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革命》第38章


VCD时代〃,也没有人说〃空调时代〃或者〃电视机时代〃,至于〃家用轿车时代〃,还要等好多年才有人提起。当时似乎只有电脑让人兴奋。《试验区报》有位记者兴致勃勃地写道:〃电脑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还有个记者索性说:〃中国家庭进入电脑时代〃,这都是有一点根据的。由中国青年报完成的一项针对北京市的调查表明,1996年有47?7%的中学生家里有电脑或学习机、81?1%的中学生用过电脑,100%的中学有电脑和计算机课。这项调查发表于1996年12月15日,里面还提到,在中学生里,有9?9%每天使用微机,30%经常使用,〃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达到了32?1%。这些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谁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比尔o盖茨〃。
第69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9)
中国人对于电脑的狂热,正好出现在一项极其重要的新技术被引入普通消费市场的时候。这项新技术就是互联网。有意思的是,那位微机时代的英雄,比尔o盖茨,曾在很长时间里对互联网不屑一顾。杰出的人常常犯一个错误,过分关注让自己成功的领域,而对新兴事物反应迟钝。比尔o盖茨百密一疏,周围的人全都意识到这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他却还不在乎。直到1995年的某个夜晚幡然醒悟,他跳起来,给公司3万员工发了一个电子邮件,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他的邮件叫做〃互联网大冲浪〃,后来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比尔o盖茨的所有决策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是他在那个邮件中要求属下在第二天早晨把电脑里的旧程序全都删去,义无反顾地迎接新时代。
由于接连发生了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人们通常都把1995年到1996年的几个月看作世界互联网历史的起点,这就是〃网景〃和〃雅虎〃的前后上市,并且获得巨大成功。其实,历史的前奏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1984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两个研究生,桑迪o勒纳和伦纳德o波萨克,设计出一个小型的本地路由器。在那之前,美国大学校园里的计算机终端不能互相连接,斯坦福大学也是如此。如果桑迪o勒纳希望把自己的数据送给隔壁房间里的伦纳德o波萨克,那就必须先把数据传送到网络上,然后由另一区域的计算机接收,后者是个特殊的路由器,价值10万美元。在这对年轻的学生看来,这种方式既愚蠢又荒唐,于是他们着手设计一种方法。在这种方式下,地址是本地的,数据首先被留在大学校园的内部网,而有互联网地址的信件将被路由器自由地送到公共网上。由于斯坦福大学拥有强大的工程系统和杰出人才,就为勒纳和波萨克提供了实现他们梦想的条件。1984年,他们完成这项设计,并且创办一家公司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这就是后来人人皆知的思科公司。
这对年轻人将微处理器与一套相当复杂的软件相互耦合,制造了最初的网络设备。由于网络技术还是一个新事物,前景不明朗,所以大多数人对它并不看好。这种消极主义的情绪增加了网络技术的风险和投机性。思科的创办者一度陷入财务窘境。但是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拯救了他们。他们很快从红杉联合公司获得一笔钱。后者的老板名叫唐o瓦伦丁,曾是国民半导体公司的营销主任,还在仙童公司呆过一段时间。很多年来,他一直因为错失对苹果公司的投资机会懊丧不已。这个错误让他以前的雇员库拉后来居上,通过为苹果提供种子资金成了亿万富翁。
但是瓦伦丁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他在思科影影绰绰地看到网络革命的曙光,就决定不顾一切。借助于250万美元的投资,他成了思科公司的董事长。他开始督促两位创始人对公司采取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勒纳和波萨克是一对技术天才,却都缺乏竞争的天性。而在瓦伦丁看来,这种天性恰恰是让技术通向市场的最重要的台阶。于是他提出买断创业者的全部股票,并让他们离开公司。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以2亿美元成交。创业者带着丰厚的回报走人,而技术交给了冷酷精明的商人。思科从此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在企业之间流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站点连到互联网上,对路由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到了1995年,思科已成为网络市场的当然领导者。它生产着全球互联网骨干网络中80%以上的交换器和路由器。瓦伦丁当初用2亿美元购买的股本,在股票市场上升到60亿美元。
