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讲演录》第62章


:“又占有一个人的身体;这样一个周期要在三千年内完成。
①这些观念也存在于希腊人中。
②有一些或早或晚地服膺这个学说的人,把这个学说说得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一样。我完全知道他们的名字,不过我不愿写出来。“他的意思无疑是指毕泰戈拉及其门徒。
关于轮回,以后还有许多传说寓言,——愚蠢的故事③:“毕泰戈拉本人据说曾断言过他还知道他前生是谁,黑梅斯使他对他生前的状况有所意识。
(一)
他曾经投生为黑梅斯的儿子爱塔利德;(二)
后来在特罗亚战争中投生为班妥斯的儿子欧弗尔布,他曾杀死巴特罗克鲁,而为梅讷劳所杀④;(三)
投生为赫尔摩底谟;(四)
投生为狄洛的渔夫毕洛斯;——这一共二百零七年。梅讷劳曾把他的盾牌献给阿波罗神,毕泰戈拉来到神庙中,指出这破旧盾牌的一些标志,这些标志以前是没有人识破的,经他指出,人们就把这盾牌的来历认出来了。“对这些各式各样的寓言我们不想再多费时间。
关于毕泰戈拉从埃及祭司处采取了他的盟会的组织形式这一点,上面已经说过。
我们也同样必须分别开这些东方的、
①“灵魂的轮回”
,参看:“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八卷,第十四节。
②格登人也有灵魂不死的信仰,——赫罗多德称之为αθααα(第四D O S B G D卷,第九十三章)——因此勇敢。
③“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八卷,第四——五节;“波尔费留”
,第二十六——二十七节;“扬布利可”
,第十四章,第六十三节。
④“伊利亚德”
,第十六卷,第八○六——八○八节;第十七卷,第四十五节以下。
…… 290
68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从外国取来的、非希腊的观念;这些观念与希腊精神相去甚远,是站不住的,不能有发展的。灵魂轮回说在希腊是暂时的,并无哲学意义。在希腊人中,高度自由个性的意识太强,因而不能容许轮回观念将自由的人、独立存在的自在体转变到动物的形态中去。希腊人虽然也有人变成泉水、树木、动物等等的观念;但是这是以贬谪的观念为基础,这是一种惩罚,是犯罪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①对所谓毕泰戈拉的轮回说偶尔提到以下的话:“他们虽然认为灵魂住在身体里面,但是丝毫没有指出,这是出于什么原因,灵魂与身体有什么关系。因为两者结合在一起,一方活动,一方即承受;灵魂运动,肉体即被推动;在这一点上,彼此之间毫无偶然的事件出现。”
亚里士多德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以简捷的方式把轮回的观念取消了。
他说:“按照毕泰戈拉派的神秘说法,偶然的灵魂占据偶然的身体;”
因此身体的机体对于灵魂是偶然的东西。
“他们的意思似乎是说,灵魂之占据身体,一如建筑技术之于泥斗,因为技术必须使用工具,所以灵魂必须使用身体。”
但是每种技术都有它自己的工具;“每一工具必须有它自己的形式。”肉体的形式对于灵魂的形式不是偶然的,反之亦然。轮回说中却包含有这种偶然性:人的灵魂也是动物的灵魂。亚里士多德对轮回说的驳斥是很充分的。
轮回的观念应该是一个全体性的观念,是一个内在的概念浸透在它的多种形式里,——这就是永恒的轮回,东方式
①“论灵魂”
,第一卷,第二章。
…… 291
乙、毕泰戈拉与毕泰戈拉派782
的“统一”
的观念,这种统一性在一切事物中形成其自身;正因为如此,这观念才是哲学的。但在毕泰戈拉派这里却并没有这个意义的轮回,——至多只能说在他们这里隐约闪烁着这样意义的轮回,然而是理智的、确定的必然性。他们所了解的灵魂乃是确定的灵魂,一个事物,遍历一切的东西。灵魂应该是有自我意识的、能思维的,像这样的一个东西却不是我们所了解的灵魂。灵魂也不是一个像莱布尼兹的单元那样的事物,按照单元说,即是咖啡杯中的泡沫,也许会变成一个有感觉有思想的灵魂。这乃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同一性。它对于灵魂不朽并无意义。
