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林清华望洋兴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会时时浮现出另一幅恐怖的画面,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疯狂教徒呐喊着从遥远的东欧冲来,跨过河流,跃过山脉,直接扑向中原大地,本已升平的中原再次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孰轻孰重,林清华艰难的做着选择,当欧洲的使者传来最新的欧洲战况,并且将教廷与欧洲各国君主的求援信送来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首先向西,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无论如何,也要将那股来自欧洲的祸水档在欧洲!
西域的经略已经进行了数年,而且移民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哈斯木逐渐成为大半个河中地区的霸主的时候,西域几乎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出现了中国汉人百姓的武装定居点,百姓们农闲时练兵,农忙耕种,所有的移民全部用军事编制体系编制起来,所有能拿得动枪的人都是民兵,而他们的队长则大多是镇虏军的退役士兵。
西域的苦心经营为西征大军顺利聚集于天山一带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那绿洲出产的粮食与蔬菜成为了军队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部队的兵员也可以得到较快的补充,兵站的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当林清华的西征大军从天山脚下出动时,西域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后勤基地。
为了这次西征,林清华一共调集了二十万精锐镇虏军,此外还有大批的蒙古军队和民兵部队以及辎重运输队。与其他的民兵部队所不同的是,这些民兵部队并不仅仅只有民兵,在这些民兵部队里,还混杂了大量的武装平民,换句话说,这些民兵部队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武装移民,他们将与镇虏军一同行动,紧紧的跟随在镇虏军后方,每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便会留下一部分武装移民,就地修建堡垒、营寨,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在西征沿途建立一系列的居民点,并为将来的城市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居民点不仅拥有民兵部队,还有少量的镇虏军精锐部队协助防守,使得这些沿途的居民点除了用于保障沿途后勤线路的安全之外,也可以有效震慑沿途尚未臣服的势力。
为了顺利的建立这些居民点,镇虏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从天山出发,到攻克俄罗斯设立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第一个城堡,用时两个月。
由于此时俄罗斯人刚刚才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因此那些城堡并不坚固,多为土木结构,这种城堡也许是对抗西伯利亚诸弱小民族势力的用力武器,可是,当它们面对的是镇虏军的先进攻城武器的时候,顿时变得不堪一击,往往镇虏军的几轮野战炮齐射过去,城堡便已失去作用。
看着那些在城堡附近抱头鼠窜、鬼哭狼嚎的俄罗斯探险队和实物税征收者,还有那些骑着顿河马到处乱奔的哥萨克士兵,镇虏军中的所有人,包括林清华在内,都涌起了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不过,林清华并未因此而松懈,为了保障自己的顺利进军,并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他早就给蒙古漠北的马满原和驻守河中地区的哈斯木下达了命令,命令他们率领军队,同时出击,哈斯木继续攻击龟缩在里海一隅的乌兹别克汗国与奥斯曼的联合部队,而马满原则率领所部向北扫除剩余的那些俄罗斯堡垒和要塞,并切断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人的归路,以及他们与莫斯科的一切联系,为以后的剿灭行动做准备。
哈斯木的行动非常迅速,就在林清华的西征大军动身的三天后,他立刻发动了对乌兹别克汗国残余国土的猛烈攻击,在得到由南面而来的盟友波斯军队的支援后,哈斯木一举将乌兹别克汗国部队击退,并将其进一步向里海海岸一带挤压。不过,由于哈斯木的河中地区仍有不少的叛乱势力,而且那些向他臣服的小国也忿忿不平,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援军也源源不断的渡过里海,大举增援乌兹别克汗国,因此,在取得适当的胜利,并保障了林清华西征大军的南方安全后,哈斯木立刻改变了战术,没有对乌兹别克汗国的残余部队穷追,改而继续绥靖地方,清剿反对势力,并派出少量部队北上,掩护西征大军的后方,保障西征大军的后勤线,使由西域兵站调来的后勤物资能够安全前送。