这是〃10年定律〃的再现。经过一连串发现、创造、推销和无孔不入的钻营之后,网络技术不仅遍地开花,而且还导致美国政府制定规模庞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瓦伦丁当年只不过被一线曙光照亮了眼睛,现在全世界都将看到,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光芒万丈。
如果新技术真的是太阳,那么它再一次从西方升起,我们的国家要到晚些时候才能看到。那些被〃出国潮〃卷到大洋彼岸的留学生们先知先觉,他们是最早意识到互联网深远意义的中国人。其中有两位,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开拓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记录。前者是丁健,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科学专业完成硕士学业,1993年他的受到外界关注的故事,就是与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联合发表了论文《中国互联网学术网络研究》。后者名叫田溯宁,是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博士,眼见克林顿总统向美国人兜售〃信息高速公路〃,不禁为自己的国家而焦虑。他开始撰写文章,发表在中国的报刊上。他向中国人呼吁〃重视互联网〃。他极力想使自己、也使自己的同胞们相信,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未来的道路。1993年冬天,两个中国留学生走到一起,借助于一位华裔美国人的50万美元投资,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创办亚信公司。那时候互联网在美国也才刚刚露头,没有〃网景〃,没有〃雅虎〃,至少在德州,亚信是第一家以〃互联网〃自居的公司在描述这两个人的时候,不同作者的文章分别把功劳加在一个人头上而完全忽视另一个人。我本人更倾向于认为,亚信是这两个人合作的产物,至少在创业早期是如此……这是一家地道的美国公司,地处〃明天大道〃,但公司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的明天在中国。
第70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0)
中国人正在大张旗鼓地建设高速公路。随着公路从中心城市伸向遥远的地方,他们已经能够目睹车流滚滚的情景,可是要说〃信息高速公路〃,他们还处在蒙昧时代,也无法想像信息的流动是个什么样。1993年夏天,中关村连通一条接入互联网的线路,端口设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机房中,依靠电话线路,拨出6个号码才能上网。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最早记录。就像微机最初只不过是少数学者的工具一样,在这个夏天,高能所机房里的这条网线,只不过是满足少数人猎奇心理的玩物。频繁出现在这里的人不是软件程序员,就是计算机发烧友,个个行动谨慎,秘而不宣,只邀很少几个朋友,其情景有如地下行会。如果一个陌生人想要进入,那就一定要辗转托人引见。这在后来互联网大规模扩张、电信局到处拉客的年代里,完全无法想像。
中国人有句老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来新技术的领域尤其是这样。这时候,一大群新人物被吸引到这条网线上来,他们中间有些人在热血沸腾一阵之后也就算了,另外一些人当真行动起来,结果成了第三次技术浪潮的推动者,其中有些人的名字我们至今仍很熟悉。他们创造了新一代〃公司奇迹〃,为个人也为这个国家带来荣誉和财富。比如丁健、田溯宁、王峻涛、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1995年初,这为首的两人西服革履走进中关村,把他们的亚信安营扎寨,也把互联网的概念带进来。这时候中国人对于互联网还很无知,就算那些捷足先登者,也都倾向于认为,那是美国人吃饱了没事干才弄出来的玩意儿。他们不能想像这样庞大的数据网络价值何在,更搞不懂使用键盘来传达信息有什么用。难道靠邮局发送文件和用电话传输声音还不够好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铺设线路购买设备?这个春天,丁健和田溯宁到处发表演讲,传达那些新名堂,鼓吹他们的焦虑和希望,就像布道士一样,声音带着磁性。可是对于他们满嘴说的〃解析〃、〃网站〃、〃主页〃、〃IP地址〃等等概念,别人听不明白。当时中国人关心的不是网络、不是信息、不是数据的快速流动、不是链接和共享,而是钱。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