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辞》第100章


丘守谦忙道:“大王仁孝,某岂敢不从?”
莲生奴微微一笑,转身入了书室。他先提笔给母亲绮素复信,然后又给父亲写了一份密奏,交予使者一并带回。
数日之后,密奏便经使者之手交到了皇帝手上。
109、密奏 。。。
皇帝接到密奏并书信时;正携绮素、瑶光在池边赏枫。
他坐在榻上读完密报;抬眼看向不远处的绮素。她正跪坐在红线毯上;用小风炉煮水烹茶。瑶光则在不远处跑动;四处搜拣可以烧火的枯枝。这并不是公主该有的行止,因此宫人们小心翼翼的跟在她身后,想拦却又不敢拦。瑶光却不在乎宫人们的眼色,没多久便拾了结结实实的一小捆;摇摇摆摆的抱了来堆在绮素身旁。
绮素见了瑶光手、脸上沾染的几抹黑痕,不由莞尔。她转眸,视釜中水犹未沸,便对绿荷扬了一下脸。绿荷会意;命人取了澡豆并清水来。绮素向瑶光招手。瑶光见了,提着裙子小跑到她身旁,乖乖伸出双手让绮素为她净了手脸。
绮素刚用丝帕替瑶光擦干双手,釜中水已沸如鱼目。她便让瑶光坐在身旁,细细教她烹茶之法。初沸时她以轻盐入水调味。待水沸如涌泉,便舀水一瓢置于一旁,复以竹筴搅于水中并加茶末以育汤花。待茶水渐沸,则以先前所出之水止之。
瑶光第一次见她亲自烹茶,满心的好奇。茶汤才刚分好,她便迫不及待的抢过一盏,灌下一大口。谁料茶汤苦涩,瑶光一尝之下,脸立刻皱成了一团,忙侧身将汤汁吐在盂中,又迭声的叫苦。四周宫人见了,无不掩口而笑。
绮素也笑,却从她手里接了茶盏,加了晒干的红枣和龙眼,又添了大勺蜜在里面才递回给她。瑶光又尝了一口,觉满口苦味已被香甜盖过,才觉得满意,持盏小口小口的缀饮。这番小女儿憨态让绮素又是一笑。她伸手在瑶光粉扑扑的脸上轻轻捏了一下,才将分好的茶盏置于托盘上,亲自端了向皇帝走来。
皇帝向她一笑,将莲生奴的书信示之于她:“莲生奴又有信了。”
绮素将茶盏置于小案,从他手中接了信。莲生奴的信并不长,只说在北府一切安好,让母亲不必担心。除此之外,再无他言。绮素读罢,瞥见案上莲生奴给皇帝的密信。虽不知内容,但显然比给自己的要长得多。
皇帝本接了茶盏慢饮,但见她神情怏怏,便放下茶盏笑问:“怎么了?”
绮素斜了皇帝一眼,半真半假的嗔道:“这孩子给妾的信越来越短,给至尊的倒愈发长了。”
皇帝大笑:“你还和朕计较这个不成?”他揽了她的肩:“莲生奴给朕说的是国事,自然要详尽些才好。”
这话也牵动了绮素的心思:“北府那边可还安好?”
“苏仪带兵追击,尚没有消息,”皇帝说起也不无担忧,“这个时节出击,到底艰难了些。如今也只有尽人事了。”
绮素心里一沉,没有说话。
皇帝见她眸色黯淡,怕她多心,便不着痕迹的转了话题:“不过莲生奴这次又给朕出了个难题。”
绮素听见,果然关心,连忙问:“什么难题?”
