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一个科举养士最大的好处,也是千百年骂名所在:消磨意气。人才天生,但要成为栋梁,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经得起折腾。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系列折磨(还可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终成正果,好比唐僧师徒八十一难后修得金身,浮躁之气尽去,沧桑之感顿生。将来为官一任,才不至于猛冲直撞,误人误己。相比之下,现今大学生所受挫折训练太少,不利于适应社会各种规则潜规则。只有考T考G拿OFFER被拒签再被拒签,差堪比拟。要不怎么说“海龟”才是人才呢?
古人抄得我抄不得?
相声《连升三级》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张好古被人愚弄,送了一副骂魏忠贤是曹操的寿联给魏九千岁。谁知这副寿联挂了一天,魏忠贤没来得及看,文武百官看见了不敢说。到后来崇祯扳倒了魏忠贤,张好古反而因为送过这副寿联,连升三级。
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现实中哪有这么好彩?八月初三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55岁寿辰,正好碰上总督大人一力创办的两湖书院落成,喜上加喜,总督衙门热闹非凡。贺礼寿文多如牛毛,张香帅(张号香涛,人称香帅,与楚香帅无关)最喜欢其中的一幅寿屏,有什么重要客人来了,赶快引去看。这篇寿文通体用骈,典雅堂皇,尽括张之洞平生功业德行,人人赞好,用某大吏的话说,真是“渊渊乎汉魏寓骈于散之至文也”。
偏偏张之洞幕府中有一个机要文案赵凤昌,在旁边冷冷地说了一句:“此作好像与龚定庵集中某篇相似。”龚定庵就是龚自珍。正在兴头上的香帅一听,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不会,万万不会!作此文者,是名重一时的翰林公周锡恩,不仅是我张某人的得意门生,连湖北臬司陈宝箴(陈寅恪祖父)这样的饱学之士,也极为推重,他这么可能做下这等事来?
不过,赵凤昌的话好像也非空穴来风,好在总督衙门无书不有,且取《定庵文集》来瞧瞧。是了,是这篇了,《阮元年谱序》,开头就有点眼熟……不像话,实在不像话,竟有三分之二与龚文一模一样,另外三分之一的格调句法也如出一辙!阮元的事迹,本来就和我很相似,翰林出身,封疆大吏,办海军,设书院,门生满天下,难怪他能抄得这么贴切!周锡恩啊周锡恩,本帅一向待你甚厚,你竟如此欺我!我还当着众宾客这样夸奖,让天下学人,看到此文,都来讥笑我张之洞不读书!幸好赵凤昌及时指出这一点,才免得我丢更多的丑…
从此,张之洞极疏远周锡恩,几乎从来不见,连周锡恩回京,照例的程仪,当老师的也不送。而且张之洞并不隐瞒此事,渐渐京师也有所风闻。那年翰林院大考,周锡恩的文章技压全场,末了居然只得了二等。为什么?阅卷大臣怕呀,万一又是抄的,那可不只是受人耻笑,皇上会给处分的!
周锡恩受到这样的打击,当然怨恨老师张之洞,但他更恨赵凤昌。自从张之洞和他疏远后,对赵凤昌宠信有加,什么事都要和他密商,以至于外间人说赵是“一品夫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周锡恩终于逮着机会,狠狠连张之洞带赵凤昌都参了一本,几乎酿成官场的大风波。
最绝的是,周锡恩后来刻自己的文集,居然将这篇寿文收了进去。弟子们都劝他删掉吧,何必徒留话柄予后人。周锡恩也挺倔:《史记》、《汉书》里还有全篇抄别人文字的先例呢。收!
首都
“建都的事情已经讨论了一个多月,还是没个结果。前天孙大炮,唔,现在还是临时大总统孙,向参议院递交的咨文说:政府地点设在南京,是各省代表所议定,不得更改。所以袁世凯要想当大总统,必须到南京来就职。”
“定都南京,甭说北边不同意,这帮老革命里就有人不同意!”
