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杨广离开神都,前往维扬之地,带走的是甄氏母子三人,徒景宸一直得到的消息就是陛下和甄氏母子相处的如何如何地愉悦,兴致盎然!
他虽然留在神都监国,可是心中那叫一个愤恨啊!
再看着母后的黯然(脑补不是个好习惯),徒景宸的心情更加抑郁,一点也没有了之前的窃喜,要知道,监国的一般可都是钦定的继承人啊。
可是按着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怕是皇父将自己当成了他手中的牌面了,至于其他,只能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徒景宸的心里逐渐地有些扭曲了,只是他,当然还有杨广,都没有察觉罢了。
从江南回京之后,杨广倒也是真实地在感慨“奉圣夫人”的做法,甄家老太太果然是个女中豪杰,而且他觉得自己累了。
当然了,吏治清明,天下太平之后,杨广一般都是采取禅位举措,自己离开京城去天下游荡去,对于自己教导出来的继承人,他哪里会不放心呢?
所以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太上皇。
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干涉徒景宸皇权之意,他也第一时间从神都搬到了京郊的行宫,可惜的是,徒景宸和大臣们并不这么想啊。
上皇这是在做戏!
在给朕施加压力!
呵呵,杨广还真不知道徒景宸到底是怎么长大的,心思这般地复杂。
好在他是真的不知道,徒景宸前二十几年的人生,看似风光无比,可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战战兢兢过来的,一步走错了,万劫不复。
要说这皇子们过的都是这种日子啊,谁不得小心翼翼,精心筹划啊!
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儿了,徒景宸身边有个奇葩兄弟,老十。
老十虽然也是个聪明人,可是人家从小儿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少了束缚,老十活的那叫一个肆意张扬。
弄个戏班子,编几出戏,包养个戏子,揍上几个纨绔子弟,提笼架鸟儿,吆三喝四的,成天招惹的御史们弹劾啊,弹劾啊,弹劾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原则)的,可是皇父偏偏就不理会,这头儿将老十叫过来,在朝臣们跟前骂上一通,罚上几个月的俸禄,这就算是给各方的交待了。
可是一转头呢,知道老十爱吃甜的,御厨啊,各种贡品啊又赏下去了。
这不是摆明了皇父的态度么?
至于老十,他还能有改进了?
继续着自己丢儿郎当的日子,而且只要弹劾了自己的御史,老十就是个疯狗,您千万别有任何破绽,要不然,这位层出不穷的手段,总要将你弄出朝堂才行。
从老十的恶作剧上的创意,徒景宸其实就知道老十是个聪明人,而且灵活多变,可是他还是放心的很,老十的名声太臭了,皇父是绝对不会让他登上大位的。
不过要说这心里没有点嫉妒么,那怎么可能?
若果真是将老十当成了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么可能会从小儿地就放纵他,惯着他这么多的毛病呢?
若是你亲弟弟喜欢男人,你不得把他腿打折了啊?谁会大度的说什么,爱情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当然,时人喜爱男风,玩玩儿倒是没什么,可是忠顺说的很认真,仔细地剖白了自己的心迹,他是真的爱那个戏子的。
可是忠顺记得很清楚,当初四哥跟自己是怎么说的,
“你呀,先别声张,等过两天,我在城外给你找个宅子,让人先住进去,等过些日子,风头过去了,你再出宫,这些日子你可老实些吧!”
忠顺虽然那个时候仍旧是笑嘻嘻地,感激地望着四哥,可是他深刻地记住了那一天。
全身僵住,浑身发寒发冷的那种刺骨!
至此,忠顺变的越发地放纵起来,当然,对于皇父,他还是有那么点子感情的,知道皇父虽然也纵着自己,可是和四哥那是截然相反的。
自己喜欢上个戏子,皇父暴怒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给皇家丢脸了,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和母亲交代,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落得个断了香火,无人供养的下场。
在四哥哪儿受到了委屈,忠顺也不藏着掖着,跑到皇父这里哭了一鼻子,父子俩的感情倒是比之前更好了一些。
自从即位大典之后,徒景宸顿时意气奋发起来,自己终于成为了万丈光明中的唯一!
可惜的是,朝堂上一言九鼎的情况一点儿也没发生,朝臣们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一般,自己这里一开头,他们那边有千言万语的反对之词。
虽然从母后哪里传来的消息是,这并不是皇父之意,可是徒景宸并不尽信,他觉得这是皇父给自己的下马威,让他知道着朝堂并不是那么好掌控的,然后自己该主动地做个傀儡,至于皇父,自然是在幕后掌握大权了,风光无限!
皇父因为一时心灰意冷选择了禅位,可是现在呢?他缓过心情来了,所以后悔了!(脑补要不得啊亲!)
