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1886作品》第116章


夏季有一天早晨,薇拉·谢敏诺芙娜穿着上路的衣服,背一个小包,走到哥哥跟前,冷冷地吻他的额头。
“你上哪儿去?”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诧异地说。
“到某某省去做种牛痘的工作。”
哥哥送她出门,走到街上。
“瞧你这个胡闹的人,简直是想入非非,……”他嘟哝说。
“你要钱用吗?”
“不要,谢谢。再见。”
妹妹握一下哥哥的手,走了。
“你怎么不雇一辆出租马车?”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喊道。
女医师没有回答。哥哥在她后面瞧着她那褪色的夏季长外衣,瞧着她脚步懒散、身体摇晃的样子,勉强叹一口气,可是心里没有生出惜别的感情。妹妹在他眼里已经成为陌生人了。而且在她眼里,他也成了陌生人。至少她一次也没有回 过头来看他。
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挨着桌子坐下,着手写文章 。
此后我就一次也没有见过薇拉·谢敏诺芙娜了。如今她在哪儿,我不知道。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却仍旧在写文章 ,放花圈,唱“ gaudeamus”,为“莫斯科定期刊物撰稿人互助基金”奔走。
有一次他得了肺炎,卧床三个月,先是在家里,后来在戈里岑医院里。他的膝盖上生出一条瘘管。大家纷纷议论,说应该把他送到克里米亚去疗养,就开始为他募捐。可是克里米亚没有去成,他死了。我们把他葬在瓦冈科夫斯克墓园里,靠左边葬着许多演员和文学工作者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这些写作工作者在鞑靼饭馆里坐着。我讲起不久以前我到瓦冈科夫斯克墓园去过,见到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的坟墓。那座坟墓已经完全荒芜,几乎跟地面平齐,十 字架也倒了,必须把它修整一下,为此就得募点钱。……可是大家听完我的话,毫不动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于是我一个钱也没有募到。谁都不记得符拉季米尔·谢敏内奇。
他完全给人忘却了。
「注释」
①法语:夹鼻眼镜。
②拉丁语:我们来欢乐吧(一首古老的大学生歌曲的头一句)。——俄文本编者注
③法语:扮演天真少女角色的女演员。
④符拉季米尔的爱称。
⑤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
⑥列斯科夫(1831—1895),俄国作家。
⑦法语:固定的观念。
⑧出自《圣经》传说,见《新约·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第十五至十七节 。这几节中记述耶稣把作买卖的人赶出圣殿后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么?你们倒使他成为贼窝了!”——俄文本编者注
⑨薇拉的爱称。
。d 。
契诃夫1886作品变故

变故
早晨。儿童室里窗玻璃上布满了冰花,可是灿烂的阳光照透冰花,射进来了。万尼亚是个六岁左右的男孩,头发剪短,鼻子象是一颗纽扣。他妹妹尼娜是个四岁的小女孩,头发卷曲,胖乎乎的,身材矮得跟年龄不相称。他们醒过来,隔着小床的栏杆互相气冲冲地瞧着。
“哎呀呀,这两个不害臊的!”保姆嘟哝说。“规规矩矩的人早已喝完早茶了,你们呢,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阳光在地毯上,墙上,保姆的衣裾上快活地玩耍,仿佛邀人跟它一块儿游戏似的,可是两个孩子没有注意这些。他们一醒过来就心绪不佳。尼娜撅起嘴唇,做出一脸的苦相,开始拖着长音说:“喝茶呀!保姆,喝茶呀!”
万尼亚皱起额头,心里寻思:该找个什么借口来哭它一 场呢?他已经眫巴眼睛,张开嘴了,可是这时候客厅里传来妈妈的说话声:“别忘了给猫喝牛奶,现在她有小猫了!”
万尼亚和尼娜拉长了脸,大惑不解地互相瞧着,然后他俩一齐喊叫起来,跳下小床,只穿着小衬衫,光着脚,往厨房跑去,弄得空中满是他们的尖叫声。
“猫下崽子了!”他们嚷道。“猫下崽子了!”
