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惶惶地惶惶 作者:周德东》第6章


这天夜里,李灯和孟长次都走了之后,柬耗第一次觉得这个房子空落落的。 
半夜上厕所的时候,他看见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盯着他。 
他猛地站住,伸手打开灯。 
是藩奇,它坐在墙角,好像在沉思。它的身子毛瑟瑟,眉棱很高,双眼好似深深的古井,其中一个眼角挂着一粒大大的眼屎。 
它整个像一个精于算计的老头,惟一不和谐的是,它的嘴唇很红。 
看见了心爱的藩奇,柬耗的心不那么害怕了。 
他走到它的面前停下来,轻轻抚摸它厚实的肩膀。他希望从它的眼睛里找到一点什么暗示…… 
猴子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的一举一动,柬耗却认为,那不过是表皮的技术而已。只有猩猩那静默的眼神,才流露出和人类心灵上的通会。 
猩猩与猴子的长相更接近,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区别——猩猩没有尾巴。 
也许,猩猩的眼睛真的能看见一些人类看不见的东西? 
藩奇没有向柬耗提供任何信息。 
它在静静的黑夜里,突然嚎叫了一声。柬耗很少听到它这样叫,很难听,听不出是恼怒,是痛苦,是烦躁,是绝望,是恐惧,是悲伤…… 
柬耗打了个冷战。 
5、一个从北朝南走的人 
李灯那50元钱,确实是前段时间去昌明镇采访时在长途汽车上花掉的。 
不过,那个售票员是个小伙子,一个很英俊、很阳光的小伙子。 
他为什么要去那个昌明镇呢?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简直是鬼使神差。 
有一天,他在报社接到一个电话,是个女读者打来的,她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昌明镇有一个姓韩的老头,他无儿无女,死后又复活了…… 
李灯就跟领导请示要去采访,可是,领导对这个线索似乎不感兴趣,没有批准。 
李灯偏偏很想采访这个事件,就请了病假,自费去了。 
他从小到大,见过两次死人,一个是他爸爸,另一个是邻居关廉的爸爸。 
那时候李灯还小,在酱坊市读小学。他家住的是平房,面积很小。 
他家的邻居有个小孩,叫关廉,跟李灯同岁,他的父母离婚了,李灯一直就没见过他妈妈。 
关廉跟爸爸过,他爸爸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总是笑吟吟的。 
李灯原来不叫李灯,叫李巍巍。 
在教育上,关廉的爸爸总是效仿李灯家。李灯的父母让李灯学钢琴,他也让关廉学钢琴;李灯的父母给李灯买棕色七分裤,他也给关廉买棕色七分裤;甚至李灯的父母领李灯去看木偶戏《马兰花》,他也领关廉去看木偶戏《马兰花》…… 
有一天,李灯的妈妈对爸爸说:"赶快给巍巍改个名吧,不然,说不准哪天关廉的爸爸就会给关廉改名叫关巍巍!" 
李灯的爸爸说:"你改什么能挡住他学我们家呀?" 
"叫李灯,他就学不了了。"李灯的妈妈说。 
果然,这次关廉的爸爸学不了了。 
李灯经常去关廉家玩,他印象最深的是,关廉的爸爸头发总是很长,总是坐在他家的太师椅上对他笑。 
在李灯读小学四年级的那年夏天,爸爸不幸遭遇车祸,死了。而关廉的爸爸竟然连这件事情也效仿——不到一年,他就撞了车。 
他是自杀。 
刚刚12岁的关廉被他妈妈领回去了。 
关廉的爸爸为什么自杀呢? 
