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短篇小说选》第32章


价,最后还是以极高的价钱,得到让人抄录若干小故事的权利。我喜欢这些小故事,它们展现了年左右意大利的风俗。我得到了对开的二十二卷抄本。读者如果有耐心,他要读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则故事。我把它忠实地翻译了出来。我了解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历史。我认为下面的叙述完全真实可信。它是用古意大利文体撰写的,庄严稳重,平铺直叙,但极不好懂,对西克斯图斯五世治下(年)的器物观念充满影射。我在翻译时煞费苦心,使它避免沾上现代优美文学的气味,表露出不带偏见的当代意识。
手稿的作者藉藉无名,但他是个审慎的人,对事情不加评论,也不刻意渲染,他唯一的使命便是如实地叙述。假如他有时在不知不觉之中叙述时生动感人,那是因为在年,人们并未完全受虚荣心支配,作人行事尚未完全变得矫揉造作。那时人们认为,只有用尽可能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思想,才能使听话人明白。在年前后,除了宫廷豢养的弄臣,或者诗人,没有人想到靠巧舌如簧去讨人欢心。还没有人一边声称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一边却打发人租借驿马,准备逃命。这种背叛行为那时尚未发明。那时大家所言不多,因此对别人说的话也就格外注重。
因此,善意的读者,请不要在这里寻找有趣的文笔,迅捷的节奏,美妙的语句,对赶时髦的新颖讽喻,尤其不要指望在这里感受到乔治·桑的小说那种诱人的情感。要是由这位大作家来动笔,她会把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的生活与不幸遭际写成一部杰作。而我呈献给你的,只是一篇质朴无华的叙述,它只可能具有谨严有度的历史著作的长处。当人们在夜幕降临时分驱马赶路时,偶尔会思考那识别人心的伟大艺术,便可以把本篇叙述的状况当作立论的基础。作者记叙了一切,说明了一切,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发挥想象的地方。
故事的女主人公死后十二天,他就写出了这篇文字①。
维多利娅·阿柯朗波尼出生于乌尔比诺公国一个叫作阿古比奥的小城。她的家庭是一个阀阅世家。由于姿容出奇地秀美,她从小就引人注目。不过她的可爱之处主要不在美貌,大家闺秀令人钦慕的品质,她样样不缺,可是在那些不同一般的资质里,有一种优雅动人的风韵格外突出,简直不可思议:谁只要瞧上一眼,就会心动神摇,不能自己。而且,这位姑娘言语不多,谈吐质朴,没有半点矫饰和虚伪。这个倾国倾城的美女,乍一接触,人们便油然生出信任感。也许,光看见她,人们使出浑身力气,还可能抵挡住这种魅惑;可是只要听见她说话,尤其是与她聊了几句以后,那就休想摆脱她的魅力的吸引了。
维多利娅的父亲住在罗马。他的公馆就在圣皮尔教堂附近的路蒂居西广场。城里许多年轻骑士想把她娶到手,为此你争我斗,互相嫉妒。最后维多利娅的双亲看上了红衣主教蒙塔托的外甥菲利克斯·佩雷蒂。蒙塔托就是后来的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
菲利克斯原来叫弗朗索瓦·米努奇。他母亲卡米尔·佩雷蒂是红衣主教的妹妹。被舅舅收养以后,他就改用了现在这个名字。
①这篇文字的手稿存《两世界评论》编辑部。
维多利娅进了佩雷蒂家以后,便不知不觉地把她那种被人称为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的资质也带了过来,并且处处表现出来,以至于可以断言,只要见过她,就会爱上她①。丈夫爱她到了发狂的地步,婆母卡米尔,甚至红衣主教蒙塔托本人,在尘世操心的事情似乎只有一件,便是揣摩维多利娅的喜好,以便尽力马上予以满足。红衣主教本以不尚敛财,厌恶奢华出名,可现在却千方百计迎合维多利娅的愿望,并常常以此为乐,全罗马的人都为此感到惊奇。维多利娅年轻漂亮,引人注目,又为大家所倾慕,有时便不免生出一些怪念头,糜费很是不小。她从婆婆那里得到了一些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到后来把罗马珠宝商手里最罕见的珍宝也弄到了手。当时罗马的珠宝商货源充足。
