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等候一位贵宾,一个老朋友。
这入就是5年前在万隆会议上,曾和他并肩站立,高举紧握的两手,向世界呼唤和平的周恩来。
尼赫鲁的心情是痛苦的,他感到左右为难。
两国间的边界纠纷,已经持续了10年。他的神经也为此震颤了10年。
“每一个新生政权的最初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就是紧紧保住遗留给他的那份领土。
凡是殖民国家曾经统治过的地方,新兴的国家就一定要统治。“
最初,他看到英国史学家贡纳尔·米达尔这段后时,曾经加以讥笑。没有想到,现在自己也品尝到了此中的苦辣滋味。50年代初期,他曾想把边界争端暂时搁置起来,全身心地致力于同中国的友好,他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奔走,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而呐喊。他认为同中国友好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只要印、中两国联手,就能控制整个亚洲及至影响世界。当然,他也期望在“友爱”的热流中中国能够在边界争端中给他一个面子,做一些让步。
然而,朗久、空喀山事件的枪声,以及遗留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几十具中国和印度士兵的尸体,把他从一厢情愿的述梦中惊醒了。他这才懂得:“边界竟是国家间最最敏感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双方版图的消长、民众的情绪,而且触及到一个国家的要害——威信和尊严。
外交部一位官员匆匆走到尼赫鲁身边,轻轻他说:“总理先生,周恩来的专机准时从仰光起飞,再有10分钟即可到达。”
尼赫鲁微微颔首,目光依然凝注在玻璃窗上。那上面有十几条因细密雨点聚集而划出的水痕。
邀请中国总理,也许是对的。万隆会议前后,尼赫鲁曾4次会见过周恩来。他敏锐地感觉到,周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外交家,具备一个伟大领袖应有的、全部的优秀品质和出众的才能。他温和、聪睿,极其宽容而又一丝不苟,伟人所独有的各种才智竟汇聚到他一个人身上,真是不可思议。尤其是他迷人的风采和善解人意的谈吐,倾倒了几乎所有结识过他的入。尼赫鲁明白,自己在万隆会议上的成功,起码有一半得力于周恩来。
和他好好谈谈,也许他会理解自己的苦衷,缓和边界剑拔孥张的紧张局势,可是,他会命令军队后撤吗?
此时,周恩来的专机已进入新德里上空,这位共和国总理的心境也是沉重的。
中印之间约有2000公里的边界,虽然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在历史上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形成一条传统习惯的边界线。这条边界西段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它一直受到两国人氏的尊重。1914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背着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会外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团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了一条麦克马洪线,企图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才使中印两国边界的传统习惯线遭到破坏。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继承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野心,不断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蚕食中国领土,不断在边界挑起武装冲突,打死打伤我军民,在我境内设立哨所。我国政府一直采取了克制忍让的态度。这次访印,就是祈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境争端。
天空隐隐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3架波音客机从云层里露出银亮的机身。尼赫鲁做了个手势,当先步出贵宾厅的大门,走到停机坪侧早搭好的大帐篷里。
飞机划过溅着水花的跑道,最后停在机坪的中心。
舱门拉开,第一个走出机舱的是周恩来。他顾盼了一下整个机场,仿佛没有注意到前来欢迎的仅百十余人,仍然微笑着,扬着手臂走下舷梯。
尼赫鲁的心抽动了一下,他不知道这是好运气还是恶兆头。他回头望了一望,跟在身后的,除了各国外交使团的人外,只有七、八个板着脸孔的自己的属下。顿时,他心头涌起了一阵窘迫。前3次来访问时,欢迎的人群如潮如海,政府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挤到机场,期望目睹一下周恩来的风采。整个新德里万人空巷,市民都拥到车队必经的大道上载歌载舞,祈祷祝福。可如今呢?他不能不感到愧疚。多少年来,大度和好客曾经是他自诩的本性啊!
周恩来走过来了,脸庞比往昔清瘦了不少,鬓角也添了几根华发,只是握手还是那样有力,拥抱仍是那样真诚,这倒使尼赫鲁心头的窘困释然了不少。
“周总理,还认识我吗?”一个身穿西服裙,肩挎照相机的年青女记者双手紧握着周恩来的手,用流利的中国话问。
“《泰晤士报》的记者,大名鼎鼎的韦尔娜小姐,我怎么会忘呢,记得嘛,咱们碰过杯,喝的是茅台酒,不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杯子里可掺了不少矿泉水噢!”
周围的外交使官都笑了起来,不懂华语的赶紧问翻译,“总理先生的话很可笑吗?”
韦尔娜更是乐不可支,一对碧蓝色的眸子里溢出了泪水。
稍顷,韦尔娜间:“周总理,您的和平使命能完成吗?”
周恩来两手一张,做了个西方人惯用的无奈的手势说:“尽力而为吧,办这样的事情,一个诚意是不够的,需要两个……”
欢迎仪式进行了25分钟,便匆匆结束了。
车队沿着空荡荡的大街,驶向中国代表团下榻的总统府。
一路上、尼赫鲁提心吊胆,生怕有哪个歹徒端着冲锋枪,从荒僻的巷道里杀出来。
周恩来来访前夕,各反对党大喊乱叫,要组织示威游行,举办“不投降周”集会。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并且保证不让出一寸土地,才把这股疯潮强压下去,可面对着被边界纠纷刺激起来的群情激愤的国民,谁又敢保证不出意外呢?
