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蕃镇发出檄文,命令他们火速来保驾,你我赶快分头去做吧。迟了便来
不及了。”说完,韩通骑马回头而去。
由于在禁城中有内应,赵匡胤的部队此时已经进入到禁城之中。韩通一
看来不及招集禁军进行抵御,便从小道飞马向家中跑去。赵匡胤前军都校王
彦升骑马在后急追。韩通跑入家门,正想关门,不料王彦升随后赶到,手起
刀落,把韩通劈死在门内。随后王彦升杀死了韩通全家,然后才返身出来迎
接赵匡胤。
赵匡胤领着大军,缓缓地从明德门鱼贯入城,命令将士一律归营,自己
则退居到公署之中。不一会儿,军校罗彦攘推拥着范质、王溥等人到来。赵
匡胤流着泪向众人说:“我受世宗的大恩,却被大军逼迫着到了这个地步,
真是没有脸再去面对天地了。”范质等人正要答话,罗彦攘拔剑厉声说道:
“我们没有主公,今天已经推立都点检做天子了!有不从命的,就请先来试
试我这把宝剑吧!”王溥害怕极了,首先跪倒在地,范质没有办法,见势头
不好,也跟着跪倒在地。赵匡胤连忙走下台阶扶起两人,于是范质便诚惶诚
恐地拜请赵匡胤到崇元殿去行禅代礼,赵匡胤就命令范质等人先走入朝,召
集百官做好准备,范质等人领了令走了。
百官齐集,按班排定以后,石守信、王审琦等左右拥护着赵匡胤从容受
禅,就算领了上天佛祖的认可。翰林承旨陶谷取出禅诏,由兵部待郎窦仪宣
读。读诏完毕,宣徽使引领赵匡胤到北面拜受诏书,然后掖引赵匡胤登崇元
殿、即皇帝位。经过陈桥兵变,赵匡胤终于心想事成,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成了宋朝开基的太祖皇帝。
赵匡胤虽然如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地方上的异己势力还是很强
大,许多藩镇不肯臣服,一些周朝拥有重兵的老将或采取观望的态度,或直
接起来抗命,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依旧是困难重重。
此时赵匡胤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便是如何巩固政权。在当时的形势
下,对那些态度不明朗、脚踏两只船的政敌,实行监视和收买,为使政权迅
速稳定,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至于那些公开起来反抗的,那就不得不用
暴力杀死,清除他们。
首先直接起来反抗的强蕃是在潞州镇守8年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李
筠原是后周的开国功臣,平日在蕃镇,他专门截留中央的税金,招集纠结一
些亡命之徒,早有自己做王之心。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候,念他是养父郭威
的旧臣,只好让他几分。如今却要他对出身低微的赵匡胤屈身称臣,那是绝
对无办法做到的。终于在公元960年4月,李筠在潞州公开树起了反宋的旗
帜。
赵匡胤首先命石守信、高怀德做前军,慕容延剑、王全斌率众由东路策
应去征讨李筠。5月,两军在长平首次交锋,宋军大胜,杀死敌兵3000多人。
这时赵匡胤的亲征军又从汴梁出发,过荥阳,渡黄河,穿太行,在同年6月
进入泽州城下。在经过太行山的时候,由于山路险峻多石,大军无法通行,
赵匡胤率先下马亲自搬运了几块大石,群臣和将士一看皇帝身先士卒,立时
跟着执行清除石块的命令,将那嶙峋险恶的山径,立刻筑成了一条平坦的道
路。这时,石守信的军马已在泽州南面击破李筠的主力,进逼泽州,李筠被
… Page 24…
迫退入泽州城,据城固守。
正当赵匡胤率军征讨李筠的时候,又一名后周宿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
起了反宋之心。于是李重进派亲吏翟守恂赶往潞州面见李筠,商议缔结同盟
共同反宋。不想,这翟守恂原本和赵匡胤交情很好,竟偷偷跑到汴梁,将此
事禀告了赵匡胤。于是,赵匡胤重赏了翟守恂,并派他返回扬州,设法延缓
李重进的反抗行动,阻止西北两大势力的夹击。由于这一阴谋的得逞,使宋
朝军队避免了在西北两线同时作战,使得赵匡胤从容集中力量,打垮了李筠
的进攻,继而挥师南下,又粉碎了李重进的反抗。
征讨李筠、李重进这两次战役的胜利,使后周的残余势力基本被铲除,