厨房里长凳底下放着一只不大的盒子,这是斯捷潘给壁炉生火的时候用来搬运焦炭的。母猫正在盒子里往外看。她那张灰色的脸表现出极度的疲乏,绿色的眼睛以及狭长的黑色瞳孔显得劳累,感伤。……从她的脸容可以看出来,要叫她的幸福圆满,只差一件事了,那就是“他”,小猫的父亲,不在盒子里,想当初,她是那么毫无私心地献身于他的啊!她想咪呜地叫一声,就张大嘴,可是喉咙里只发出沙哑的声音。
……响起了小猫吱吱的叫声。
两个孩子就在盒子跟前蹲下,一动也不动,屏住呼吸,瞧着盒子。……他们惊讶,震动,没有听见保姆不住抱怨,跟在他们身后追过来。他俩的眼睛里闪着极其真诚的欢乐。
家畜在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中起着难以察觉而又无疑有益的作用。我们这些人有谁不记得那些强壮而慷慨的狗、好吃懒动的巴儿狗、关在笼里郁郁死去的鸟雀、迟钝而傲慢的火鸡、温柔的老母猫呢?我们为了解闷往往踩住老母猫的尾巴,惹得她们疼痛难熬,她们却仍然原谅我们。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的家畜固有的耐性、忠心、原谅一切的秉性、真诚之类的品质,对孩子的头脑所起的作用,比起神情严峻、脸色苍白的卡尔·卡尔洛维奇的长篇教诲,或者女家庭教师极力向孩子们证明氢和氧构成水的时候那种叫人摸不着头脑的空谈来,要有力得多,也有成效得多。
“多么小啊!”尼娜说,瞪大眼睛,发出一连串快活的笑声。“象耗子似的!”
“一只,两只,三只,……”万尼亚数着说。“三只小猫。
那么,一只归我,一只归你,一只归另外一个什么人。“
“咪呜,……咪呜,……”生下孩子的母亲见到有人关心她,就受宠若惊,叫起来。“咪呜。”
孩子们把小猫瞧了个够,把它们从母猫身子底下抱过来,放在手里揉一阵,然后,觉得这样还不满足,索性用衬衫的底襟把它们兜着,跑到房里去了。
“妈妈,猫下崽子了!”他们嚷道。
母亲在客厅里陪着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先生坐着。她看见孩子们没有漱洗,没有穿好衣服,把衬衫的底襟撩起来,就发窘了,瞪起严厉的眼睛。
“把衬衫放下来,不害臊!”她说。“快出去,要不然我就要罚你们了。”
可是孩子们既没理会母亲的吓唬,也没理会有外人在座。
他们把小猫放在地毯上,发出震耳的尖叫声。产后的母猫在他们身旁走来走去,用恳求的声调叫着。过了一忽儿,孩子们给拖到儿童室去穿衣服,做祷告,喝茶,可是他们充满热烈的愿望,一心想赶快摆脱这种平淡无味的例行公事,再跑到厨房去。
他们平素要做的事和游戏都丢在脑后了。
小猫的出世压倒一切,成了活的新闻和当前的大事。哪怕有谁向万尼亚或者尼娜提议,用一普特的糖果或者一千枚十戈比银币掉换一只小猫,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这笔交易。直到吃中饭为止,尽管保姆和厨娘提出激烈的抗议,他们却在厨房里盒子旁边坐着不走,摆弄小猫。他们脸色严肃,聚精会神,露出关切的神情。他们不但为小猫的现在,而且也为它们的未来操心。他们决定把一只小猫留在家里陪伴老猫,好让老猫得到安慰,把另一只搬到别墅去,叫第三只住到地下室去,那儿有很多老鼠。
“可是它们为什么不睁开眼睛看人呢?”尼娜纳闷地说。
“它们的眼睛是瞎的,就跟叫化子一样。”
这个问题也惹得万尼亚心里不安。他着手翻开一只小猫的眼睛,嘴里呼嗤呼嗤地吐气,喘了很久,然而他的手术终于不见成效。他们给小猫送来肉和牛奶,可是小猫执意不吃,这也使得他们大为不安。凡是放在它们小脸跟前的吃食,统统由灰毛妈妈吃掉了。
“咱们来给小猫造小房子,”万尼亚出主意说。“它们住在各自的家里,大猫就到它们家里去做客。……”于是厨房的各个角落里放了些硬纸做的帽盒。小猫给安置在帽盒里住下。可是这样分家,未免为时过早:大猫脸上保持着恳求和感伤的神情,走遍各个帽盒,把它的孩子都带回原地去了。
“它们的母亲是大猫,”万尼亚说,“可是它们的父亲是谁呢?”
“是啊,父亲是谁呢?”尼娜也跟着说。
“它们没有父亲可不行。”
万尼亚和尼娜考虑很久,要决定小猫的父亲应该是谁,最后他们选中了枣红色大马,尾巴已经被扯掉,如今丢在楼梯底下的储藏室里,跟别的玩具一起,没人要了。他们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