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上等三年》第90章


几个下人赶紧抱来了琴,其实这翠竹掩映之下,一杯香茗,三五好友,最适合听的是沧海一声笑,但是我和)青L镇都知道,康熙爷是想听那次在溪边让青L镇学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当日里康熙既然有了旨意,」青L镇回来自是认真地跟我学过,也反复练习数十次,今日虽然这要求有些突
然,倒也不会局促。胤禛原本弹唱便有一手,又是刻意努力练过,一气呵成地唱完,莫说是康熙,连我这个听过原唱的人,都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这本就是一首披斓壮阔,荡气回肠的曲子,胤禛的声音虽没有原唱韩磊的粗旷、洪亮,却低沉、苍劲,加上这或许也真的能应了他的心声。歌曲,往往投入才能唱的感人,而胤禛此时唱夹。我甚至觉得该歌不该后借人写给康熙的。而早该写给他的。因为不了训卯昌出了袖。的励精因治。和宏大的决心,也唱出了他无奈岁月不争的心声。
康熙爷在位六十多年,少年时就开始大展宏图,虽说或许到他一生结束的时候,也有不少壮志未酬,但是毕竟也算大施拳脚。可是我的」青L镇,等到做到皇帝的那一天,便已经人到中年,有太多的来不及和不甘心,他才是那个真的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吧。
乐声结束,康熙仍是微眯着眼睛注视青L镇面前的古筝,青L镇早已躬身立在一边等着他发话。半晌,康熙爷却只是用微不可闻地声音说:看来果然不错,老四唱的真是酣畅淋漓啊。“当日里联便觉得这歌该是男儿唱来更有味道,如今又抬眼看向我,“芸丫头怎么一直闲着,原本还以为是你们夫妻合作一曲呢?”我赶紧回话:“儿臣的琴艺比四王爷相差甚远,揍这个数反怕是添乱了。”康熙哈哈一笑转开话题:“你们这园子里可有预备什么可口的点心,给联拿来些,这会儿倒有点饿了。”我马上说这就下去准备,康熙却大手一挥:“让老四和他的侧福晋去预备吧,这片林子既然是你当日栽的,你就陪联随便逛逛吧。” 胤禛匆匆看了我一眼,领旨带着李氏和年氏离去,我心里稍稍有些忐忑,原本还不觉得什么,但是胤禛那似担心的一瞥,倒让我不安了起来,康熙似乎有意支走旁人想要与我说些什么,我与康熙爷的接触并不十分多,尤其是前后加起来正式的对话也不过十几次,他这时留下我想问什么呢?我不怕自己不会讨他的欢心,只是怕不知道哪句话会对胤禛不利。 康熙说的话却并不多,只是问问为何会栽一片竹林,抑或园子里还弄了些什么,默了会儿才不经意似地问:“芸丫头那天对联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丫头看联的哪个儿子是最有福的呢?我心里一凛,抬头看向康熙探寻的眼神,却又完全不得要领,只能硬着头皮拣着最无害的话说:“能生为皇阿玛的儿子,哪一个都是有福的呢。”康熙一笑未置可否,又问我:“你与老十三和老十四感情都很好。” 我更加不明所以,只能老实地回答:“儿巨小的时候,在德妃娘娘处伺候过,着俩小阿哥,后来在阿哥所住着的时候,也是总有机会带他们玩,所以感情好了些那时时常会哄“嗯。”康熙应着,又突兀地问:“老四今年有三十多岁了吧。”
这倒不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便接话:“回皇阿玛,再到生辰四王爷就是三十二岁了。” 康熙自此也不再多话,和我一起踱回来凉亭,刚好胤禛已经带着点心回来,便边吃边夸赞起来点心,知道其中有几样是我做的,又特意夸奖了一番。接着照例又问起胤禛几个孩子的情况,听说弘历与耿氏的儿子都已经过了百岁,便说回宫好好给他们想个名字,再聊了几句,又随意在园子里转了下就摆驾回宫了。 康熙一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说面对他的时候,我可能没有那种面对天子的紧张,可却也不是全然的自在,胤禛打发李氏和年氏去休息,过来拉住我的手说:“颜儿还没带我在这里
