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第76章


【解析】畔,通叛。“亦可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如果本身德行不够,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也就可以了。换言之,做到这两点,也仅仅是不会离经叛道而已。所以,这是对君子的最低要求了。
【现实解说】当今的大学教育,重在博学于文,轻视约之以礼。因此,很多大学生属于有知识没素质。很多人可以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却缺乏法律意识甚至基本的教养。
19。23(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解析】这段与上段的唯一区别在于少了“君子”二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即便不是君子,做到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同样不会离经叛道?难道,君子已经不重要了?
谁也不知道谁是君子谁不是君子,所以管他是谁,都不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现实解说】其实,约之以礼比博学于文更重要。
19。24(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解析】与上一句的意思一样,不再赘述。
【现实解说】略。
19。25(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而要有,空虚而要充实,穷困而要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旧译: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
【解析】这一段不太好解释,历来的解释都无法说通。
孔老师的意思,圣人和善人都不存在了,只有君子和有恒者还能够见到,不过也不多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恒心的人?就是安贫乐道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关心,一心去提升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才有恒心。相反,整天想着物质享受,自己贫穷却追求富贵,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恒心的。有恒者的例子就是颜回,贫而乐。
前面,孔子还说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换言之,就是仁者一定是安贫的,与有恒者一样。
孔子的学生多半比较穷,在温饱问题未能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来学习,当然需要孔老师“贫而乐道”的鼓励了。
【现实解说】追求精神境界,那就不要刻意追求物质享受。刻意追求物质享受,精神境界就无法提高。当然,最好的情况是精神境界提高了,物质顺便也就丰富了。就像写书,如果仅仅为了钱而写书,只能写出垃圾来。但是如果写出了精品,而又遇上了好的出版商,那就精神物质双丰收,就是最好的结局。
19。26(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学占卦了。”
【解析】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一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古时,巫和医是一体的,一边干卜筮一边给人治病。这个活,比较复杂,属于重技术活,不是人人都能干,需要恒心。南人是指哪里?李零先生的说法,是指宋国人。此说有理,因为宋国在鲁国西南,而且宋人是商人的后代,热衷卜筮。
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不占而已矣”,过往的说法,往往也是蒙混过关,把这句话简单解说成“用不着占卜”。
其实,这段话还是要回到现场去看。
晚年,孔子开始研究《周易》,开始占卜作卦,因此也选了几个学生打下手。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商翟,后来孔子就把《易》传给了他。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有点盯不住,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是,孔子就用了上面一段话来教导他们,说是宋国人家做巫医的都要有恒心,所以你们要是想学的话,也要有恒心,否则就会被人笑话。如果谁没有恒心的话,那么“不占而已矣”,你就趁早别学了。
学习就要持之以恒,这是孔老师的教诲。
【现实解说】《周易》是一门很神秘但是有很神奇的学问,很多人想学,但是往往学到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因为实在太难,没有恒心真是学不下去。在学《周易》之前,应该看看老夫子这段话。其实,任何高深的学问,都需要恒心。
19。27(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孔子说:“听到人言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解析】这段话的解说,历来也是乱七八糟,“论笃”就被说成“笃实之人”和“言论笃实”两种,“色庄者”也是分成“伪君子”和“脸色庄重以远小人”的“次君子”两种。
尽管解说纷纭,不过大意都是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还原一下现场。
一个学生来告诉孔子,说是刚才在路上遇上一个人在谈论学问,说得很好,人看上去也很笃实,应该是个君子。孔老师就说,别这么轻易下结论,这样的人,可能是君子,也有可能是貌似君子的伪君子啊。
【现实解说】某些官员在会上信誓旦旦要为人民服务,死而后已,说得声情并茂,热泪纵横,慢说听众,就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可是实际上呢?他们干起坏事来没有道德底线,压榨百姓中饱私囊。这样的人,就是色庄者,大家千万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迷惑。
所以,这段话,在现实社会中尤其适用。
19。28(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解析】这是在给君子作定义了。内心是义,以符合于礼行为举止来执行这个义,以谦逊的态度来推广这个义,以诚信来完成这个义。这,就是君子了。
君子三大特征:礼、孙、信。
【现实解说】有礼貌、谦恭、讲信用,这算是不错的品德了,至于君子不君子,义或者不义,已经没有人说了。
19。29(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解析】这里的“党”就不是乡党的党,而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而勾结在一起的一群人。
君子很“孙”,因此不与人争;既然不与人争,也就没有结党的必要了。
【现实解说】现代社会,矜而不争代表懦弱或者愚蠢。没有组织就没有力量,要群也要党。
19。30(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解析】前半句话好理解,一个人说得再好听,值不值得举荐还要看他的品行。后面半句话则有些令人惊讶,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不认可你的人品,但是我愿意听从你合理的建议”。
这段话直到今天都有其进步意义。
大概这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案例了,孔老师绝大多数时间属于草根,因此更渴望自己的学说能够得到重视和认同。你们不认同我这个人没问题,我的先进理论你们总该听听吧。
【现实解说】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好。你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不等于他的建议就不能采纳。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批评自己,但是往往,批评意见才是最有价值的。
19。31(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解析】子夏说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夏的话和这段话是一个意思,所以也就可以想见晚年的孔子为什么特别喜爱子夏。
【现实解说】目标坚定,手段是可以变化的。所谓解放思想,往往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