因为长期陷入阴谋诡计之中,所以杨广这种简单直白的做法反而让徒景宸想的更多,自己手底下的几个谋士道士们分析来分析去,上皇绝对不会那么简单的,所以陛下您的思虑有道理!
这本来是一番马屁之言,可是听在徒景宸耳朵中,就更加地加重了自己的怀疑。
父子二人倒还算克制,应该说是徒景宸还算克制,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地掌控了朝堂,所以不应该和皇父起了冲突,所以一般情况下,徒景宸都是放低了姿态,求教的方式。
可是的是,也不知道这位皇子在人生教育之中学习了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他处事时,都是从这个方面出发,难免地就走了小道,杨广觉得这样很容易陷入狭隘之中,将皇帝的格局给限制住了。
这样一来,整个大靖国的格局也高不到哪儿去,国家能发展到哪儿去,可想而知。
可惜,冷静下来的徒景宸可不这么想,自己虽然成为了皇帝,可是危机感日盛,自己现在的这种情况,和当初的太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想太子的那个下场吧?
被皇父逼的走投无路,选择了那样的方式,最后死无全尸,想想不寒而栗。
联想丰富的徒景宸加快了自己掌控朝堂的步伐,可惜越着急,错误越多。
到了后来,不仅是勋贵,亲王们不满,就连一向显得亲和的文臣们都有些着急起来,一位心智不成熟的帝王,国家多难啊!
省亲的旨意发出之后,皇帝还有些洋洋得意,这可真是一箭几雕的大好事儿,自己利用后宫妃嫔们,一举地拿下了吃喝等死还不安分的勋贵们,简直不要太聪明。
可惜,此事在杨广看来,实在是忒小家子气,所以他略微地改进了一下,所有的宫妃,都可以出宫省亲,而且还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可是即便如此,神都的地价,物价儿疯涨。
勋贵、外戚之间的争斗,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们也不会马虎地对待贵人的,皇帝的那条旨意,看上去小家子气十足!
这些话,杨广和儿子隐晦地提醒了几句,不过在忠顺跟前,一点儿都没遮掩,直截了当:你四哥小家子气!
这种评价忠顺能说什么?嘿嘿傻笑两声了事。
四哥和皇父之间的事情,自己还是少掺和为好,省的死无葬身之地!
忠顺多奸滑啊,他才不掺和呢,找了几出好戏,带着皇父去了自己的别院,日后鼎鼎大名的小旦蒋玉菡第一次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杨广发现,这个叫蒋玉菡的,倒真是不错,虽然出身不咋滴,可是这人才情,风骨都有。
反正闲着无事,索性地就组建个戏班子,将所谓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而且是国字头的第一号戏班子,听着就风光!
自己这是继体育事业之后,在文化方面的另一大建树了!
兴致勃勃的杨广和忠顺俩开始全国的戏班子里挑人了,朝野只当是看个乐子,怪不得忠顺亲王爱好听戏呢,看吧,这就是根本。
上皇和忠顺亲王折腾了好几个月,似乎是沉溺于戏曲的美好之中,对于朝堂上发生的种种,一点儿也不去理会。
皇帝自己也终于意气奋发了一回,妃嫔省亲一回,皇帝赚的盆满钵满,至于国库,有了江南甄家的数千万两银子,勉强还算能支应。
只是,这西南的茜香国有些蠢蠢欲动,这打仗么,自然是要银钱,粮食支撑的。
皇帝对于这些都不愁,可是这领兵之人呢?
兄弟之间,能放心的也就一个忠顺,可是这位玩乐算是行家,可是上阵打仗,只怕是尸骨无存!至于勋贵们,他就更加看不上眼了。
这些人,成天
小说推荐
- 昏君来救国
- 简介:穿越成大齐昏君本来是不错的,和美丽动人的冯小怜一起喝喝酒,做些混蛋事,乐呵乐呵一下,也不枉纵意人生。奈何,昏君也是有烦恼的,那个周国皇帝宇文邕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要来灭掉朕的大齐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即使是一个昏君,也要来救一救这危如累卵的大齐国!136805第1章 忠臣夜谏)自从高伟穿越成
- 最新章:第225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给历史留下记忆-东方小说史话
-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
- 最新章:东方小说史话-第24章
- 昏君养成记
- 书名:昏君养成记作者:欣欣向荣文案本来以为是个好骗的傻小子,却一步一步被鲸吞蚕食,到了最后方才醒悟,狗屁傻小子,根本就是扮猪吃老虎的大白鲨,可这会儿明白过来,是不是晚了点儿…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搜索关键字:主角:晓晓,小白,慕容兰舟 配角 其它、第 1 章在过去二十八年晓消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
- 最新章:第108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