由于马满原所处的地方为塞北严寒之地,因此,他的行动时间实际上比林清华与哈斯木晚了两个月,当林清华连续攻克了俄罗斯人设立在哈萨克草原上的的三座堡垒之后,马满原的军队才攻克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俄罗斯人设立在贝加尔湖附近的的雅库特城堡。
当远在哈萨克丘陵地区的林清华得到了马满原的捷报后,他立刻下令嘉奖所有有功将士,并将贝加尔湖正式命名为“苏武湖”。
林清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胜利消息,完全要归功于第一次马尼拉会盟时由教廷带去的那所谓的“邪恶之物”。
当将那些东西带回去后,林清华立刻将那种伏打电池交给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命令他们全力研究和仿制。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再加上多年以来的技术与知识的积累,他们只用了半年时间便找到了正确的电解液配方,并成功的仿制出了中国的第一个伏打电池。
林清华本来是很期待手摇发电机的研制成功的,他早在数年前就命技术人员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不过,让他感到棘手的是,由于发电机线圈的绝缘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可靠而有效的解决,良好的绝缘材料也没有找到,因此,这个研究工作便一直拖了下来。
当伏打电池研究成功后,这个电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林清华马上决定立即将这种能够自己产生电流的电池运用到军事中去,使自己的军事技术再来一次新的飞跃。
这种电池的主要用途便是电报,确切的说,是有线电报。
经过林清华多年的努力,明末大动乱所导致的驿站的极度混乱早已结束,整个中国境内,无论是冰雪覆盖的蒙古漠北草原,还是遥远炎热的海南岛,无论是中国的首都南京,还是远在西域的叶尔羌城,到处都有中国驿站,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驿兵那策马飞驰的身影。
这种在当时来说非常高效的通讯手段给了林清华相当大的帮助,虽然送信的时间实在是长了点儿,但却能够保证将全国各地发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都及时的报告南京朝廷,这些看似丝毫不起眼的驿站为朝廷的正确决策立下汗马功劳。
有线电报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建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是从哈斯木的驻地撒马尔罕城出发,翻越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沿着那险峻的山谷,进入叶尔羌城,然后再向着东北方向延伸,穿越茫茫沙漠和戈壁,沿着那星散各处的驿站,一直抵达远在河西走廊的肃州堡。
虽然有线电报成功的向肃州堡发回了中国的第一个电报,但驿站并未因此而撤消,因为沿途的电报线路必须有人长期巡视,并及时处理故障,而且还必须防备敌人的破坏,因此,驿站的驿兵立刻转换了自己的身份,他们由原来的驿兵变成了现在的通讯保障兵,而驿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通讯保障站或是中继站。通讯保障兵们骑着战马,背着步枪,长期巡逻在沿途的电报线路上,他们的存在,保障了前方军队与后方指挥中枢的快速而准确的联络,前方的每一次胜利都有他们的汗水甚至是鲜血。
西征大军也携带了大量的有线电报设备,他们每前进一步,便立刻沿途设立电报线路,虽然那种裹着南美洲橡胶的铜线数量很少,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们的工作,没有铜线就用铁丝代替,虽然裸露在空气与雨水中的铁丝极易生锈腐蚀,而且必须提前做好绝缘工作,但是,这种铁丝仍旧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完善的电报线路,再加上沿途的通讯保障站和中继站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使得哈萨克草原上的最新消息可以在半天之内抵达南京,这种快速的通讯手段的作用甚至比大炮还要引人注目。
*****************************************************************************
夜幕降临,繁星簇簇,月光皎洁,草原上的夜总是格外的让人沉醉。
篝火点点,笛声幽幽,那是随军前来的武装移民吹出的家乡小调。
悠扬的笛声在辽阔的草原上飘荡,其中既有江南的细雨轻风,也有西北的粗犷节拍,间或还夹杂着几声凄婉的二胡之声,人们围着篝火,尽情的享受着片刻的安逸。
林清华站在自己的帐篷外,静静的看着远处的一切,看着那撩人的篝火,看着那寂静的夜色。
一阵更加响亮的笛声传?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