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革命》第39章


念,别人听不明白。当时中国人关心的不是网络、不是信息、不是数据的快速流动、不是链接和共享,而是钱。有一天田溯宁来到武汉发表演讲,呼吁他的听众〃把武汉变成信息流中心〃。他是一个不错的鼓动家,加上情绪激昂和循循善诱,可是听众中间还是一片茫然。他从讲台走下来,感到失落。有个人过来安慰他:〃你在国外待的时间太长了,不了解国内。你还是告诉我们怎么引资吧!〃
很多年后人们回顾这个故事,都说这两个留学生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商业的先驱者之一〃。之所以要说〃之一〃,是因为互联网早期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若论〃公司奇迹〃或者〃个人财富〃,她是失败者;若论历史上的象征意义,那么即使与那些最成功的网络英雄相比,她也能赫然屹立。她不是一个卓越的技术专家,也不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生意人,她从来不做投机活动,甚至对中关村和它特有的商业规则一无所知。但是,就像丁健和田溯宁,她是整个国家信息技术浪潮的最重要的推动者。
她叫张树新。她在年龄上和丁、田二人相当接近,行为方式却完全不同。那两人拥有长期留学美国的经历,经历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教育,还有西方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而张树新则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这个行当说的〃土鳖〃,此后她差不多每隔三年换个职业。她是一个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激情有余而谋略不足,孤注一掷,不计后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第二份工作是官员,第三份工作是公关经理。她对新事物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敏感,但却从来没有善始善终地做好一件事。对于她和她的昙花一现的瀛海威公司,人们曾经给予很多评价,直到今天还能引起人们普遍的激动。有人说她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有人说她是〃过度炒作的代表〃;有人说她是〃先驱〃,有人说她是〃先烈〃;有人说她的眼界〃宏阔异常〃,有人说她不过是在〃蛊惑人心〃。但是无论褒贬,全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她的确是以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身份进入中关村的。
第71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1)
如果那些攻击她〃炒作〃的人是有理由的,那就一定与她的短暂和不成功的记者经验有关。1996年,张树新以一个相当夸张和充满悬念的行动开始了她的冒险。她把一个大广告牌竖立在白颐路南端的街角处,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种广告语中明显带着记者的夸张笔法。她把它放在从市中心达到中关村的必经之路,让人人都能看见。上面所谓〃向北1500米〃的地方,其实就是她的刚刚开张的〃瀛海威网络科技馆〃。
张树新恰如其分地告诉媒体,瀛海威〃是中国互联网商业领域的第一家公司,也是邮电系统之外最大的一家服务商〃。公司早期的性质有如〃夫妻店〃,因为投资者是她和她的丈夫姜作贤。那时候她刚刚在美国渡过一个假期,回到北京,浑身上下散发着大洋彼岸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气息。我们与其说她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受了美国舆论的蛊惑。她坚信中国必将再次步美国后尘,就像过去十几年反复出现的情形一样。她到邮电部去申请信息服务的资格,那些官员完全听不懂她要做什么,但是这些都是小事,不会让她这样的人退缩。
奇怪的是,这个出身官方媒体记者、还当过官员的人,直到凄凄惨惨地离开自己的事业之前都是孤军奋战,很少尝试走官方门路,而另外那两位拥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留学生,丁健和田溯宁,却从一开始就抱住政府这棵大树不放,还紧紧依靠拥有垄断地位的国有电信企业。
1995年3月,也即张树新的〃瀛海威〃开张之前大约两个月,亚信开始了和国家科委的合作。丁、田二人加入到国家科委主持的互联网宣传计划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他们为中国人讲解什么叫〃IP〃,什么叫〃互联网〃。这是在尽义务,但是他们仍然获得了宣传方面的好处。在一连串公开场合,他们总是能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形象伴随在国家科委左右,这为他们带来巨大声誉,也让他们获得〃中国电信〃的信任。春天还没过去,亚信接下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一个订单……建立〃China〃骨干网。〃中国电信〃这个拥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显然注意到互联网在美国的崛起之势,于是仓促上马。他们租来一条64K的线路,打算在北京和上海建设两个试验网络。然而在当时的中国,除了丁健和田溯宁这两个留学生,他们找不到另外的人懂得什么叫网络。
