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去处理某些重大危机的人。”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注释】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武王曾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而勿夺,乐而而勿苦,喜之而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宜也。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者也。〃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注释】推:推崇,爱戴。不厌:不厌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郑板桥诗曰:〃衙斋夜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若是如此以百姓心为心者,怎会不受到民众的拥戴。
所以,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为善。〃
孙中山说:〃我们是为国民而存,而不是国民为党而存。〃得民心者得天下,故以天下众人之意为意者,谁能与其争焉?舜戒禹道:〃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意译
江海之所以能为一切河川溪流所汇往,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为百川所聚会。
因此,为政者要管理人民,必须不师心自用,而应唯民意是听;要领导民众,必须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
所以,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
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
因为他不与人民之意愿抗争,所以天下无人能和他争。
(第二节)见素抱朴,民风淳朴
原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注释】美丑和善恶都是相对的、比较的概念,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天下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丑〃。没有〃善〃,就不会有〃不善〃。纯朴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行当行之道而不认为是美、善,纯粹发乎本性而已。
有无相生,善恶相成。立美善之名显于前,必有丑恶之名见于后。人们好名心切,争美善之名生怕落后,避丑恶之名唯恐不及,绝对化的形名观念意识逐渐将会使人离质尚文逐末忘本。人们对事物形名的关注,使之忽略了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虚名遮掩了实质,成见替代了思考,人们良心的真知被混淆,以致有百伪美善混杂其中而不知,有百真丑恶隐藏其间而不觉。
禅让,可谓美名,而魏文晋武假之;恤民,可谓善行,而陈氏厚施假之,谦恭下士,可谓美德,王莽假之,此即所谓恶与不善。巨奸大滑还往往利用宣传,利用权势把自己、把自己的理论、把自己的行为确定为美、善,并且炮制出各种〃当然对〃和〃可恶罪〃,来掩护自己蒙蔽人民。例如,英明、伟大、神圣、革命、左派、积极、忠贞、坚定、勇敢、爱国等等美名,对立双方都争相自冠之;长毛、拳匪、康党、共党、乱党、赤匪、共匪、北大派、走资派、保皇派、美帝、苏修、资本家、地富反坏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落后、背叛、教条主义、修正主义等等丑名都争相给对方乱扣之。
那些“当然对”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非?那些“可恶罪”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是?这些善恶之名就如同京剧里的红白脸谱,人们往往依世俗成见,天真的认为红脸者即是忠臣,所作所为皆是〃当然对〃,白脸者即是奸臣,所作所为皆是〃可恶罪〃,以为这无庸置疑,以致若干年后觉悟时方感叹〃当年好困惑!〃鲁迅说:〃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漫谈】道德和伦理价值,只是一种社会制定或认可的行为。它无非是人们所制定的一种契约,是主观任意的,而且往往因观点、立场、时空等等种种客观因素而截然不同。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以很难正确的判定对或错。《淮南子》中说:〃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而道德价值往往容易被〃大伪〃所利用,成为造孽作恶的借口。
【漫谈】邓小平南巡讲话中说:“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漫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曾是一个时期媒体上的口头禅,当然是宣扬这是善行了,但益于局部为害整体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四处泛滥,流祸不止。后来一个时期,又有各种能人志士走红媒体,所谓思路能改革创新,行动能大刀阔斧,有能力、有魄力,开拓了能人经济。但紧接着,各地强迫农民的逼种逼养之风也随即盛行开来,结果导致了很多劳民伤财。这些现象的前后发生,难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老子所谓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忌戒?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注释】相生:相互产生。相成:相互形成。相形:相互对照。相倾:相互显对。相和:相互配合。相随:相互跟随。
万物生于有形,而有形又生于无形;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不断变动和演化,是在产生和消灭。事有难易,虚心应物,因势利导,则难亦将为易;逆性悖理,率意而为,则易亦将成为难。长和短是相形而见,高和下是相对而显,音和声是相配而和,先和后是相邻而随。这些都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美与恶、善与不善之相因,也是如此。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注释】处无为之事:处虚心应物的不造作事端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以身作则的无言教化。
圣人深明自然运化之机,知晓左右人们行为的不是对他们的说教,而是他们经常耳濡目染的景象,故而使自己的行为附合于道,循理应物,处顺应自然不任意妄为之事;则天行化,行正己正人之不言之教。使人民处于浑厚的淳朴风气之中。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名而善性存。婴儿生,无教师而能言,是因与能言者相处。所以,化世育人,上如标枝,引而不发,民如野鹿,似影随形。以致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行为端正而不知可谓善。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万物作而不辞:顺应自然,不造作事端。有:占有。恃:自恃。弗居:不自居。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造就适宜万物生长的大环境,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妄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它有功不居,所以它的功绩不会失去。
意译
天下人若皆知某些事物可誉之为美,对另些事物认定可恶的成见也相对产生,结果将会是不美;若皆知某些行为可誉之为善,对另些行为认定不善的判属也相对形成,结果将会是不善。
所以,有和无是相互产生,难和易是相因形成,长和短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