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尽管将来可能并不用得着高中的代数,但弄通“怎么样”和“为什么”的过程,既是了解事物间或事物内在的微妙联系之过程,也是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据此而论,只要“计算器”是应试教育的表现,要“计算技”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中国人急功近利的说法“吃什么,补什么”,就是应试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目的之注脚。
从前面的介绍来看,似乎是美国的教育不注重教计算技,而宁愿要计算器;反而是中国的教育重视教计算技,不屑于计算器。如果说重视教计算技就是注重培养人的能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人的能力,而美国的教育忽略了人的能力的培养呢?
让我们先来看美国的教育。一般来说,美国的教育不但不忽略人的能力的培养,而且非常重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但美国教育是不是过于重视个性的发展以致忽略了基本技能的教育呢?
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基本正确的。矿矿在国内幼儿园学的那点算术,足以应付美国小学一二年级的算术课了!本来一个月可以学完的内容,非得磨呀磨呀的磨它一个学期的“洋”工。我很是看不惯,就作为一个问题在我的有关博士课程中提出来讨论。不少人阶和我的看法,也有不少人——教育工作者振振有辞地辩解:“孩子就要生活得像孩子!(学习)压得太多,他们的生活就因为失去了童真童趣,而失去了孩子的意义……”
这些辩解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给孩子一个计算器,而不教计算技,他成她就永远是数学的孩子。据我太太介绍,有一位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美国女孩来向她请教一个有关百分比的问题,这个女孩手上拿着一个功能很齐全的计算器,但就是不明白算百分比应该先输入哪一个数?后输入哪一个数?她学的还是电脑专业呢!像这种例子,在美国还是不算太少的。
美国教育忽视培养"计算技“的基本技能,这不争的事实,已日渐引起美国教育界有识人士的重视。
中国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中国的教育界确实很注重教”计算技“的问题。但能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中国的教育很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中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
这个问题很具有迷惑性,既不能肯定,又难以否定。
我们知道,在用收音机选择电台的时候,会碰到一个”临界点“的问题:当你把某个电台调节到最佳频率的时候,收听的质量是最清晰、最好的。但如果你再调过一点点,可能就会陡然出现刺耳的尖叫声或者稀奇古怪的噪音。关键是适度。
“要计算技”指的不仅仅是要重视教授那些与数字有关的学科,主要是指培养人的能力,进行智力开发。中国教育在这方面是做得好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误导下,不适度地跨过了“临界点”,于是乎就出现了杂音:计算技教得过量,压抑了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以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创造力。这就是迷惑人的、似是而非的地方。
中国教育对计算技的培养,是不是培养人的素质呢?是的,但培养的是应试素质,是用智力素质来代替创造力素质。因而反过来迷惑了人们对整体素质的理解,进而障碍了整体素质教育的开展。
这是我们下面要接着谈的另一个问题。中国初等教育十美国高等教育一最佳组合?
我在前面的章节曾提及: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
这样看起来,中国的初等教育似乎很好,美国的高等教育最棒。许多人就很自然地想到这两者的结合:
中国的“最”十美国的“最”——世界之最
许多人相信以上公式是绝对正确的。于是,中国的赴美留学热持续升温发烧。以至于我1998年回国探亲.人们与我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送儿女去美国读书。即使儿女尚未适龄的,也不忘咨询咨询,预先挂个号。
另外我也发现,那些经过我培训的美国公司派驻中国的美方经理,凡是孩子在中学以下的学校读书的,都很乐意带上孩子到中国住上几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让孩子们接触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教育。当然,这种“接受中国教育”还是停留在“叶公好龙”的水平和阶段。有的把孩子留在香港读书,有的把孩子送到美国人在中国办的学校就读……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至少已把中国的教育机为可以相容为伍的一种模式。
有一位派驻深圳的美方总经理,准备把女儿送到一所由美国人为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办的学校去就读,每年的学费约16000美元,这令人咋舌的学费比上哈佛还贵。但该名总经理却乐滋滋地对我说:“这所美国人办的学校,完全使用美国的教材,按照美国方式教学,运用美国的管理模式。这很好,既不中断美国式的教育,又能或多或少地受中国教育的影响…
我告诉他”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的故事。美国教育模式到了中国,一定会或多或少染上些许中国特色。
他当时似懂非懂,但对这种变味的美国模式表现出一种期待尝试的心情。也不知他现在会有什么体会?