〔三 实践哲学〕①
说到毕泰戈拉的实践哲学,这是与上面所讨论过的那些。。。。
东西密切联系着的:关于这一方面的哲学思想我们所知甚少。
亚里士多德②谈到他时说:“他第一个试图讲道德,但是并不以正确的方式讲;因为他由于把道德还原为数,所以不能建立真正的道德理论。”
毕泰戈拉派和采取十个天体一样,也采取了十种道德。其中正义被认作“同次相等的数”
(冪,ισιOισ)
,——认作同样方式下自相等者。因此正义是一种B数的规定:一个偶数,它自乘之后永远还是偶数(相等)。这种正义当然是自身同一的东西,——这乃是一个可以适合许多东西的完全抽象的规定;但是这种抽象的规定并不能充分
①译者增补。
②“大伦理学”
,第一卷,第一章。
…… 292
8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说明具体的东西。
他们便是这样用数来规定自然的、伦理的东西;但是这里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和表面的,因此也就没有达到概念。
在金言的名目之下,我们有一系列的六韵诗,这是一串道德格言,不过是可以把它们归之于晚期毕泰戈拉派的。这些格言是没(274)有重要性的、一般的、熟知的道德规则;但是似乎却很古老。这些诗句开始是:必须“尊敬那些不朽的神灵,因为他们是按照法律而受到崇奉的;”并须“尊敬誓言,以及光辉的英雄们,”
一个对于民族信仰的不朽神灵的对立物;“在上者”和“在下者”都结合在誓言中。此外更进到“尊敬祖先和血亲”
①等等,——毫无出色之处。在这些道德学说里面,道德的、本质的东西是以一种很庄严的方式说出的;但是这一类的学说是不能视为哲学的,虽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它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从习俗伦理的形式到个人生活的内心道德的过渡。正如在泰利士的时代,国家的立法者和领导者同时出色地有着自然哲学,我们在毕泰戈拉的学说里发现也存在着实践哲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的准备。在泰利士的时代,思辨的理念,绝对的本质,就其实在性说,乃是一个一定的感性存在;同样,道德生活中也存在着作为普遍的,作为一个民族的实际精神,一个民族的法律和政治,——道德也同样沉没在实际生活之中。反之,在毕泰戈拉的学说中,我们看
①“格言诗人集”
,第一卷,毕泰戈拉派金言,格兰道夫编:残篇一,第一至四行。
…… 293
乙、毕泰戈拉与毕泰戈拉派982
到绝对本质的实在性在思辨中从感觉的实在性向上提升,本身被当作思想的本质说出,——不过还不是完满的;同样,道德本质也被他从实际生活中提了出来,——对于整个实际生活加上一个道德的规则,不过并不是对一个民族的生活,而是对一个社团的生活给予道德的规则。
一般说来,一直到最近,我们所见到的还不是真正的思辨性的实践哲学。
毕泰戈拉盟会是任意的存在,任意的产生,并不像祭司制度那样是法制的一部分,为全体所批准、所承认。毕泰戈拉个人作为一个教师,和学者们一样,是孤立的。
他的那些道德诫命,和十诫一样,和希腊的贤者的言语一样,和毕泰戈拉在其金言中及其他被作为他的象徵的话中所说的言语一样,是不能当作思辨哲学或真正哲学看待的;另一方面,他所提出的那些自然概念和对因果关系之类的看法,也不是真正的哲学。同样地,他所提出的那些音遍的生活规则也不能当作思辨的东西看待,他并没有从歧异的东西中揭示出其绝对的对立,他所讲的道德中并不包含道德的对方,同时他也没有说出道德与其对立面的统一性。纯粹思辨的东西〔按即理念〕既不是一个纯粹在意识之中的结合,片面地与对象对立,也不是在自然中片面地与意识对立的东西,——后者乃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