其实还有一个张树新。她非常敏锐,又有激情,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一个互联网公司到底应当做什么。她请来几位自称懂得互联网的人,又花了不少钱做广告。夫妻俩的投资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有去无回。幸运的是,公司刚刚开始运行,就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轰动全国。一个女孩儿在〃瀛海威〃上留下一封信和一束红玫瑰。她说自己得了血癌,每天留下一段告白。她名字叫〃Rose〃,而她也真的像朵玫瑰一样只活了十几天,然后消失。没人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一个人,但是网友宁愿相信她存在过,把真挚的祝愿送给她。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转眼凋零,他们万分悲痛,为她流泪,为她撰文。冰冷的互联网传达着人间温情。虚拟世界变得伸手可及。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春节前。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像一个神话到处传播。我们已经知道,一年前它还只是少数人的〃地下活动〃,但是现在,根据一份题为《关于中学生科技意识调查》的报告,北京市拥有电脑的中学生中,已经有5?8%联网,另外还有33?2%想要联网。当时只有19?2%的人还不了解互联网。老实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张树新和瀛海威,还有那个名叫〃Rose〃已告别人世的女孩儿。
但是张树新还是分文未进,而且已经把她的700万元花个精光。它预示了互联网原来是个〃烧钱〃的行当。好在瀛海威当时如日中天,所以不愁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1996年9月,张树新完成第一次融资,夫妻二人的原始投资作价2120万元,占有公司26%的股份。另外两家公司则以现金购买了瀛海威的其余股份。
C久E久E电E子S书:HOUHOU 网络收集提供下载,更多精彩请关注S久S久T电T子T书。99 121。 SC
第72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2)
互联网的早期历史与其说是技术的开拓,倒不如说是组织的开拓和商业的开拓。丁健和田溯宁现在已经不仅是鼓吹者,还是轰轰烈烈的行动者。〃China〃的建设过程,有如一台微机的制造,用〃舶来〃的元件和理念组装起来,只不过规模更大,结构也更复杂。亚信从美国买来整套网络设备,包括思科的〃2501路由器〃,报关入境,用一条光纤专线把北京和上海连接起来,再与美国沟通。两个人好不容易完成这一切,忽然想到,这是第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中文环境,所以还需另行编制软件,制定传输中文的统一标准。
亚信迅速完成这一切,为中国人申请了第一批互联网地址,它们都用〃168〃开头,听上去既顺耳又吉祥。但是就像他们自己说的,最初的网络是〃试验〃性质的,规模很小,只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各自拥有16个拨号端口,由于当时路由器的技术尚在初级阶段,端口流量有限,所以能够同时使用网络的用户不超过320个。
然而亚信的互联网事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开来,它也是整个国家的事业。公司每天顾客盈门,排着队签订单。两个开拓者心急火燎,忙着扩大员工队伍,可是在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能够说清互联网的人来。所以当时白颐路上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拼写出Inter,就可以到亚信去上班。〃他们为外省建设互联网,为中央政府建立〃金融骨干网〃,为上海开辟〃热线〃,为北京承建〃科技信息网〃。1996年1月,China也开通了。这个名字被官方翻译成〃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体又为它加上〃全国骨干网〃的称谓。这的确是〃全国〃的,就连拉萨也有了32个端口……8个月前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加起来也就这么多。按照当时的报道,北京的拨号端口已经扩张到120个,能够支持2000个用户同时上网,数量还是少得可怜,好在当时上网的人更少,很少占线。
在过去几十年里,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总是你死我活,很少遥相呼应,但若真的遥相呼应起来,就会势如破竹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