蒙塔托红衣主教素以严厉著称,但是,出于对甥媳的痛爱,他把她的兄弟都当作亲外甥对待。奥克塔夫·阿柯朗波尼刚满三十岁,就由蒙塔托红衣主教举荐,被乌尔比诺公爵指定为福松布洛纳主教。这个职位是教皇格列戈利十三专门为他设置的。马赛尔·阿柯朗波尼年轻气盛,性情暴躁,被指控犯了好几桩罪行,受到治安部队的追捕。他想方设法,逃出法网,免于一死,又在红衣主教的庇护下,过起了逍遥自在的日子。
维多利娅的第三个兄弟名叫于勒·阿柯朗波尼。蒙塔托红衣主教把他托付给亚历山大·斯福札红衣主教。后者马上①我记得在米兰图书馆可以读到维多利娅写的优美动情的十四行诗和其它体裁的诗作。看来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明,优雅。——原注把他安排在自己手下最显要的位置上。
一言以蔽之,如果不是以无法满足的欲望,而是以实际享有的好处来衡量他们的幸福,那么,在阿柯朗波尼一家子看来,维多利娅与蒙塔托红衣主教的外甥的婚姻就算得上人间至福了。可是,受到命运偏爱的也可能为疯狂的欲望所驱使,去追求巨大的靠不住的好处,而生出一些怪诞的、充满危险的念头。
在维多利娅的亲戚当中,假如有谁像许多罗马人所猜疑的那样,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欲望所驱使,而怂恿她与丈夫脱离关系,那么他事后会很快认识到,满足于一定的财产所带来的不大不小的好处,本是明智得多的做法,因为那样,他可以很快达到人的雄心所能希冀的最高地位。
维多利娅在家里过着女王一般的生活。有一天晚上,菲利克斯·佩雷蒂刚和妻子上床躺下,维多利娅的使女卡特琳交给他一封信。卡特琳出生于波洛尼亚。这封信是她哥哥带来的。他名叫多米尼克·达加维瓦,诨名“左撇子”,因为犯过好几桩罪,被逐出罗马。不过,由于卡特琳为他求情,菲利克斯为他谋得了红衣主教蒙塔托的有力庇护。于是他就常来菲利克斯府上走动,菲利克斯也对他信任有加。
这封信是以马赛尔·阿柯朗波尼的名义写的。维多利娅的兄弟里,就数他与她丈夫的关系最亲密。他通常隐居在罗马城外,不过有时也冒险进城,把菲利克斯家当作安全的落脚点。
在这封深更半夜送来的信上,马赛尔向妹夫菲利克斯求援,说是事情紧迫,他在蒙特卡瓦洛宫附近等他。
菲利克斯把情况告诉妻子,然后穿好衣服,只拿上他的佩剑,带上一个仆人,打着火把就往外走。正当他要跨过大门的当口,他发现母亲卡米尔和宅子里的所有女眷,包括维多利娅在内,都追了上来。她们都苦苦求他,叫他不要在这深更半夜出门。他不肯改变主意,她们便一齐跪下,含着热泪,求他听从她们的话。
在格列戈利十三当政时期,社会混乱,暗杀成风,那种状况真是前所未闻。每天都要发生一些怪事,罪犯不受惩罚,逍遥法外。女眷们听说了这些事,个个惊恐不安,卡米尔尤其如此。往日马赛尔·阿柯朗波尼冒险进城,从不求菲利克斯帮忙,而这个时辰,这种举动,在她们看来实在不合时宜。
想到这些,她们更是提心吊胆。
菲利克斯年轻,血气方刚,这些担忧的理由,并不能让他改变主意。倒是他听说信是“左撇子”送来的,便打定了主意,任什么事情也不能拖住他。他喜欢那人,曾经帮过他的忙。他跨出了家门。
上面已经说到,他只带了一名仆人,让他带着火把在前面照路。可怜的年轻人朝蒙特卡瓦洛才走了几步路,就挨了三火枪,扑倒在地。凶手们见他倒下了,都冲过来,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捅了好多刀,直到确信他死了才罢手。噩耗立即报给了菲利克斯的母亲和妻子。通过她们,又传到了死者的舅舅红衣主教那里。
红衣主教听了凶讯,面不改色,没有显露半点悲痛的神色,只是匆匆地穿好衣服,开始为自己,为那个(遽然逝去的)可怜灵魂祈祷。然后,他来到甥媳房里安慰女眷,神态极其庄严镇定。当时她们号啕大哭,整座公馆一片哀声。他劝她们止住哭叫。他的话很有威力,从此时起,公馆里就再也见不到一丝混乱,或者听到一声哀号,甚至在把尸体移出公馆时亦是如此。一切都像井然有序的家庭在操办早有准备的丧事。至于蒙塔托红衣主教本人,他的生活习惯与外表一如平常,从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痛苦的迹象,连小心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