文家族这些光彩夺目的名字,他们反过来又和凯恩斯家族联姻。从19世纪末到1930年,这有限的家族超大比例地培养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一个极其保守的“知识分子贵族阶层”,剑桥大学历史学家诺埃尔·安南对他们血缘和精神上的相似如此描述,诺埃尔是其中的伟大继承人之一,他娶了一位来自乌尔施泰因家族的柏林女子为妻。
牛桥的近亲联姻也有不好的一面—在社会上排斥外人。即使大学改革之后,工人家庭的儿子们也很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查尔斯·金斯利写道:“我们孤傲,其真实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穷。”对于他的长篇小说的主人公、裁缝和诗人阿尔顿·洛克来讲,在1850年,剑桥大学是高不可攀的,就像世纪末的牛津大学对于托马斯·哈代笔下的石匠裘德一样。金斯利本人1860年成了剑桥大学的现代史客座教授。阿尔伯特亲王请他担任其长子—当时的三一学院的学生(爱德华七世)的导师,因为金斯利的“肌肉基督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剑桥人金斯利既是工人阶级的骄傲又是亲王教育者,既为基督教社会主义者又是天主教仇恨者,也正因为他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矛盾,他在维多利亚时代才那么家喻户晓。
1870年,当时的大学校长,德文郡的第七代公爵威廉·卡文迪什,资助了一个实验物理学教授席位和一所实验室,两者都是以他的前辈—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的姓氏命名的。那是自然科学辉煌发展的开始,它的催化剂就是卡文迪什研究院。工业革命几乎没有波及到剑桥大学。1845年,在市民和学校师生争执了20年之后,至少铁路修到了这里,虽然学校竭力阻止铁路修到这里(和牛津一样)。校长强烈抗议星期天通往伦敦的廉价火车票,这种星期天的出游“不仅校方觉得可恶,也必然让上帝和所有虔诚的基督徒觉得讨厌”。
剑桥大学至少让火车站修在远离市中心的当时还是一片空旷的地带。那里,在城市东面,盖起来铁路工人的一排排宿舍楼,人们称这个罗姆赛区为“小俄罗斯”,而大学教师们住在城西的别墅里。19世纪,剑桥人口增加了4倍,当地居民人数将近5万。很多人生活在中世纪时的市中心,挤在周围的胡同和院子里。贫困、伤寒、卖淫在那里司空见惯。当时全部废水都排进了剑河,当维多利亚女王1868年访问剑桥大学时,她从一座桥上往下望时,水里漂浮的那许多纸片着?
小说推荐
- 2036-剑桥--历史和文化
- 身在一个牛津之外的学府之地,看起来实在有些奇怪—马修·阿诺德,1853年在所有的欧洲城市中,比尔·盖茨偏偏选中了剑桥作为微软公司在美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分公司的所在地。1997年5月,当我读到新闻《科技淘金热推动剑桥)时,我正坐在剑河边的花园屋酒店里。在科沼泽,牛群在垂柳下吃草。邻桌的商人惊诧道“剑桥
- 最新章:剑桥--历史和文化-第41章
- 牛津--历史和文化
- 天啊,那帮该死的英国人。腰缠万贯,牛气冲天,就因为是牛津出身呗!你知道吗,德达鲁斯,你才真正有牛津派头呢—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1922年早在我第一次去牛津之前,我就品尝过这种特别的、又苦又甜的橙子果酱的味道了。从1874年起,弗兰克·库珀的牛津果酱就从它的产地畅销到了大英帝国的每张早餐桌上。还
- 最新章:-历史和文化-第24章
- 2037-牛津--历史和文化
- 天啊,那帮该死的英国人。腰缠万贯,牛气冲天,就因为是牛津出身呗!你知道吗,德达鲁斯,你才真正有牛津派头呢—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1922年早在我第一次去牛津之前,我就品尝过这种特别的、又苦又甜的橙子果酱的味道了。从1874年起,弗兰克·库珀的牛津果酱就从它的产地畅销到了大英帝国的每张早餐桌上。还
- 最新章:牛津--历史和文化-第24章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费正清【完结】译者的话《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剑桥中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
- 最新章:第175章
- 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
- 目录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第二章文学的起源:书面文学源于口头文学-诗歌和散文-罗塞塔石碑字母符号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第四章犹太文学:圣经-犹太法典第五章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
- 最新章: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35章
- 剑桥中国史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剑桥中国史作者:费正清等杨品泉 等译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221ISBN9787500409076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 史家名著图书 历史 中国史 中国通史编辑推荐《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 作者:Dr.Jean-Pierre Sean译者:新垣平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in Yuan Dynasty剑桥版倚天屠龙史By Dr.Jean-Pierre Sean译者:新垣平目
- 最新章:第35章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第六卷序《剑桥中国史》第六卷译名的翻译说明于下:中文译名依然采用威妥玛-翟理斯拼写法(Wade-Gilis sys-tem,在现有拼写法中,这是英语写作中最常使用的翻译中文文献译名的拼法。有一些例外情况,将在下面加以说明。日文译名依然采用赫伯恩拼写法(Hepburn system。蒙古文译名采用田清
- 最新章:第19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