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132章


芯蟪罚佣?月7日结束这次防御作战。在进攻作战准备就绪之后,亚历山大下令实施阿拉曼战役(代号捷足)。参战部队有英国第8集团军、皇家空军以及希腊和战斗法国的部队。10月23日夜晚,阿拉曼防线的英军以炮火摧毁敌炮群并压制敌前沿阵地,而后以第30军(担任主攻)和第13军从北南两线冲入敌防御阵地,待第30军在敌防线与布雷地带打开两条通道后,第10军的2个装甲师迅速开入北南通道,却遭到敌炮火攻击,随之而来的是英军和敌军的沙漠坦克混战。由于拥有制空权以及兵力兵器的绝对优势和高昂的士气,战役于11月7日以英军的胜利告终。德意军伤亡2万,被俘3万。
第十部分亚历山大 元帅(2)
1943年5月,英国第1集团军的部队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突尼斯
1943年1月,亚历山大被任命为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团军群司令,指挥英国第1集团军、美国第2军和英国第8集团军。3月17日,盟军开始围歼突尼斯的德意军。激战至5月13日,德意军24万人被迫投降。北非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出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团军群司令,负责组织协调美国第7集团军和英国第8集团军进攻西西里的作战。由于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对于攻克西西里之后是否进攻意大利本土没有明确指示,西西里作战计划带有明显的缺陷即难以围歼守军。1943年7月10日,亚历山大指挥英军和美军分别在杰拉湾和诺托湾登陆作战。英军在主攻方向严重受挫,美军则先挺进巴勒莫而后折向墨西拿,结果是德意军余部得以在8月17日通过墨西拿海峡逃回本土。敌军共伤亡16万余人。西西里战役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和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
第十部分亚历山大 元帅(3)
英军部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为了攻占意大利本土,亚历山大命令英国第8集团军(辖第30军、第13军和第5军)于9月2日晚越过海峡在勒佐登陆,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辖美国第6军,后来增加美国第2军和英国第10军)于9月9日在萨勒诺登陆。后者遭到德军的重点抵抗,伤亡较大,但在空中突击和海军炮火的支持下固守着防线。9月16日,德国第10集团军在冲击盟军失败后逐渐向北撤退。9月21日,亚历山大将作战目标分为四个阶段:巩固萨勒诺—巴里一线;占领那不勒斯港口和福贾机场;占领罗马及其机场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尔尼;最后攻占里窝那港口、佛罗伦萨和阿雷佐。10月1日,盟军攻占那不勒斯。11月,驻意大利的全部德军改编为C集团军群,由凯塞林统一指挥。11月8日,亚历山大重申迅速占领罗马的命令。12月,盟军再次发起攻势,但进展不大。此时德国第10集团军据守古斯塔夫防线,北面则是德国第4集团军。亚历山大计划在1944年1月20日前后由美国第5集团军进攻古斯塔夫防线:由美国第2军渡过拉皮多河出击,吸引德军而后进据利里河谷;美国第6军在防线后面的安齐奥登陆之际,第5集团军余部趁机突破防线。
第十部分亚历山大 元帅(4)
亚历山大上将与艾森豪威尔上将、巴顿中将在一起
1944年1月22日,盟军在安齐奥登陆,却没有迅速向罗马挺进。盟军对古斯塔夫防线的进攻则陷入停顿。德军开始组织对安齐奥的大规模反攻。安齐奥盟军的两路攻势都被遏制在原地。2月18日和29日,德军两次发起大规模反攻,均经激战而失败。此后双方长期进行空袭和炮战。
第十部分亚历山大 元帅(5)
在地中海战区指挥作战的亚历山大元帅
亚历山大秘密调整盟军部署:从第5集团军撤回英国第10军,将第8集团军集结于卡西诺地区,担负突入利里河谷的主攻任务。其作战计划是:第8集团军沿6号公路突破敌防御,直取罗马;美国第6军从安齐奥滩头阵地出击,在瓦尔蒙托内封锁6号公路。这样,败退的德军第10集团军就会陷入盟军的包围。5月10日,盟军的全面攻势开始。朱安指挥的法军突破了古斯塔夫防线,美军乘胜向通往安齐奥和阿尔班山地的7号公路挺进。5月15日,第8集团军开始向利里河谷突进。德军的反应为美军从滩头阵地向外突破提供了机会,但克拉克在命令美军朝瓦尔蒙托内进袭的同时,指出在攻占奇斯泰尔纳以后必须准备以主力进攻罗马,致使亚历山大围歼德军的计划遭到损害。5月26日,安齐奥盟军亦向北突进。6月4日,美军进占罗马,德军却已经撤走。