赵宋政权得到了巩固,同时也使赵匡胤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了信心,于是,他
便决心去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宋太祖赵匡胤刚刚登位的时候,曾经多次微服私访。这一天,天下着大
雪,赵普退朝回家,天已经很晚了,突然听到敲门声,赵普走出来,却见太
祖站在风雪之中,赵普忙迎拜,太祖说道:“已经约了晋王了(即赵匡义,
他因避免与太祖名字相似,已改名为赵光义。)”不久,赵光义便来了。于
是在赵家的厅堂中他们席地而坐,吃酒、吃肉。赵普问:“天已经这样晚了,
又这么冷,陛下为什么还出来呢?”太祖说,“我一直睡不踏实,我国的疆
土这么狭小,而四周又环列着那么多的强敌,因此才到你这里来。”赵普回
答说:“陛下认为自己的国家太小了吗?那么南征北战,现在正是时候。我
愿听听陛下想先向那个方向进攻呢?”赵匡胤说:“我想先攻打太原。”赵
普沉默了很久才说:“太原正好阻挡着西边西夏和辽这两个国家,即使我们
一举攻下了太原,那么西边和北边这两方面的忧患便由我们独立承当了,为
什么我们不先留下它,等到平定了其他各国,那么太原这弹丸之地也就无处
可逃了。”太祖笑道:“这正是我的意思,我只是试试你罢了。”于是便定
了先攻江南后打北方统一中原的谋划。
尽管宋太祖赵匡胤此时的军事力量已十分雄厚,统一中原的大政方针,
即“先南后北”的谋划已确定,但还有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
高级将领的军权过重。
一次在会见赵普的时候,太祖问道:“自从唐亡以来,几十年间,帝王
换了8个姓氏,战斗不止,人民生活痛苦,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让天下无战
争,为国家作长久之计,应该怎么办呢?”赵普回答:“没有别的,只因为
地方权势过大,君王弱,而臣子强罢了。要变也不难,削减他们的供给,限
制他们的权力,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安定了。”对于赵普的话,赵匡
胤本身的经历就说明这点,他就是兵权过大而在陈桥兵变篡位的,所以,他
很怕别人也会对他这样办。可是,赵匡胤的高级将领,如石守信等人,有的
是好友,有的是结义兄弟,削弱他们势力,赵匡胤还有些犹豫不决。当赵匡
胤陷入权力和友谊的矛盾时,赵普便说服他道:“我看他们都没有很强的统
率部队的权力,对制伏部下还能力弱,万一部下作乱,他们也管不了,不如
您把兵权统一掌管起来。”赵匡胤就这样下定了决心,把兵权、政权统一拿
在自己手中。
公元961年春天,趁慕容延钊和韩令坤返京之机,赵匡胤就解除了他们
的兵权,分别派他们出任山南西道和成德节度使。同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赵
匡胤预备了丰盛酒席,约石守信几个将领一起吃饭,席间,赵退去左右对石
守信说:“由于你们出力,我才有今天,我很感谢你们。不过,做天子真不
… Page 25…
容易,还不如做小官快乐,我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忙问什么原因,
赵说,这不难知道:“我这君王位置谁不想做?”石守信等明白这是赵王怀
疑他们,忙跪下叩头道:“今天下已安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说:“我
相信你们没二心,但你们部下如有人贪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怕
你们也没办法呀!”众将听到此更加害怕,连忙叩头说:“这些我们没想到,
请主上指条生路。”赵说:“人生就是为富贵,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出守边
疆,多买些田产,为子孙置下不动产,快乐过一辈子,我还与你们结为儿女
亲家,君臣之间永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好?”第二天这些将领纷纷提请免
军职,赵很好地安慰他们,送给他们很多财物,于是高怀德、王审琦、张令
铎、赵彦徽等,都以节度使名义各奔东西,远离京城去?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