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188章


“谁?”李林龙没听清楚,又问道。
李嗣真是紫薇学堂第一期学子,他跟随李林龙的时间和狄仁杰等一样长。历史上他是个著名的书法家,博学多才,官也当的不小,官至御使中丞。但因李林龙的出现,改变历史的原因,他的仕途也受到了影响。他在吏部任员外郎时,由于吏部是长孙派死党中阴险老道的来济把持,处处给他设卡,他稀里糊涂中了人家圈套,被贬斥到庆州当了一个小吏,后紫薇一系打败长孙一系,他被重新起用,但一直在外地做官,直到去年在狄仁杰等人努力下才返京任中书舍人,是个官不大但有实权的位置。可惜,中书省是李义府把持,自然又遭到李义府的排斥。上一年,众人群参李义府时,他言辞也格外激烈。但武媚娘袒护李义府,名义上斥责李义府一番,又贬斥发配,可是几个月后,李义府重新官复原职。李义府一回任,第一件事就是找各种借口收拾李嗣真,把他贬发到幽州任司马。李嗣真心里憋气,一赌气,干脆辞了朝廷官职,直接追李林龙而来。
李林龙是知道李嗣真才干的,笑着应道:“好嘛!这户部我也搞的头大,有他我可算躲清闲了。”
雅婷、崔皓也听别人说起过李嗣真,对他才干略微知道,当下都笑着点头。
……
夏天到来了,东平郡国的土地上,种植的各种农作物都长的绿油油的;草原上的牛羊也长的个个彪肥体壮;从半岛、江南购买的猪苗、鸡崽、鸭崽也养的不错。一切都按计划的那样非常顺利。
“市场上的食品还太少,只有米粮、鱼、蔬菜及几样水果。这不够,到明年我要让百姓的食品异常丰富,粗细米粮、各蔬菜、牛羊猪鱼蛋、各水果、调味品在市场都随处可见,我要让百姓餐桌上琳琅满目。”李林龙看着简易的市场不满意地说道。
“恐怕没那么容易,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不可能象现代社会一样能够依靠单产数量,使市场满是粮食。”陪同他的雅婷泼着凉水。
“可是你不要忘记了,现代社会人口多少,人均拥有土地多少。现在咱郡国加上移民过来的人口才三十多万人,明年这个时候,包括幼童,能有五十万人口就不错了,地多人少,不应该很富有吗?”李林龙不同意她的观点。
“你说的这也对,随着每家孩子的出生,很快郡国的人口就会大量增加,到那时粮食人均占有量就会降低。”雅婷应道。
他们走到了一处织布坊,里面的妇女们操作着斜织纺机不停地忙碌着,一排排崭新的纺机上挂着蚕丝、麻线、葛线。
这些斜织纺机、蚕丝、葛线、麻线都是从江南换来的,纺织工则是一开始是从江南聘请了几百人,后来组织倭女大量学习技术,短短三个月在郡国全境就推广开来。
倭女们的薪水每个月都不少,另外还实行计件奖励,干的多还有很高奖励,她们挣的白银购买一家的米粮和生活用品了,这也使得她们很卖力地干活。
“所以要加强农业技术普及,灌溉、施肥都要搞,《齐民要术》精耕细作的办法要尽快推广,这是你们礼部的任务。种植一些果树、棉、麻、葛、蚕树等,除了主粮,咱也需要经济作物。你礼部要组织好对果树、棉花、蚕树等养护、载培的培训,要百姓能够高产出大而香甜的美果,纺织用的蚕丝、麻、葛、棉。”李林龙说道。
“现在有个问题绵花生产出来,加工技术不过关,以至于棉衣产量很低,我记得在现代看过一本书关于扎棉籽和制作弹棉弓的书,虽然内容记不清了,但我可以尝试想些办法帮助加快棉花加工速度,棉花加工速度要是提高,棉衣就能广泛普及,棉衣普及则百姓日常穿衣就会质量提高很多。丝绸毕竟太贵了!葛、麻又太粗劣。”雅婷说道。
李林龙很高兴,点头赞许道:“你这是造福整个大唐,备不住你跟黄道婆一样可以青史留名呢!”
雅婷笑着捅了他一下:“你又开始取笑人家了!”