1944年12月,亚历山大继梅特兰•;威尔逊之后升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晋升为元帅,克拉克继任第15集团军群司令。已经越过哥特防线的盟军拥有兵力兵器优势和制空权。次年3月,凯塞林升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菲廷霍夫继任C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决心在雷诺河下游和波河之间围歼德军。1945年4月9日,第8集团军的攻势以大规模空中轰炸和炮火轰击开始,于18日穿过阿尔詹塔峡谷;4月14日,第5集团军开始进攻,至19日进抵波伦亚近郊。4月20日,菲廷霍夫想撤至波河,但为时已晚。4月25日,意大利游击队总起义,德军到处挨打。4月29日,德军代表被迫签署规定5月2日无条件投降的文件,亚历山大代表盟国受降。1946年至1952年,亚历山大出任加拿大总督。1952年至1954年出任英国国防大臣。1954年 退出现役。1962年出版《亚历山大回忆录》。1969年6月16日,亚历山大去世。(肖石忠)
第十部分杨虎城 上将(1)
杨虎城(yɑnɡ huchenɡ,1893—1949),号虎臣,国民党军二级上将。以发动要求实现全国抗日的西安事变而震惊中外。杨虎城于1893年11月20日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孙镇甘北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仅读过两年私塾,13岁就到饭铺当童工。1908年夏,其父为仇家所陷,被清政府绞死于西安。这激起杨虎城对清政府的仇恨。他在家乡组织具有反清性质的中秋会,自任领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领部分会员参加陕西民军。1913年退伍还乡,联络原“中秋会”成员,开展抗暴抵捐的斗争,铲除大恶霸李桢,至此名声大振。1915年袁世凯称帝,杨虎城率数百人参加讨袁斗争。1916年,杨虎城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驻节大荔。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树立护法旗帜,号召反对北洋军阀。杨虎城率部参加于右任的陕西靖国军,初任左翼军第5游击支队司令,旋改任第3路第1支队司令。1921年,靖国军各路多被直系军阀分化改编,杨虎城拒不受编,在武功坚持靖国军旗帜,任第3路司令。1922年,率部与直系军3万余众在武功以东大战20余日,伤亡过半,乃退入陕北榆林,依托井岳秀部,改任陕军第1混成团团长。此时,他结识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和共产党员魏野畴。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接见杨虎城的代表,正式批准杨虎城为国民党党员。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溥仪出宫,成立国民军。杨虎城以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名义,率部由陕北南下,回师关中,与刘镇华的镇嵩军和麻振武部在渭北作战。国民军第3军孙岳部入陕后,杨虎城部改编为该军第3师,杨虎城任师长。1925年7月,杨虎城在耀县开办三民军官学校,委任魏野畴为政治部主任,聘请一些共产党员任教官。1926年4月,吴佩孚派刘镇华率7万大军围攻西安,杨虎城与陕西督办李云龙率1万余人苦战8个月,坚持到冯玉祥部援军到达,终于打退刘镇华。此役与北伐战争形成遥相呼应之势。1927年初,冯玉祥入西安,杨虎城归其统率,出任国民军第10路总司令,旋改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0军军长。5月,杨虎城以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名义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受东路军总司令鹿钟麟节制,除指挥第10军外,还指挥庞炳勋、王鸿恩、吕秀文等三个军,在陇海路东段归德、徐州间,与直鲁联军徐源泉、褚玉璞、孙殿英、张敬尧等八个军作战。杨虎城部伤亡很大,移防皖北太和、河南鹿邑整训。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6月,冯玉祥与蒋介石合流,下令国民联军各部“清共”,杨虎城坚持以“不危害革命、掩护共产党人”为原则,保持着国共合作局面。杨虎城在该部重要位置上安排了不少共产党人:委任魏野畴为军部政治处长,蒋听松为军部秘书长,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