当时,李灯不明白,后来长大了,他才隐隐知道,那个总是笑吟吟的男人,好像是贪污了公款,够枪毙的罪了,他走投无路,就自己了断了自己。 
在出事前的那个深夜里,他给前妻打了一个电话,让她早上来把孩子接走,然后就把写好的遗书装进口袋里,来到郊区的一条马路上,等待那辆倒霉的车…… 
清早,有人发现马路上躺着一具尸体,立即报了警。 
李灯也跑去看了,他当时恶心得差点吐出来——他只看见了一团长长的头发,没有脑袋,鲜血淌得到处都是。关廉的爸爸身子完好无缺,似乎比平时还长一些…… 
从那以后,关廉到另一个学校读书了。 
每到黑天,李灯就好像看见那一团长长的头发,没有脑袋,长长的身子……这种阴影直到他上中学后才渐渐消除。 
从j市到昌明镇大约200公里,李灯当天晚上就到了。 
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小镇。 
第二天上午,在一座独门独院里李灯见到了那个姓韩的老头。 
他红光满面,一点不像死过一回的人。 
这个69岁的老头过去是说评书的,表达没问题,他对李灯讲述起来—— 
当时,我感觉自己好像走在一座桥上,特别累。 
那桥前面看不到头,后面也看不到头,两边是无底的深渊,黑糊糊的。 
我越往前走那路越狭窄,最后我就像走在宇宙中的一条钢丝上。我踉踉跄跄,头发都吓得竖起来了。 
突然,后面有人大喊一声:"你还不回去!" 
我一头就栽下去了…… 
接着,我"忽悠"一下就看到了病房的灯。 
——李灯不迷信,他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这老头在哗众取宠,二是他病危中产生了幻觉…… 
后来,他又到医院了解情况,医生告诉他,这个老头当时是"假死",在医学上是很正常的现象。 
李灯很失望,觉得这一趟白来了。 
他回到镇政府招待所里,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在镇政府门口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碗炸酱面,就准备返回了…… 
这时候,一切还都很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事出现。 
昌明镇的车站在镇子的西头。 
李灯背着采访包离开镇政府,由东朝西走,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个人,他挑着担子,从北朝南走。 
他的担子里装的是新鲜的蔬菜,好像是到农贸市场去卖。 
李灯的脑海里有一个东西,像蚯蚓一样,在记忆的土壤里拱了一下。他没太在意,继续走自己的路。 
他走了几步,他又朝那个人看了看。那个人还是在低头赶路。 
李灯记忆的土壤下那个东西又在拱。 
这次李灯感到,那个东西决不是蚯蚓,它比恐龙还大,好似一个早已经绝种的怪物,它一直都潜藏在他的记忆里,现在它一声不响地就要崛起了。 
李灯感到记忆的土壤像火山爆发一样一点点拱起来,地表微微地颤动,一块块崩裂,深层次传出隐隐的轰隆隆巨响。 
他想不出这巨大的东西会是什么样子,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李灯万万没有想到,那记忆竟然是十多年前最恐怖的一幕,长长的头发,没有脑袋,到处都是血…… 
是他!关廉的爸爸! 
李灯站住了,瞪大了眼睛。 
那个人就要走过十字路口了。 
李灯不想错过,他急中生智,大喊一声:"关廉!" 
那个人猛地停住脚步,像定了格一样。但是他没有回过头,就那样停在那里,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半晌,他好像受了惊吓,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甚至可以说,他不是走,是跑。 
李灯追过去,只看见路两旁一丛丛的绿树,没有一个人。 
李灯的心怦怦怦地跳起来,急忙找到一部公用电话,拨起来。 
他打长途到酱坊市,找到了关廉。 
"关廉!"李灯紧张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我跟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电话那一端的关廉口气很冷静, 
"你别生我气啊。" 
"你说。" 
"我在昌明镇,看见了……" 
"谁?" 
"你爸爸!" 
"是吗?"关廉的态度仍然很淡漠,好像他爸爸最近正好在昌明镇出差似的。 
李灯想,关廉可能生气了,就说:"可能……可能是我看错了,对不起。" 
"没什么。"关廉的声音像飘在空中的一片羽毛。 
关廉长大后,变得沉默寡言,嗜烟如命。他爱好网络,几乎整天都泡在网上跟没有面孔的网友聊天…… 
李灯跟他两小无猜,长大后很少见面,友情也一天天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