“谁说不是?也是前天,章太炎在《时报》上写文章啦,说什么迁都南京有五大害处,一旦袁氏南移,北方就会土崩瓦解。他还说,革命党在这个问题是争意气,是‘鄙夫倔强之谈’!”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老袁不肯离京,南方有什么法子?”“听说有人提议,干脆让黄兴黄克强带兵北上,以迎袁为名,把北洋军收拾掉!”
“哼,就为这事,还闹出了一场风波。”
“哦?”
“党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宋渔父(宋教仁),他说亲自到北方看过,北洋军重兵把守直隶、山东,我军怎么可能北上?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脸上就挨了个大嘴巴子!”
“是谁如此野蛮?哪位将军?”
“什么将军,广西才子马君武!他一巴掌打得宋渔父左眼流血不止,还大声骂他给袁世凯作说客,出卖南京。最后还是孙大总统当和事佬,让两人握手言和。不单如此,昨天参议院投票决定建都地点,28票,居然有20票主张建都北京,投南京的只有5票。这事儿把黄克强惹火了,他叫来身为参议员的同盟会员,拍着桌子骂他们为袁世凯张目,声称:议会必须在今天12点翻案,不然他要派兵冲进参议院,把议员们统统抓起来!”
“这……这不是开了武力威胁议员的先河吗?”“更糟糕的是,今天议会重新讨论此事,竟然以19票对8票,决定临时政府仍设南京。”
“嗬……我以为此举不智。临时约法墨迹未干,革命党魁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呢?黄克强不想想,你自己带头破坏议会独立性,将来议会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说是要派蔡元培等为专使,去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嘿,北京是人家的势力范围,老袁死不挪窝,你拿他有什么辙?折腾了半天,背个威胁议员的骂名,还不得让老袁在北京即位?”
“这帮书生!”
宠妓
他是那种在历史的长夜中若隐若现的人物。那些和他擦身而过直接走进历史的人,是他点烟的火柴。哧的一点亮光,让我们一瞥他凑近的面容。然后,一切又沉入愈来愈浓的黑。
有多少人听过徐绍祯这个名字?当这个广东人接掌江北提督的时候,清廷气数已尽,乱世将至,多少枭雄在他麾下军帐中蠢蠢欲动。徐绍祯每日巡视大营,却想不到清晨吹响军号的号兵孙殿英,日后会炸开高宗纯皇帝和孝钦太后的陵墓,也想不到第四标那个满脸横肉的士兵张宗昌,会成长为“不知兵有多少钱有多少妾有多少”的狗肉将军。
我也是偶尔才会听闻关于他的一鳞半爪。
辛亥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徐任南京卫戍总督。南北议和后,孙中山为了酬功,送给他一百万公债。徐绍祯用两万元办了一份《民立报》,用一万元遣散沈佩贞等人的“女子北伐队”,其余九十七万交还孙中山。孙中山说,你可以留着这钱搞政治。徐说了一句豪言壮语,他说:“有钱的人不能革命。我还要追随您继续努力,所以不能有钱。”———我仔细地看了看手中书的封面,确实不是《徐绍祯纪念集》一类,姑妄信之。
津浦路陶局长回忆:徐率部起义后,统兵进攻驻在南京的代理两江总督张勋。城破之后,有人来报,在下关截获张勋宠姬小毛子。徐绍祯很奇怪:抓一个姨太太干啥?莫非要逼张勋当吴三桂?众将官上前禀报,听说张勋非常宠小毛子,每天都到她屋里几趟,而且,这个小毛子漂亮得不得了,大家都想饱眼福,请都督公开审理,也顺便污辱污辱张勋这个清廷的鹰犬。徐绍祯不干。可是小毛子这事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位名人专门打上海给徐绍祯写信说:既然不审,可也不能白抓,军饷匮乏,小毛子跟张勋之前就大有艳名,不如送到上海张园,收票参观,每票只要四毛,上海人那么爱新奇,一定万人空巷,到时候十万军饷唾手可得。徐绍祯不但不听,还决定派专人北上,把小毛子交还给张勋。
