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小伙子如果不知道他同姑娘争论的书籍内容也倒没有什么,如果不懂装懂,说谎,故弄玄虚,那就不好了。如果从友谊角度看,似乎这对爱情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其实不然。高尚的爱情是同说谎、欺骗、口是心非的行为完全不相容的。掩盖事情真实情况的任何企图,即使是微小的企图也会引起心爱的人的注意,结果弄巧成拙,更暴露了自己。在道德心理方面,道德审美评价不是取决于是否有先见之明,是否可避免犯错误,是否有过神机妙算,而是取决于我在心爱的人的眼中实际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如果是真诚、坦率的,甚至犯了严重错误也能得到谅解;倘若口是心非、撒谎,即使是小错误也难得到宽恕。
相爱的人在对道德面貌、人性的标准上的观点一致,是来自对未来的观点一致。相爱的人是否会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交往,是否会有个人幸福,这都取决于他们的观点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密切程度。家庭的荣誉也完全取决于此。以共产主义道德、社会意识为指导的个人理想,正在不断地发展、深化,成了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每个人的理想和人性标准都是忠于崇高的社会理想、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正直 、诚实、个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那么相爱的人就会极度尊重在对方身上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优点。有一种人心地善良,循规蹈矩,行为检点令人无可非议,从不受人指责,但是他们并不值得尊重。只是消极地服从道德规范,这种人并不会养成受人尊敬的高尚道德。另外,经常怕别人说自己不好,也会变成一个利己主义者。一个人只有抱着为崇高的社会目的而献身的强烈愿望,才能以高尚的态度对人。总之,对爱的追求会使人产生一种警觉性,会提出高尚的要求和严格的道德审美评价标准。一个人的美之所以能够以其魅力感染别人,不是由于他的故意炫耀,倒是由于他的默默无闻。每个人倘能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这就会使他的外表美更富有魅力,更有利于在彼此间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爱情。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心灵充满了对某种高尚事物的热爱时,他才值得别人去热爱。
教育人们去追求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培养人们对工作、活动的美好感受,这也就是形成和发展我们在前面说的那种道德审美感,而它也正是人们建立高尚爱情的条件。情感教育的任务,自始至终应当是培养人对美的态度,而这种美是从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中产生的。一个人对人世间的美的态度,与其说是属于理性和逻辑的态度,不如说是属于情感的态度。这种态度应当成为人对人的道德审美评价的标准,成为人们之间建立精神联系,即结成友谊的出发点。
友谊是高尚爱情的学校。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学会与人结成真挚友谊的人,没有在同有着相同观点和信念的挚友进行精神交往中感受到巨大幸福的人,也不会感受到爱情的巨大幸福。在情感教育方面,可以说友谊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对周围世界所抱的情感态度,对其他人所做的情感评价,对好事与坏事的态度,它们的鲜明性、深刻性和积极程度,完全取决于友谊和相互关系所具有的高度思想性和道德纯洁性。友谊的高尚作用,恰恰表现在它能通过感情体现出最崇高的道德观念、概念、规范和原则。例如,对信念的坚定与忠诚、原则精神,能使真正的朋友对一切违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持毫不调和的态度。一个人没有必要把自己朋友的一切行为的细枝末节都了解清楚,可是,他发现自己朋友的行为高尚可取,便会感到喜悦,相反,发现自己朋友的行为卑鄙可憎,便会感到气愤。这种深厚的情感反应,当然不是下意识地了解朋友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结果。相反,这个世界的大门是在相互精神交往过程中逐渐敞开的,敞得如此之大,致使他们已能概括出自己朋友的精神面貌的一些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他的表里完全一致的结论。这种一致表现得越明显,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就越牢不可破,越丰富多彩。一个人如果能以高标准对周围世界做出道德评价,那么即使是朋友的微小缺点,也会在他的感情上引起严重不安。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他一眼便可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他对自己的朋友已了解入微。他发现的问题,可能是属于他的朋友的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规范,也可能是朋友的行为又一次展现了内心精神世界的高尚品质。他对前者感到极端愤恨,对后者感到喜悦和幸福。
