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浮世恋-她的多次跨国恋》她的多次跨国恋-第26章


晚上,崔大师来电话,把陈光明叫出去喝酒。两个人折腾到很晚才回来,我听到隔壁房间的动静,但没搭理。 
第二天起床,崔大师早走了,陈光明也不在。 
倒起得早,我想。 
中午,写累了。我出门,打算买点吃的,隔壁那个小吃店的菜单我上上下下看了几遍,还没定下来。排骨年糕太腻,星洲炒米粉,也油得很、汤面寡淡、盖交饭蔬菜少的可怜……最终,买了份馄饨,其实我也不喜欢这家的馄饨,馅子水水的,切得也粗,好歹不太油腻。 
这些天胃口一直不好,吃什么都没精打采的。馄饨勉强咽了几个,也就饱了。 
慢吞吞地又回去。 
已经是接近夏天的时节了,天气骤然热了起来。我那间房间朝东,10点以后,就再也没太阳了,所以阴凉得很,一出来,才知道街上的人已经都换了夏装了,裙子短裤的乱穿了起来。我居然还木知木觉地套着厚毛衣。 
阳光亮得晃眼,我在这条上海的老街上踩着新铺的路面,悄无声息地走着,我想没有人会注意到我。路边正在打瞌睡的小卖部的老板不会注意我;书报摊正在喂鸟的老头不会注意我;对面叽叽喳喳过马路的中学生不会注意我;证券交易所门口扬手拦车的那个穿了一身西装的外地人不会注意我…… 
尽管我漫无目的地看着每个周围的人,却没有遭遇一个相逢的目光。 
每个人都关注着自己的事情。 
别人?就真的只是别人了。 
我暗暗苦笑,这样的世界,谁还会买我的小说呢?周围人的故事永远比小说精彩,他们都不关心,为什么却偏偏会买我的小说呢?林编辑是不是太自信了,以为我在报纸上胡乱涂鸦的那些东西竟然可以负担起一本小说的号召力,我不太明白,都是谁会去书店排队等我的签名?会有眼前的这些人吗?还是另外一群人,他们也和我一样,平时躲在朝东的阴暗房间里,只在夜晚出门寻找一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这样的人,这样的读者,我是不应该见到的。就像他们也完全没必要见到我一样。那为什么还要搞签名售书呢? 
我一路胡乱想着,觉得很没劲。觉得自己正在编的那个故事也很没劲。 
美丽的季节,挽着爱人的手,一起享受阳光多好,我却在阴暗角落写陈年往事,还以为这是一种贡献,一种证明。 
其实我自己明白,这最多就是一种安慰罢了。安慰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平庸的年代,却还试图追求一些留得下来的不灭的痕迹。 
其实,走进那些越开越大的书城我就知道,我的新书即便出版,也只是那成千上万的书中的一种,掩埋在深处,无聊地等待过客匆忙的翻阅,然后放回原地。 
枯寂地诞生,枯寂地毁灭。 
这就是命,我和我的书的命。 
打开房门,陈光明已经在屋里了。 
大清早的,你上哪儿去了?我问道。 
还大清早呢,几点了?快两点了吧。 
是吗? 
出去吃东西了? 
嗯。隔壁的馄饨再次让人失望。 
随便应付一下吧,晚上带你出去吃顿好的。老这样子,你的身体吃不消吧。 
晚上再说吧。 
怎么搞的,有气无力的? 
没什么,就觉得挺没劲的。我自己做人都这么没劲,干吗还要生个孩子呢?难道她来到这个世界会比我过得好?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悲观啊?都快不认识你了。你别急,崔大师已经和我商量过了,一定想办法把你弄到美国去。 
崔大师,还有兴趣管我的事情? 
这什么话?为了你的事情,我们俩聊了一夜呢。 
不值得。 
你别管值不值得,就这么定了。崔大师有个巨铁无比的哥们儿在洛杉矶,崔大师请他把你以前写的那些东西翻译起来。再在美国找几家媒体宣传一下,我再推荐一把,顺便提及那些媒体的宣传资料,人家一看,合情合理,不就完了。 
你花这么些功夫,还不如包装你自己呢。 
行了行了,忙了大半天,本以为你会很高兴呢,怎么倒像是我要求你似的。 
我不想让你求我,也不想求你。 
你没求我啊—— 
我可不想欠你的。 
你也没欠我,不是说好了,你去美国,找个老外,再买我的作品,先培育市场,再收成,很公平。 
我看着陈光明指手画脚地描绘那个在美国媒体上逐渐浮出水面的中国女人形象,看着他毫不在意地描绘我带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老美来照顾一个老朋友的生意,我是这种人吗? 