“朕原想从京中府、卫里挑选干练之人接掌边军……”说到这里,皇帝顿了一下,飞快看了绮素一眼,见她神色并无不悦才继续道:“不过莲生奴说,边军的兵士战力较强,性子也更为勇悍。若非久在军中者,根本无法服众。”
绮素闻言,隐约猜到莲生奴的用意,却故作不觉,一边折信一边笑道:“他一个小孩子家,能有多少见识?信口胡言罢了,至尊可别被他唬住。”
皇帝摇头:“朕了解莲生奴,他不是信口雌黄的人。他这样说,必是有所根据。不过朕当年在北府,郑公统兵已久,故朕未曾在此事上留心,先前考虑不够周全。现在想想,边军常年激战,将士们都是在刀口上活命,统帅必得是他们能够信任的人方可相安。贸然从京里派人接掌,军中恐有人不服。而且……”
他没再说下去,但绮素能猜到他言外之意。皇帝有心整顿边军,派遣之人难免要和边军一些旧将冲突。若领命之人无法取信军中将士,旧将中又有人故意挑唆,激起哗变也不是不可能。战事才刚结束,万不可生乱。
想明白这点,她便放下心来,莲生奴毕竟还是有主意的。他信中提出如此严重的警告,皇帝不能不慎重考虑。那么宋遥想借机插手边军一事或许就没那么容易了。只要莲生奴能掌控边军,日后自有与康王抗衡的实力。
“在想什么?”皇帝见她想得出神,便笑着问她。
“妾在想,北疆那边是不是下雪了?余朝胜可记得给莲生奴添衣?”绮素回过神,轻声回答。
“余朝胜虽然滑头,这些事上倒是可以放心的。”
绮素应了,抬头看了看天色,对皇帝道:“不早了,也该带瑶光回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过一会却道:“你先带她回去罢。”他拿起莲生奴的密信掸了掸:“这件事越早打算越好,朕还是先和远迩、程谨商议一下为是。”
绮素应了,命宫人收拾了东西,带着瑶光自回淑香殿。
她们走后,皇帝命人去召宋遥并程谨等人,自己则回殿更衣。等他步入紫宸殿时,宋遥、程谨皆已在殿中等候。
皇帝将莲生奴密奏的内容告知宋、程等人。程谨还在掂量,宋遥却是心里一沉,暗忖这楚王心智果然了得,竟又让他抢先一步。听皇帝的口气,显然已接受了他的提议,京中怕是不会直接派人接管边军,而要另行谋划了。
果然,皇帝很快便道:“朕以为,与其从京中选人入主边军,不妨从军中提拔可造之材,以免兵、将之间离心离德。”
“陛下和楚王所虑自有道理。只是边军在两位郡公掌管下,恐怕提拔的人也……”宋遥缓缓开口。
“朕明白你的意思,”皇帝道,“朕拟多提拔年轻将领。年青人有锐气,受的影响少,城府也有限,更易于朝廷掌控。何况楚王现在北府,更可从中调停。毕竟边军肩负守疆卫土之责,整合之事不宜过激。削弱守将权柄,让他们互相制衡。只要无人独断专行,朝廷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远迩,慎之,你们以为如何?”
宋遥哑口无言。皇帝口口声声提拔年青人。年纪轻轻的人自不可能身居高位,必然多为中下级军将。朝廷对低阶的将官不可能了解太多,最终多半是要交给楚王处理。楚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军中扩充自己势力。这岂不是意味着皇帝要将边军拱手相送?
宋遥暗暗切齿,楚王纵有野心,但若没有皇帝几次三番的顺水推舟,他何至迅速坐大?事到如今,宋遥再刻意忽略也无法避免这个事实了——皇帝已属意楚王。
程谨对宋遥反常的沉默有些诧异,但皇帝问话,他不能不开口:“臣以为边军事关重大,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才行。”
程谨不擅边事,故多有持重之论。皇帝也知道这一点,因而未有多言。他转视宋遥,缓慢道:“不错,边军之事必要慎重。远迩,你们好好考虑一下,我们明日再议。”
在说“考虑”二字时,他似有意加重语气。宋遥觉得皇帝此话别有深意,退出之后便不住的思量,直到返回自家府邸,他都还在揣测皇帝的心思。
此前皇帝曾有过数次试探他对储君的意见,他并未明确表态,然言辞中他的确有偏向康王的意思。皇帝听过总是不置可否。而现在皇帝的倾向已然明朗,但皇帝并不想因此放弃他这个心腹之臣,因而借机暗示他在立储一事上重新考虑。
一直以来皇帝都极重视他的意见,可这次他却完全忽略了宋遥的立场。这不能不让宋遥沮丧,觉得多年来的雄心壮志突然化为乌有。宋遥苦笑,他还能怎么考虑?从他与贤妃的龃龉开始就决定了他很难支持楚王。且他数次设计楚王,楚王对他怕是难有好感,即便他现改变立场,又能如何?还是……宋遥心里一阵狂跳,干脆效法先帝……不行,宋遥马上否决了这个提议。如果皇帝毫无准备,或许还可一搏,可现在皇帝已向他示意,那么想必是有所盘算了。康王的才干绝不能与先帝相较,让他与今上相抗可说毫无胜算,何况此时北疆还有一个楚王虎视眈眈。
宋遥长叹,难道路竟真已走绝?
“父亲?”宋遥听到一声轻唤,抬起眼帘。面前的青年长身玉立,正是他的次子宋霆。
宋遥虽然看见儿子,神思却还未回转,不过胡乱点了下头。
宋霆并未注意到父亲的心事,满面笑容的上前道:“有件喜事要告诉父亲。”
“嗯?”宋遥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宋霆的脸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红:“公主不适,医正前来诊视,说公主有孕了!”
宋遥听了没什么反应,仍耸拉着脸往书室走去。宋霆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