相互进入对方的内心精神世界,这是真正的友谊所具有的一个特点,也是真正的爱情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在夫妻生活中,丈夫的一种乍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往往会严重伤害和激怒妻子。这是因为妻子的道德敏感性极强,对丈夫内心深处的各种隐私洞若观火,他的行为,在她看来,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是他的思想的反映。如果丈夫不理解这一点,那么就会认为妻子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吹毛求疵,可以不加理睬。一往情深的恩爱夫妻发生不和,常常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们应当教育青年人学会真正的交友之道。这并不是说要给他们开出许多现成药方,如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履行对朋友的义务。很遗憾,在一些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中还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试图教儿童怎样择友,怎样发现朋友有哪些行为值得称赞,哪些行为该受批评。乍看起来,这种教导似乎无可责备。因为行为守则是根据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制定的。其实,这种作法是不妥当的,它把友谊首先建立在对别人的要求上。高尚的友谊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能建立起来:第一,一个人对什么是真正美,什么是真正人道,应当有个清晰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应当是富有情感表现力的,就是说,美、高尚气度应当引起人的迷恋;卑鄙行为、精神反常应当遭到厌弃。第二,一个人对自己应当有敏锐的情感嗅觉,就是说,要有高尚的良心,要善于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个人的关于道德理想的概念、关于理想的人的看法,越富有情感色彩,那么他也就会越严格地要求自己,在精神上越迫切地需要友谊。需要友谊并非是想用它去填补时间的空白(这是对人的极不尊重),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力量同另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结合在一起,并更加确信做一个善良的人才是最大的幸福。一个人的关于道德理想的概念越是富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越严格,在友谊中的道德义务感也就越强烈。在教育工作得到正确组织的情况下(使集体生活具有高度思想性,这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从少年时期就向往这种友谊了,而在年龄稍长的时候,即在进入青年早期的时候,这种向往会变得更为强烈。因此,让孩子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进入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信念是极端重要的。让他们在意识中形成关于什么是好人、正确的人(按孩子们自己的说法)的概念,并且在积极的行动中亲身体验这种概念,这也就是说,他们首先要对一切背离理想和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持不可调和的态度。
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在形成这种道德准则的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般说来,对周围世界善于做出积极地反应,这是青少年的特点。当对各种现象做出道德评价时,在人的内心深处激起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让每个学生在少年时期对精神高尚的人产生深厚的敬佩感,能热爱这种人,高度尊重这种人,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际上,对人的信任,对人性美的信任,也取决于此。如果缺少这一点,正在成长中的人的心灵将是空虚的,生活中出现的微小挫折也会使他产生无谓的抱怨,失掉对自己力量的信任。所谓精神空虚,就是说一个人在精神上一无所有,这是一种致命的缺点。空虚的心灵贪婪地吮吸一切坏东西,难以接受好的影响。因为空虚、精神贫乏本来就是一种缺陷。
教育工作的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为一种道德理想所鼓舞,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友谊中自觉地提出一种崇高的目标,并把实现这种目标看作是个人的幸福。这种情况常出现在青年早期,这时伟大的生活,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前景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提出一种目标,是他们忠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原则的一种特殊誓言。据我所知,有两个年轻人,他们?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爱情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序!小$说^网&译林版《爱的教育》叶至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译者序言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
- 最新章:第76章
- 快穿之爱的教育
- 《快穿之爱的教育》犹未尽文案:快(慢)穿文,顺序:修真—武侠—西幻—末世—网游。每个世界十发完结,基本是晚八点更。师徒有,养成有,黑化有,NTR有,暧昧有,小黑屋强X大概有…梗多自行发觉,剧情慢热,非快餐类爽文。CP:厚脸皮深情攻X学霸低情商受,帅比炮灰固然多1V1不拆不逆。文风装逼,杰克苏常有,文
- 最新章:第84章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作者:佚名第1节:和谐的教育自序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如果有人问我,你能否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我会这样回答: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
- 最新章:第22章
-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 作者:刘畅前言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
- 最新章:第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