美国孩子到中国来接受初等教育,再回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结果会怎样?这个研究课题可能会很有意思,但现实意义不大。让我们还是来分析”中国孩子在国内接受初等教育,再到美国来接受高等教育“是不是最好的模式?
我们先来考虑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还是不错的,最近北京的”三高"“少年足球队不是几乎横扫了足球强国墨西哥吗?宿茂臻等八年少时在英国曼联队培训,不是也很得英国名宿的青睐吗?中国青少年的足球基本功是很不错的,但欧洲和南美的成年足球队却包揽了历届世界杯冠军。我们能不能会用上述的模式:中国孩子先在国内接受基本功的训练,到了成年再送到欧洲或南美去接受那里的足球意识和创造力的熏陶,这样一种两者的简单相加等不等于世界之最?
或者换一个问法:范志毅、杨晨、周宁的模式,即青少年时在中国打基础,成年了到欧洲”留学“,能不能使他们成为世界的足球明星呢?
答案是否定的。青少年时期曾给英国足球界以深刻印象的宿茂臻,1998年已经成年的他,再到英国南普队试训,不是因为表现平庸而遭弃用吗?
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的”最“加欧洲的”最“不等于世界之最的结果呢?
成年的范志毅、杨晨、周宁等不但技术已定型,其足球意识、创造力等等也已定型,这个时候再到欧洲去培养足球意识和创造力,进步是会有的,而且还可能很大!但是却已经难以”大器晚成“。
就教育来说,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两者的简单相加,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
我在(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一章中曾经说到: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同样道理,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一颗种子在其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科学的施肥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那么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这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也可能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美国某校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国际学生的郊游活动中,被”罚“表演一个节目。我知道这位仁兄是没有半点文艺细胞的,人很实在,他为难了半天,终于扭扭捏捏地同意唱一首歌。当他一开口,把许多人吓了一大跳。倒不是因为他的五音不全,走腔走调,而是他选择的歌曲的歌词内容:“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如果他是一位玩世不恭、位笑怒骂之上,那另当别论。但此公,我太了解他了,很本分,很正统。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这首歌?可能他的脑海里也闪过(东方红)之类的歌,但太长?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身为刚上岗的祖国园丁,陶笉然没想到自己修剪的竟然是食人花,一言不合就被熊孩子高空抛物砸死。幸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正准备开启新生活,结果 系统:叮!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要不要来跟我一起搞九年义务教育啊 陶笉然:在古代搞义务教育?你TM是在逗我吧 系统:少年郎年纪轻轻的不要那么急躁嘛,
- 最新章:第343章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 作者:李石华】目录·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第一章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二章 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第五章 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附
- 最新章:第44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作者:A黑桑A文案CIA档案 第XXXX年 第XXX号 绝密任务:提升相关omega特工的个人素质1.作为一个被标记的omega,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包括面对自己的alpha时2.一个特工应该知道如何服从他的长官而不是和上司上了床又不承认3.不要诱惑周围的工作人员他应该
- 最新章:第88章
- 爱情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序!小$说^网&译林版《爱的教育》叶至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译者序言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
- 最新章:第76章
- 藤条教育
- 书名:藤条教育作者:小煎鸡地址.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727351章节:共 20 章,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大结局备注:亲人的鞭子痛不痛?伤皮不伤身。敌人的烙铁痛不痛?伤身亦伤肉。一个杀手组织头领的女儿,在疼痛和磨难中成长的故事。PS:主角是一小女孩,撒娇滚地,各
- 最新章: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