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黄金,想必往后几年应该不会太缺钱了吧?柳掌柜想买的话,恐怕错过机会了。”
柳掌柜尴尬的搓了搓手,将话锋一转,说道:“听说冯老爷去年一口气纳了十房小妾,果然是大手笔!”
冯老爷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没办法啊!我的诺大家业,若没人继承,岂不是便宜了我那些族人?只是可惜啊,那十房小妾直到今天还没一个有动静,真是让我心烦意乱!”
柳掌柜安慰道:“冯老爷不必着急,此事是急不来的。”他压低声音,又说道:“东帅不也是好长时间没有子嗣吗?可是这几年一口气得了三子一女,这可不就是靠着缘分吗?再说了,我听说冯老爷前些日子去了趟南洋,想来也是与小妾们相处时间太短了。”
冯老爷点点头,颇为得意的说道:“那是!西帅特意召我去,赐我金匾一块,当真是让冯某感恩戴德!回来之后,我已决定,从现在起,一年之内不离家门一步!待小妾为冯家添丁进口,将来我冯世义的子孙要世世代代为西帅效力!”
“为西帅效力?哈哈!继续为他拐贩人口吗?继续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吗?”正当冯老爷沉浸在憧憬之中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从旁边一个屏风后面传来,紧接着,一个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儒生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怒气冲冲的瞪着那冯老爷。
“大胆!你小子瞎了狗眼!也不看看我家老爷是谁!”一名站在冯老爷另一边的家丁终于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连忙趁着另外那名家丁还没反应过来的一刹那,出声严厉呵斥那名儒生。
“哈哈!认得,我当然认得!”那儒生面无惧色,冷声说道:“去年南洋街坊上盛传,从那非洲南部运来五船黑奴,结果到新南安后,原本上船是一千五百人,但下船时却只剩下了三百个活着的,而且下船后又死了几十个,人们仔细一打听,原来那船队就是冯世义的,从次你也就得了个诨号————冯阎王,而且臭名远扬。我说的对不对啊?冯阎王?”
“岂有此理!”冯老爷拍案而起,怒目圆睁,瞪着那儒生,骂道:“大胆酸儒?莫非活的不耐烦了?你可知我势力多大?”
儒生冷笑道:“当然有所耳闻,你祖上是盐商,累代巨富,据说已经是富可敌国,而且祖上出了不少大官,亲戚中也有不少的朝廷官员,至于你本人嘛,虽不曾为官,不过却认得不少三教九流的狗肉朋友,而且从小顽劣之极,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可是你也不要忘了,如今的朝廷可不是过去的朝廷了,若要真动起手来,我倒也不怕了你!”
“给我教训教训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冯老爷从牙齿缝中崩出这么句话来,站在他身后的那两名家丁立刻挽起袖子,绕过桌子,便气势汹汹向那儒生走去。
“锵————”的一声,那儒生从腰间抽出一把两尺多长的短剑,指着那两人,口中呵斥道:“恶奴休得猖狂!”
“住手!”又一个年纪较大的儒生从那屏风后走出来,他几步奔到那持剑儒生身边,一把抓住他的手,随后说道:“不可!”
“老师,就让我跟这几个恶人斗上一斗,也好试试陈老师教给我们的剑法。”那儒生望着身边长者道。
长者摇头道:“国有国法,不可私斗。”他转过头去,望着那一脸得意的冯老爷,冷冷的说道:“做人不可过于猖狂,还望这位冯掌柜好好读读圣贤经典。”
“几位,几位!千万不可在此打斗啊!”那听见动静的酒店掌柜急匆匆的奔了过来,向着几人又是作揖,又是陪笑脸。
那儒生收起剑,拿出些银圆交给那酒店掌柜,说道:“这是酒钱,今日真是扫兴,诗兴全无,就不能给掌柜写字了。”
那屏风后又陆续走出几人,均是儒衫打扮,他们没好气的瞪了那冯老爷一伙人几眼,随即簇拥着那儒生与那长者,离开了二楼雅间,直奔楼下而去。
“什么东西!呸!”冯老爷的两名家丁得意的将袖子抹下,随即又走回了冯老爷身后,继续趾高气扬的站在那里。
冯老爷冷哼一声,问那酒店掌柜道:“你们这里怎么越来越乱了?连这种不知好歹的东西也能进来?”