你就别瞎起劲了,办成了,我也不去。 
办成了,由不得你不去。 
我们互相生了对方的气,几分钟没说话。 
我坐了下来,想起了这些年他对我的好,我决定壮壮胆,问他最后一次。
55.鼓足了勇气
我鼓足勇气,心里想好了这最后一问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自取其辱,然后死心绝望,老老实实收拾自己的东西,早日离开这个安乐窝,给陈光明腾个空间。 
起码别让他晚上稀稀索索地在隔壁仿佛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本来就是他的房子,在这个空间里,他本来可以很自由。只因为若干年前,他对我很善意地启蒙,为这次启蒙他付出了十年的时间,照顾我、培养我,这代价未免太高昂。 
我自己心里明白,他每次短暂的情感生活一定和他的每任女友都被迫生活在我的阴影下有关。我跟他非亲非故,占据了他屋子的一角已经很放肆,怎么敢奢望占据他的机会、占据他的希望呢? 
除非?除非,我们还有可能,让这种占据名正言顺。 
我鼓足了勇气,我问陈光明,干嘛这样对我? 
干嘛?不干嘛。你以为是干嘛? 
这样吧。我也想清楚了。总这么赖在你身边也不是个办法,你要觉得咱们俩彻底没戏,那我就从这里搬走,我们还是好朋友。你要是生病了,就给我打个电话,我要是生病了,也给你打个电话。你可得活得长一点,80岁的时候,我再给你打电话,你也还得来看我。咱们约好了,两个星期见一次面,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要是太忙的话,就每年的今天,无论如何见个面,也不枉咱们同居了这么多年。我想除了这些规定好的日子以外,我们就别再见面了,这样,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没准也好。你说呢? 
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想想。 
我说:你别想了。我知道,一个人说我想想背后的意思。从来没有一个人想想以后,会做出和原始想法截然不同的决定的。想想不过是个托词,缓缓时间,别太突兀了。咱们这么熟,这套就免了吧。你就直接告诉我,行吗? 
陈光明挺固执:我还是得想想。 
三分钟,足够了,我就在这儿等着。 
三分钟不到,陈光明才呼了几口烟,就掐灭了剩下的半支,他看着我,笑笑,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说实话,我确实挺想去美国的。但是,我一个人去,把你撇在这里,我也说不过去。让你走吧,我也就没再想过你还能回来。以前走了这么多个,我早就明白了。每个走之前,都哭哭啼啼的表示对我的感激,都希望大家能先结婚再去,一个先到,另一个随后,我都一样地劝她们别傻了。那时候,我第一个女朋友去美国,一定让我和她结婚,我说等等吧,你到美国一年后,如果还没改变主意,我们再结婚也不迟。一年后,她嫁了个比她大20岁的美国人,来信说:这辈子她最爱的人是我。我把她那封信夹在画框背后,我很庆幸当初没傻乎乎地答应结婚,不然连夫妻生活都没过过几回,就成了二婚,太冤啊。我算看清了女人的爱情。所以我不想结婚,也不敢结婚,离起来太烦。我们处了前前后后该有十来年了吧,当初,我承认,确实没当真。但不排除这种可能,就是搞着搞着真起来了,慢慢的,竟然还有点亲情了。所以说,我不是什么高风亮节,非要牺牲自己,成全你。在我,这次倒是特别自然,没什么遗憾的。有机会,能让你过得好一点,也算对你的一种补偿吧。怎么说,当年,我还是有些对不住你。话说回来,有时候,看你在房间里写字,也不用我哄着,我觉得场面很温暖,有点儿家的意思。你如果不反对就这样一直简简单单地过,我想我们倒也可以考虑结婚。不过这跟去美国完全没关系,我的情况你也很清楚,大家也犯不着表现什么,我无非想找个村姑,老老实实过日子。村姑,你明白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