直到周恩来和陈毅乘坐的黑色道奇轿车平安驶进总统府时,尼赫鲁才长舒了一口大气,顿觉四肢酸软,靠在座背上,竟起不来了。
(2)新德里,中国总理舌战群儒。
新德里,1960年4月25日晚7时3O分,周恩来将举行记者招待会。
消息传来,顿时轰动了新德里的记者。
各外国领事馆及新闻台社都知道,在此之前周恩来曾提议和尼赫鲁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个意见遭到了印方的拒绝。为了使各国外交使团和舆论界对中国立场有进一步的理解,周恩来才决定单方面行动。
新德里的新闻记者向来以敢于藐视权威和大人物,以尖锐的诘问和发难使别人难圆其说而引为自豪。如今,居然碰上一个敢在狮子嘴上捋唇毛的。
晚7时一到,总统府圆柱厅里已是人头攒动、空无一席了。记者们静候周恩来登场。
经受过风浪和战火考验的周恩来阅历惊人的丰富,他似乎已经预见到招待会上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为了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平息一下有些记者有目的的愤怒火气。人一到齐,工作人员便开始散发早打印好的周恩来的声明,上面扼要简洁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边界从未划定,问题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在谈判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应维持边界现状,不应片面行动,更不允许使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状况。最后,周恩来将双方的共同点或接近点规纳为六条,一并印在显赫的位置上。
晚7时20分,周恩来、陈毅带领随行人员走近圆柱厅的边门。韦尔娜突然闪了出来,惶急地说:“总理先生,有帮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向您发难,您可要小心啊!”
周恩来微微点头,从容不迫他说:“谢谢您,韦尔娜小姐。”说完继续前行。
韦尔娜又迅疾地抢到前边,语音凄颤地说:“周,这不是招待会,是射击场,您是唯一的靶于,上千只枪口都瞄准了你,你不能进去。”
周恩来严肃了,轻轻抚了抚韦尔娜瘦削的肩膀。“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韦尔娜没有危言耸听。的确,印度新闻托拉斯的一伙人,预先抢占了有利位置,准备在周恩来一走进大厅时,就狂呼口号,给他一个下马威。可惜得是,他们的注意力被手中的周恩来的声明吸引住了。以至周恩来跨进大厅,踏着红地毯,缓缓走上靠前排居中的讲台时,才有一个尖细的声音喊:“中国佬,滚出去!”但这阵小小的骚动还没等掀起大浪,就被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了。
周恩来用睿亮的双目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开始了45分钟的讲演,他的语音沉稳,略带沙哑,却极富魅力。台下的记者在笔记本上“唰唰”地记录
小说推荐
- 共和国基石之卫国战争
- 内容簡介 类别:游戏生涯 社会上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就是“十亿人民九亿游,还有一亿在交流。我想用不了10年,网络游戏将取代麻将在民间的位置,当然,凭现有的网游肯定不行,游戏尚未成功,策划仍需努力 玩着现在的网游,看到网吧里一张张稚气的脸,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就是“刀剑”主义教育。对此我深深忧虑,世
- 最新章:第57章
- 联盟共和国之海军航空兵
- 联盟共和国之海军航空兵作者:凉宫文熙第一章:兵选部队 2995年12月联盟共和国海军环岛舰队,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环岛舰队航空兵由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部负责管理 航空兵司令部隶属与海军舰队司令部统一管理。海军航空兵共有二十只航空大队,每大队分五个中队,每中队又分四个小队,每小队有十名飞行员 联盟共和
- 最新章:第180章
-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 声明:前言任何一场伟大的革命,无一不是波澜壮阔,大潮叠起。伴随和影响着这些革命的,是一代又一代伟大的革命家。对于二十世纪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革命”一词总是蕴涵着正义和进步,圣洁和光荣。在这荆棘载途艰苦卓绝的一百年里,无数中华儿女毅然奋起投身于开天辟地的历史性创举中。峥嵘岁月,腥风血雨,天翻地覆,可歌可
- 最新章:第836章
- 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作者:石之轩 一部将“走向共和”历程推向极致的宏篇大作。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 引子 泪眼望江山,哭罢依然(1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日,赴日议和的全权代表,七十三岁的李鸿章从日本议和归来,乘轮船驶入天津大沽码头。大沽炮台上炮声隆隆,向他致敬。岸上,直隶的官员列队迎接,军兵如林,
- 最新章:第198章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费正清【完结】译者的话《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剑桥中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
- 最新章:第175章
- 5879-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 《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2《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3《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4《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5《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图6《共和国红镜头》第一部分引言 杜修贤:著名“红墙”摄影师见过杜修贤的人都会说他是条汉子!是的,一米八的个头,宽阔的背脊,古铜色的脸膛,还有岁月的风霜染白的平顶“
- 最新章:共和国红镜头 :中南海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第40章
- 红警共和之梦
- !红警共和之梦作者:风云乾坤第一章什么世界?更新时间2011326 3:44:30 字数:2976 夜深了,王洋还在电脑前玩着联网游戏红警2,王洋今年20岁职业是一名学生。平时功课不忙了就在网吧里和朋友玩玩游戏聊聊天,高大威猛的身材给王洋一副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身板,不过他只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有独钟。这
- 最新章:第2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作者:蚂蚱不吃鱼第一章 华阳之危公元前273年,周赧王四十二年,韩国都城,新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昨夜的一场大雪将整个新郑装扮成了银白色的世界。西北风虽说刮得正是凌冽,但也挡不住百姓过年的热情。今天是正月初六,整个新郑的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常。小孩
- 最新章:第6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