俩人走到了一片工地前,现在是夏季非农忙时节,男人们几乎全部被调回。按照工部的规划,房屋建设几年内在全郡国盖上二十万所民居。
唐朝这个时期陶制砖非常普及,建筑以木架结构,地基多用石块。
为了建设城市,在郡国每个城市郊外都建了很多制砖窑,在附近的山上开出了伐树点和采石场,这些原材料保证了城市建设的工程进度。每个城市同时兴建的民居都多达上千所,虽然暂时不能够给所有百姓盖上新房,但年年这样干,几年后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富有的人自己会盖房子的,官府给这样的人家补贴或者减免徭役。
俩人走到了城郊,这里有大大小小的作坊,有瓷窑、砖窑、琉璃窑、木工房、石板加工坊、泥瓦坊、酿酒坊、染布坊等。
在扬州的切达罗按照李林龙的要求,组织了近千人的能工巧匠来到这里,再加上第四期紫薇机械学的一些学子和民工中的一些技工以及礼部速成培训的上千人,郡国有了所需的一些各类技工人才,虽然这个数量还不够,但已经能开展各项生产和建设了。
琉璃窑目前还没有生产,只是在实验阶段,生产琉璃所需要的原材料石英是从大唐幽州管辖的一个叫枣春地方运来的(距现代连云港十里的石英产地),为了这些石英,雅婷还带人专门回去一次找到这个矿藏,并得到幽州大都督刘仁轨的帮助大量开采,往这里运输。
石英运回来后,用人工砸成石英粉,再放到熔炉里高温加热成液体或气体沉淀成溶液,浇灌到方槽型石膏模中制成琉璃。加工琉璃早在东周时候就有了很多方法,加工方法虽然依然存在技术粗糙,质量不高的问题,但好在任雅相在西域收集了一批胡人过来帮忙,他们的到来将可以使琉璃生产普及化。
俩人转回城内,绕道向居民区走,大量的百姓们还都暂时住在倭奴人留下的泥草房中。
在居民区有医馆、简易寺庙、道观、棺材铺、杂货铺、当铺、木工铺、雕版社、酒馆、客栈等。[·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明年以后,咱将建设一些娱乐场所,比如赛马场、射箭场、杂耍场。雅婷,你这个礼部尚书还可以把自己会唱的现代歌曲编写出来,让乐师们也学着现代歌曲的曲调,编写出新的流行歌曲,这样,你可以引领时代新潮流呢!还有戏场,你也可以按照话剧、歌剧编写几个剧本,让其他人模仿编排,给百姓演出。”李林龙说道。
“你呀!给我找了多少工作,看样我得黑天白天大干特干了!”雅婷撅上了嘴。
“这是造福于民,功德无量啊!”李林龙嘻笑道。
雅婷不搭理他,一直往前走,一不小心脚踩到一块石头上,身体歪斜了一下子,气哼哼说道:“这破道路须好好整整,现在都不行,下雨到处泥泞更糟糕。倭奴人真是愚笨,也不知道用石板铺路。”
李林龙笑着搀扶住她:“夫人不必上火,一切都会有的。百姓将来有了钱,吃穿住满足了,还会有更高要求,城市环境建设事在必行,林荫道、花园、草圃、假山、流水、凉亭,一切都要建设,城市美则人心思定,省得大家不愿意在这里待。后年,咱就集中精力美化城市,在郊区也建立消闲娱乐的风景区。嘿嘿,总之,这里要一年一个台阶。”
雅婷甩开他的手,道:“得了吧!你这梦做的越来越大!钱呢?就指望着那俩银矿吗?开采完了,看你拿什么建设!”
李林龙当然知道,整个郡国繁华富饶不能单单靠两个银矿,靠的应该是郡国产品丰富、质量高于其它地方,使其在贸易中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可以购买其它地方的丰富产品和资源。想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喊几句口号,搞些简单的生产就可以做到的,要有郡国特产才行。
可这个时候的郡国,能有什么特产呢?
第三十七章 封地之治(三)
天下太平无事,从来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朝廷宣旨使,吏部侍郎魏玄同抵达东平郡国。从京师来的羽林军并没有上船,随行的人员还是达到了上百人。
为了接待宣旨使,李林龙将临时王府空出来,自己则搬到中华城京兆府衙暂时居住。
魏玄同,借其父魏征遗留的祖荫,加上自身也坡有才华,仕途可说一帆风顺,四十多岁便升迁到现在的位置。这个人有点类似其父,不参与各派之间的争斗,洒脱超然于权利争斗之外。
高宗对他,算是欣赏。很多棘手问题都让他处理,对出色的完成结果也总是感到满意。这次选派宣旨使时,高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