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中年崇信佛学,推重法相唯识之学,后由佛归儒,以《易传》为宗,独创“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 他认为“五四”以后,人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追求,实际只是情绪化地执著于西方思想的皮毛,是盲目崇拜西方的心态作祟。 他要求,对西方的认识必须与中国价值系统的重建相辅而行,即须先建立中国文化之“体”
,而他的哲学就是从本体论上为此而作的努力。贺麟倡导的是“新心学”。
“新心学”是西方新黑格尔主义和中国陆王心学相结合的产物。 贺麟对国粹主义和全盘西化的观点,都持否定态度。 他于1941年8月,在《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一文,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新儒学”意义上的“新儒学”概念,并对新儒学的思想观点作了详细系统的阐述。 这篇文章被看作现代新儒学的宣言书和代表作。 在文中,他明确提出了“以儒家精神为本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具”的主张。 他认为,数千年来,儒家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总是
…… 468
264中国哲学初步
能够适应新的时代精神。 根据对中国现代文化动向和思想趋向的考察,他断言,新儒学是中国现代思潮的主流,现实社会正在“蔚成一个新儒学运动”。
他坚持认为,“民族复兴,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儒家文化的复兴”。他主张输入与把握西方文化,以充实儒家思想。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生死存亡,取决于能否把西方文化儒化、华化、中国化。“中国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亦即华化、中国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以民族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是否可能的问题”。
冯友兰鼓吹的是“新理学”。他在抗战时期写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贞元六书”
,集中宣传了他“接近于程朱道学的那套思想”。他公开声明,他的新理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讲的。 他所谓“新”
,在于他以程朱道学为正宗,吸收西方哲学,主要是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改铸宋明理学,把新实在论与程朱道学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形上学思想体系。一般说来,以上梁、熊、贺、冯四位现代新儒家所代表的社会和学术文化思潮,是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前期阶段。 解放以后,现代新儒学思潮在大陆基本上是处于消声匿迹的状态,它主要是转移到了港台地区,并逐渐散播到海外,得到了新的发展。50年代,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等人为代表的港台现代新儒家,著书立说,发表演讲,奔忙于欧亚美三大洲,宣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弘扬
…… 469
中国哲学初步364
传统儒学。 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解析,用现代西方社会的弊端比照中国文化的长处,同时也主张采纳西方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以重新建构中国本位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唐君毅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共同署名,轰动一时的文化宣言:《中国文化与世界》(发表于1958年元旦,副题是:《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宣言”
系统阐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中西文化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提出了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他们认为,现时东西文化应以平等眼光看待对方。 他们站在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上,依据传统儒学(主要是陆王心学)
,竭力阐扬中国文化的价值。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以心性为一切价值的根源。 传统心性之学以性善论为主流。 心性之学是人的道德实践的基础,它“依觉悟而生实践,依实践而增觉悟,知行相须而进”。
“心性之学乃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不了解心性之学,即不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伦理道德有人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根据,及其所包含的宗教性的超越感情。 其人生道德实践主张天人合德、天人合一,能使天人交贯,天内在于人,人上通于天。 中国的义理之学,目标在于人的道德人格的完成。 中国精神文明高于西方,西方人应向东方文化学习,其主要内容是:“当下即是”的精神与“一切放下”
的襟怀;“圆而神”的智慧;温润而恻怛或悲悯之情;天下一家之情怀,等等。 同时,他们也剖析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中西文化的结合问题,并对世界未来文化作了展望。 他们承认,中国文化必须接受西方或世界之文化,肯定
…… 470
464中国哲学初步
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 他们还对“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作了否定性的评价,认为马列主义与中国文化不相容。六七十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而带来了精神上的失落感、空虚感,由于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由于中国大陆大革文化命而造成的精神价值的解体,使现代新儒家们更坚信其思想方向之正确,因而更加活跃,掀起了“儒学复兴”的波澜。 其基本观点,与50年代以来的现代新儒学是同一思想方向,只不过对马列主义和“五四”运动的攻击更加明显、激烈而已。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建国以来社会发展屡遭挫折、经济建设落于人后的诘难,随着人们对“文革”文化专制的反思,特别是随着改革深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磨难,开放过程中西方思潮的涌入,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命运、尤其是和现代化关系的探讨。 在这股潮流中,现代新儒学思潮也播散到了大陆。 思想史界、哲学史界以至历史学界,都有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评价越来越高的倾向。“半部《论语》治天下”
,甚至“一句就可以了”的声浪,一度在学术讲坛上喧嚣。文学界的寻根热潮,特别是否定“五四”运动,否定鲁迅,诋毁“五四”运动造成了“文化断层”的观点,也大行其道。“儒学复兴”
的鼓吹者们在大陆找到了“知音”
,似乎看见了一抹希望的曙光。总的说来,现代新儒家代不乏人,现代新儒学思潮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大陆,都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致说来,现代新儒学思潮具有如下特征:
…… 471
中国哲学初步564
一、有着坚定的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强调中国文化的“一本性”和优越性,肯定中国文化有活的内在生命力,主张以中国文化的价值为基本取向,塑造人格,建设社会,融合西方文化。二、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花果飘零”的心态,希望全民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取得“共识”
,以弘扬中国文化。三、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同化力,与现代化并不矛盾,本身蕴含着发展科技的思想,包含着民主政治的根源。四、中道高于西器。 认为西方科技固然好,但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弊端,而没有思想根基和道德自我调适机制的科技、民主,是无本之末。 只有中国文化才能解决现代社会以及后工业文明的问题。 西方应向中国文化学习。五、中西文化可以融合。 中国文化应吸纳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等思想,使自己不仅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而且成为“政治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
、“实用技术活动的主体”
,以便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吸收西方文化的养料,培育出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六、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他们立足传统,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欲图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体系之中,而又保持中国文化的价值和特色。七、具有鲜明的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和自尊自守的独立人格,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挺立不倒。
…… 472
64中国哲学初步
八、有着保守的政治立场。 他们反对马列主义,反对其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 虽然欣赏马列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某些批判,但仅仅是从二者都是西方的产物,是作为“以毒攻毒”的现象而冷眼旁观的。 他们否定“五四”运动的思想方向,认为其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多于建设,破坏了中国学术文化“道统”的传承,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断层。
小说推荐
- 西方哲学初步
- 作者:彭越、陈立胜 1西方哲学初步彭越 陈立胜 著 2目 录1目 录引言 走入西方世界…1)第一章 哲学的童年…10)一、米利都的哲学儿童…11)二、崇拜数字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18)三、爱利亚三杰…22)四、赫拉克利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31)五、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抒情诗…37)六、阿那
- 最新章:第98章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学生
- 作者:龙葵序“那些孩子已经答应你的邀请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叹息般的说着,似乎有几分不悦“是啊”坐在对面的是一个英国老人用睿智的眼睛从半月眼镜后凝视着这个不大高兴的中国老人,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邓不利多,你应该知道他们是九玄里最珍贵的孩子,现在把他们托付给你了,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一定…不要再让我”
- 最新章:第43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 作品: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作者:龙葵 内容简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哈利三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桌边吃早餐,大厅里的气氛并没有往日刚开学时那么活跃,可见昨晚盛大的宴会和激动人心的分院仪式也掩不去伏地魔归来给大家带来的阴影“那个位置还是空的”罗恩一边大口吃着熏肉一边看着黑魔法防御术教师的位置。霍格
- 最新章:第44章
- 初中校园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7章
- 初中校园 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8章
- 中国文学史
-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前 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
- 最新章:第318章
- 尤哲学
-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
- 最新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