掌柜连忙走到冯老爷身边,陪笑道:“冯老爷息怒!这人本不是一般的书生,他是如今‘东林二贤’之一,自然脾气大些,您千万不可与他一般见识。”
“哦?‘东林二贤’?莫非是张慎言的得意弟子孔季康?”冯老爷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嘿嘿!冯老爷说错了。”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出声的柳掌柜笑了笑,说道:“他不是孔季康,他是陈永华,东林后进领袖之一。还有方才劝架那位,也不是无名之人,乃是前朝的史可法史阁部,他是陈永华的老师,也是东林领袖。幸亏方才没有动手,要真动起手,恐怕你的那两位家丁远不是陈永华的对手,他的剑法是跟前朝兵部尚书陈子龙学的,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那又怎样?还不是一样灰溜溜的滚了?”冯老爷很不高兴,他转身走上几步,来到二楼紧挨着街边的窗户边,向下看去。
只见那陈永华与众人正围在店门前,众人相互告别之后,便各自离去,那陈永华与别人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且也只有他一人往西边走去。
一名竞价者看着冯老爷,叹道:“冯老爷未免太……唉,此次你同时得罪了东林两大领袖,今后恐怕……”
冯老爷回过头去,瞪着那说话之人,沉声道:“得罪了他们又怎样?他们能把我怎样?”
酒店掌柜小声说道:“如果他们把冯老爷的事儿在报纸上一挑……”
“哈哈!报纸算个啥?”冯老爷脸上的紧张表情忽然消失,说道:“鄙人有得是钱,改天也办他个报纸玩玩儿!别说一个陈永华,就算是‘东林二贤’同时上阵,老子也不怕!”
柳掌柜站起身,走到冯老爷身边,说道:“这个大可放心,现在‘东林二贤’并非是铁板一块,他们两人之间早有囹圄,也许孔季康不会跟你为难。”
“哦?此话怎讲?”冯老爷问道。
柳掌柜淡淡说道:“前一阵子你去南洋,自然不知道这次的千古奇闻。现在饭菜已端上来,不如入席畅谈一番,我慢慢说给你听。”
冯老爷再次转过身去,却见那撑着把油布伞的陈永华停在了路边,正与两个戴着斗笠的和尚在交谈,遂说道:“怪不得今日晦气的很,却原来有和尚要从门前过,呸!”
冯老爷向着楼下吐了口吐沫,却不料那两个和尚忽然同时抬头向他望来,那犀利的目光刺的冯老爷混身一颤。
“死秃驴!吓老子一跳!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不入土?”冯老爷有些心慌,急忙转身走回桌子边,但口中却仍是漫骂不已。
柳掌柜走到窗户边,向陈永华站立之处看了看,却见他正为两个和尚指路,而那两个和尚年纪甚老,一人恐已七十多岁,但身体仍是十分健硕。
柳掌柜摇了摇头,走回桌子边,坐回椅子上后,对冯老爷说道:“看起来象是两个游方僧人,冯老爷方才的话可真是有点儿莽撞了,对于高僧,我还是相当敬重的。此次我之所以想将这块宝石卖个好价钱,主要是想在云南捐建个寺院,也好了却我多年的夙愿。”
冯老爷干笑两声,说道:“‘未知生,焉知死’?虽然我读的圣贤之书不多,但这鬼神飘渺之物,我也是与圣人一样不相信的,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好好享受才是,怎可受那因果循环之束缚?要真信了那些,还做什么买卖?”他用筷子夹起一块肥鸭,惬意的放进嘴里,嚼了几下,随后说道:“柳掌柜还是别扯别的事情了吧,快把你刚才说的那‘千古奇闻’讲给我听听,我倒很想听听那‘东林二贤’到底是怎么反目的?”
*****************************************************************************
雪越下越大,气温也下降的很快,渐渐的,地上已经积上了一层薄薄的雪。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唯有那些抬轿子的轿夫和街边等活干的苦力还停留在可以躲雪的屋檐下,希望能够在天黑前多挣几个钱,以挨过这寒冷的冬天。
风雪中出现了两个灰影,渐渐的走近一座茶馆边,靠近了那些正在茶馆屋檐边躲雪的轿夫。
这是两个和尚,两人身上均穿着件陈旧的灰布僧袍,脚穿草鞋,那草鞋的缝隙中隐约透出白色的袜子,他们的头上都戴着个很大的斗笠,斗笠的帽沿儿遮住了他们的脸,但却无法遮住他们下巴上那长长的胡须。
一僧胡须已经变为雪白,与那正在飘落的雪花的颜色没有什么差别,而另一僧的胡须却仍是花白,看起来应该比那位老僧稍微年轻一?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