大家都不理解:我们不是革命党么?张勋不是清廷走狗吗?咱们干吗对他这么好呢?传出去不是笑话嘛!徐绍祯有他的道理:你们看看小毛子,那是一个标准的祸水哇,让她回到张勋身边,正好帮我们的忙。———书中交代,张勋复得小毛子后,不但没有速死,又娶了两个小老婆,还抽空演了一场复辟闹剧。
津浦路南段局长陶逊,觉得实在太亏了。他主动请缨,当送还小毛子的专使。陶局长很懂男性心理,他单身去徐州,回来带了一个车队!张勋一高兴,把抢走的十四辆机车、八十辆客车全还给陶逊。还是女人值钱,陶局长感慨地说。
徐绍祯退休后住在上海,几个老部下去看他。徐很高兴,在式式轩请大伙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绣榻野史
- 作者[明]吕天成【完结 上卷一 上卷二 上卷三 下卷一 下卷二 下卷三 上卷(一 西江月 论说旧闲常见,不填绮语文谈 奇情活景写来难,此事谁人看惯 都是贪嗔夜帐,休称风月机关 防男戒女被淫顽,空色人空皆幻 话说扬州地方有一个秀才,姓姚名同心。因住在东门里,便自号叫做东门生 真是无书不读,又通晓佛家道
- 最新章:第13章
- 秦朝野史
- 《秦朝野史》作者[民国]黄士衡【完结】第一回灭六国统一天下行专制愚弱人民说话中国在三代以前,天下分为无数国家,是为封建时代。当此时代,诸侯并立,各据一地,此争彼战,连年不绝。虽有天子在上,无力制止,彼此互相吞并。直到战国,仅有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大国,秦国最强。及至秦王嬴政即位,十七年灭韩,
- 最新章:第43章
- 帝王野史
- 《帝王野史》作者:寂寞剑客第一卷 回到宋朝第一章 金瓶梅我叫西门十二,今年二十六岁。文化不高,只上过初中,所以在现今的社会很难找到一分期望的工作,让我去和那些脏兮兮的机械打交道?或者每天只吃几个馒头却要扛数百斤的重物走数十公里路的码头装卸工?算了吧,我宁愿去乞讨。幸好,老爹老妈给了我一副好身材还有一
- 最新章:第275章
- 隋唐野史
- 作者[明]罗贯中【完结】第一回 兴宫室剪彩为花第二回 隋炀帝游幸江都第三回 窦建德兵杀郭绚第四回 杨义臣扫清河北第五回 杨玄感兵起黎阳第六回 瓦岗寨群雄聚义第七回 翟让李密据洛仓第八回 李密移檄数帝罪第九回 文静世民议大事第十回 世民说李渊起兵第十一回 李渊遣使如突厥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第十三回
- 最新章:第99章
- 百花野史
- 作品:百花野史 作者:清·一笑主人 内容简介 诗曰 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囚 话说上部言的是。了然和尚命徒弟梵空。带着五两银子。去接吴秀英前来作乐。这秀英接了银子。欢喜道。你回去拜上师父。我还有几日官身。看一空儿。便去相会。不须再来相接。梵空回覆了然。了然欢喜。
- 最新章:第5章
- 元代野史
- 作者[民国 田腾蛟【完结】第一回 元世祖贬圣伐陵第一回元世祖贬圣伐陵元之先世,本号蒙古,其国在女真之北,以奇渥温三字为姓。有始祖母曰阿兰氏,寡居在极北沙漠。屡有光明耀腹,后一侞而生三子。季子曰孛端义儿,魁梧奇伟,沉毅寡言。其后子孙蕃盛,不相统属。传至九世孙,曰也速该,兴师攻塔塔儿部,大获全胜,擒其部
- 最新章:第1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