好好逛过呢。”我知道,他一定是好奇刚刚我和康熙之间的对话,便拉着他随意地散着步,等他问话。 其实,我也是一头雾水,康熙爷问的这几个问题,完全前言不搭后语,就算只是理解为普通的闲聊,也丝毫役有什么逻辑性可言,若说是别有深意,我也又着实看不出。胤禛听了我们的对
话,眼神里闪过一丝若有所思,我问他可是懂皇阿玛是什么意思,青L镇沉吟片刻说:“我猜皇阿玛已经对太子哥哥失望,怕是在想新的太子人选,正在犹豫中,自己也是拿不定主意。”“那皇阿玛问我这些话,难道还想让我给他些提示不成?” 胤禛暖暖地一笑:“颜儿,皇阿玛一向看重你,虽然接触并不多,但却颇为欣赏你的大方得体,聪慧淡定,他曾经说过你很像我的皇额娘。你知道我的皇额娘修皇后在皇阿玛心中的位置是极重的,所以这事他想旁敲侧击下你的看法也是有可能的。”“那我刚刚说的话,可有什么问题吗?会不会影响皇阿玛对你的看法。” “颜儿不用担心,皇阿玛其实也只是闲聊,想听听一个他觉得有见识的人心中,他的儿子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今天也并没有深入说什么,以后若还有机会问你,你由着自己的心答就好了,不用特意为我说好话。”
我沉默地点头,忽然有些疲倦,我从来不想参与的这么深,只是偶尔因为关心则乱会不自觉地做些什么,心中只能但愿今天也不过是康熙爷的心血来潮之举,日后不要再问我。君心如此难测。我怎么知道我的哪句话是不是真的会影响到他的决定,让历史上原本属于胤禛的龙椅旁落,那岂不是罪过太大,即便不说是扰乱了历史节奏,单单是白费了胤禛如今这番努力,就让我无法面对。看我眉头深锁,胤禛拉着我的手撵的紧了些,柔声开口:“颜儿,不要烦恼,有什么麻烦的事,都有我在呢。”我回握住他的手,十指紧扣,缓缓对他展开一个安定的笑容。
第二日,康熙的圣旨到了,给两个孩子赐名,一个叫弘历,一个叫弘昼,没有丝毫悬念,我的若一果然就是日后的乾隆,而弘昼这个名字虽不熟悉,我却也是听说过的,应该是乾隆年间的王爷,这就足够了,他不会像胤禛的其他孩子一样早疡a我就十分欣慰。至此,我知道的胤禛的所有孩子都已经报道到完毕,看来日后若再有孩子,或者是女孩儿,或者是没有活到成年,再或者就是实在毫无建树,所以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
随着康熙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对我的赏赐,意是表彰我昨天的接待任务完成圆满,无外乎珠宝玉器之类的,我不懂,只是认真收好就是。
胤禛与李氏和年氏在圆明园住了几日便一起回府,临行前问我要不要一起回去,看我沉默不语,也只好无奈地说:“随你吧,要是喜欢这里就多住几日,不过要仔细自己的身子。”我笑着送他离去,转身拭去眼角微微的湿润。
'正文 二废'
春末康熙再次巡幸塞外,胤禛问我可要同去,我说弘历、弘昼还小,怕是走不开,他沉吟片刻也不勉强,出发时年氏伴在了他的身边。紫儿状似无意地和我说起时,我正抱着弘昼,看蹒跚学步的弘历在奶娘的保护下,跌跌撞撞地地向我这边笑着走来,我赶紧把弘昼交到紫儿手里,让弘历顺势扑进我的怀里,小小的人却力气不小,撞得我心口一阵闷疼。
入秋,狩猎队伍回来,最先到圆明园的却是十三,照旧带了战利品给我,这次是新鲜的鹿茸。“年嫂子回来路上身子有些不好,四哥大约是先要为她召太医才未过来。”十三解释道。
我微皱下眉头:“如今,弘历和弘昼年纪尚小,牵扯了精力,这府里的事倒让你四哥操心了,是我的不是。如今年妹子可有大碍,你四哥也是,怎么不派人给我打个招呼,我该回府里去探下的。”
十三看着我轻轻摇头,我盯着他不语,片刻,忍不住和他相识一笑,便不再提起胤禛与年氏。
十三淡淡地与我说:“四嫂真是堪称料事如神,当日闲聊时说起一废太子,如今看来是一语成谶,这次出行皇阿玛又斥了二哥,说他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看来果然是有再废之说,四嫂以为这次太子是不是大势已去?”
太子此次何止是大势已去,完结的不仅仅是他的政治生涯,甚至是他的一生自由也是由此葬送。我摇摇头不想多说,只是回道:“或许。”
十三也一时沉默了下来,两个人就这么默默地想着心事。太子二废之后的历史,我知道的不十分多,只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