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第24章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将会在本章中进行一次有关梦想的讨论,为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最终的答案。
1.家长的圆梦之旅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池田大作
在开始我们这一轮的探寻之前,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份调查报告的内容。
在2008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内的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其对象是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然而,在这份调查报告中,令我们引起注意的是,有关调查表“是否参加课外训练班”一项中,填“是”的孩子,占到了调查总量的86。5%。然而在接下来的一项“是否喜欢参加课外训练班”,填“否”的竟占到了总量的76%。
在这样的数据背后,一个问题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绝大多数的孩子,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课外安排。
更令我们感到惊诧的是,在“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我的梦想”两个选项中,大概只有12%孩子的梦想,能够与父母的期望相切合,而剩下的孩子里,有超过80%的部分,其梦想都与父母的期望南辕北辙。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孩子们的心声。
孩子1——爸爸妈妈对我期望:当一名政府公务员
我的梦想:大明星
孩子2——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钢琴家
我的梦想:我喜欢昆虫,我想去非洲,搜集奇怪的昆虫
孩子3——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
我的梦想:读完中学,做一名作家
从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一直在做的事情,竟然有极大部分是违背了自己心愿而行的。
当我们目睹了这样的现状之后,就不能不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而想要对这一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探寻,我们就必须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怪的状况?
对于人类来说,当每个新生儿呱呱坠地时,就意味着其人生旅途的开始。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在课堂上被提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到作文“我最想成为什么人”,每个孩子都开始在心中酝酿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朦胧梦想。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存在,经济嗅觉敏锐的商家们,也不失时机地打造了一批针对性极强的学习班,以“圆梦机构”的名义,如同雨后春笋在当今社会上纷纷涌现。
商人的逐利行为本无不妥,然而,这种逐利行为的营销理念,却远非是针对于孩子们的需要,其矛头只有一个——家长。
在过去的岁月中,当我们的家长还是孩子的时候,由于经济条件的束缚,使得他们不得不牺牲了许多未竟的梦想,将注意力集中在应付生活的压力上面。
时过境迁,随着当代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的好转,绝大多数家长都拥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于是,出于对孩子的期望,出于对自己未竟理想的留恋,许多家长便开始不遗余力,不计钱财地将孩子送进这些辅导机构。
我们看到,在许多家庭之中,家长曾经想要成为音乐家,便让孩子去学钢琴;家长曾经想要成为运动员,就让孩子学游泳;家长没有机会站在舞台,便让孩子学舞蹈;家长没成为画家,便让孩子重握画笔……
归根结底,当我们的家长将孩子送进各种学习班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圆梦之旅”重启启动开来。
然而,在这样的动机之下,我们必须看到一件事实——家长们将孩子送进来的时候,往往包含了一种“一厢情愿”的意味。
于是,当孩子课外的时间被这些名目繁多的补习课程所占据时,使得许多家长欣喜不已,认为自己“后继有人”,重新启动了未竟的梦想,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孩子眼睛中闪过茫然而艰涩的光芒。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大部分家长在安排这种种的课程之前,从来不咨询孩子意见,也不问孩子兴趣所在,兴师动众地将孩子送进去,并开始期待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甚至当孩子明确提出“不喜欢”时,也百般劝阻,不予回应,我行我素。并坚持认为这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在许多家长看来,这种行为无疑可以让孩子获益匪浅,同时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又满足了早年的心愿,无疑意味着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然而,良好的表象,永远无法掩盖真实的问题,当我们的探寻进行到这一层面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系列困境的开端。
2.梦想之间的差别
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这世界上最恶的凶手。
——佚名
对于一个人而言,梦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这一点,我们不需要有任何的怀疑。
然而,比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出于性格、兴趣、爱好、天资的不同,其梦想也绝难达成一致。
那么,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为什么众多的家长,会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而忽略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因素呢?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对梦想这一词汇做一深入的了解。
所谓的梦想,指的是人类对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具有不切实际性。这也就是说,梦想的本质有一种艰难的实践性。由于它的难度,所以极少能够达成现实。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会在言语和心理上付出努力,却很难在实际中前行半步,将这种梦想付诸实践。唯有坚持不懈的行动与探索,才克服困难步步向前,最终达成梦想。
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的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出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半途而废,就成为了其梦想破灭的原因,然而,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种对梦想的憧憬却绝不会有一时一刻的停止。
当家长们对自己未竟的梦想念念不忘时,孩子的出现,就为家长的“梦想延续”心理找到了最合适的着力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
“唉,自己老啦,也没什么出息啦,就看我们家孩子的啦!”
在许多家长心中,既然自己的梦想未能达成,出于时间与精力的原因,现在也很难达成,索性不如让孩子来替自己完成。而只需要将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让孩子面对那些艰难的学习过程,然后就可学成归来,光复自己的宏伟梦想。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梦想接力”的现象,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频频出现,而在其背后隐藏的,则是家长们的殷切期待。
然而,事实却远非想象那样完美,家长们的圆梦之路,看上去很美好无比,走起来却荆棘密布。
举凡具有这种心态的家长,无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的梦想,未必是孩子的梦想。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没有权利,孩子也没有义务来完成这种梦想接力的过程。
当家长决定让孩子延续自己的梦想那一刻起,就忽略了孩子是个单独的,有自己喜好,自我行为能力的个体。所以在这些家长看来,根本无需咨询孩子本身的意愿,只需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安排一切。
然而,家长们所不知道的是,孩子心底真正想要的,跟家长们给予的,差距大得离谱。从我们上一节中提到的调查报告就可以看出,父母的期待与自己的梦想,两者往往是截然不同,甚至于背道而驰的。
更重要的是,孩子想要的,绝不会是家长的梦,他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梦。
在这样的鸿沟面前,家长与孩子的梦想,无疑构成了梦想的两极,而在鸿沟两边的心中,必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3.爱的暴力
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孩子心灵伤害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跟性格结合在一起的心灵伤害,往往会使得孩子在各方面出现衰退。
——乌申斯基
在许多家长看来,自己的行为完全出自于对孩子的关爱,是出于对孩子的负责态度,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不能理解这种关爱,由此造成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不和谐场景。
然而,我们要说的是,当爱错位的时候,其表达形式便脱离了爱的本质,演化为一种另类的暴力形式。
当“溺爱不是爱”已经成为了教育学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时,我们却没有注意,另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暴力之爱”却正在我们的家庭中大行其道。
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安排过程中,这种“暴力之爱”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对孩子的暴力效应,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大层面。
第一:言语暴力
我们看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当孩子的表现失于自己的期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