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39章


炀韧持挝;陨隙峦菩械囊怀∫砸鞣降木伦氨浮⒒魃涂蒲Ъ际跷饕谌荩愿还勘康牡淖跃仍硕?br />
洋务派在中央以总理衙门大臣奕、侍郎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辛酉政变后他们握有实权,可以左右清朝的政局。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比西方好得多,只是火器比不上西方列强,只要清政府掌握了西方的近代军事技术和装备,就可以强盛起来。洋务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60年代为第一阶段,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办法制造新式枪炮和船舰,兴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70年代到90年代是第二阶段,以“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开始举办民用工业企业。
在第一阶段洋务派建立的军工厂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李鸿章在曾国藩支持下在上海创产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经费为54万余两自银,工人2000余人,主要生产枪炮、弹药和小型船舰,还附设译书馆来翻译西方书籍,这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全部都是官办企业,由清政府和湘、淮系军阀控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同时对外国有着严重的依赖性,从设计施工、购置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直到原料供应完全依赖于外国,并长期受外国人控制,但这些近代企业毕竟也具备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由于在创办军工企业的实践中遇到资金、原料、运输等困难,洋务派认识到必先求富才能自强,所以决定发展民用企业以积累资金,有了雄厚经济基础后才能制造洋枪炮以自强御侮。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到90年代就已创办了大约20多家民用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采矿、纺织、冶炼等各个行业。规模较大的有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总局、铁路交通运输业等。在这些企业中,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最有成就的一个,它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这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屡遭英美轮船公司的排挤,但并没有被挤垮,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
洋务派在兴办军工、民用企业的同时,还进行了筹建海军、加强海防、设立外文学馆、派遣留学生等活动。1875年,两江总督沈葆桢、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奏请筹建北洋、南洋、粤洋三支海军。1885年三洋海军已初具规模。1867年,奕设立京师同文馆,以教习外语为主,同时兼习天文、历史和数理化。此后,各类学堂学馆在各地纷纷建立。1872年,中国首次派遣留学生到国外,30名学生由上海赴美留学。此后,政府还多次遣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洋务派的活动旨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洋务派为中国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新型的科技、军事和翻译人才,是近代最早觉醒的先行者。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尽管带有浓重的封建性和对外国的强烈依赖性,但其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72。中日甲午海战
1898年7月,中国和日本两国在朝鲜海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按中国传统的纪年法,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历史称这场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是联系两国的重要通道。因此,黄海成了这次战争最主要的战场,发生在黄海的战斗也最激烈。
这场海战是自这里开始的……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着四艘中国的舰船。“高升”号和“操江”号两条运兵船,在“济远”号和“广乙”号两艘军舰的护卫下,正在把两千多名陆军送到朝鲜战场去。
突然,十来艘日本舰出现在海面上。它们一边朝这边冲过来,一边发射出密集的炮弹。其中有几发正好落在“广乙”号上。“广乙”号立即起了火,不得不撤离了战场。“济远”号的管带舰长方伯谦看到日军力量强大,就吓得双腿发软。这时候,几发炮弹落在了附近的水面,激起一层层波浪。方伯谦趁机命令舵手:“把船头调回,向天津撤退。”水手们看见方伯谦这么做,都非常气愤。他们大声朝方伯谦喊:“大人,不能跑!我们一逃,那两千多名陆军弟兄怎么办?”然后,水手们瞄准日本旗舰“吉野”号,连发几炮。随着“轰轰”几声巨响,“吉野”。
舰上也着了火。战士们都高兴地拍手叫好:“打中了!打中了”。
“不许胡来!”方伯谦大声叫嚷:“谁敢违抗命令,小心脑袋!现在撤回天津。”战士们没有办法,只好又将上膛的炮弹取出来,“济远”号丢下那两艘运兵船,头也不回地逃跑了。
这样,“高升”号和“操江”号失去了保护,被敌人包围起来。“操江”号很快就被日舰劫持了。然后,日本军舰把炮火一齐对准了“高升”号。日本兵趾高气扬地站在船头,朝“高升”。
号叫喊:“你们快投降吧!不然就把船炸沉。”“高升”号上的1000多名官兵觉得受了侮辱,一齐朝日本兵骂道:“别做梦啦!
我们宁可淹死,也决不投降。”日军看见“高升”号上的官兵这么坚决,就放炮威胁。几发炮弹在“高升”号附近爆炸了,弹片和浪花一齐溅到清兵的身上和脸上。可是这1000多名官员没有一个人惊慌,都拿起枪向日本兵还击。日本军舰见威胁没有成功,就一齐向“高升”号开火。密集的炮弹打穿了“高升”号,海水涌进了船舰。广大的官兵们眼看舰船在下沉,可仍没有一个投降。最后,海水淹没“高升”号。10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就在黄海上发生这悲壮的一幕时,北京城里也非常热闹。全城上下都在为慈禧的60岁生日忙碌着。自从圆明园被烧毁后,皇上的太后臣子们就失去了一个享受的乐园。于是慈禧决定扩建颐和园。没有钱,慈禧就把用来扩建北洋海军的白银都给花了。颐和园修好后,慈禧特意地来察看。正当她玩得高兴的时候,李鸿章突然赶来报告说:“北洋海军和日本人在黄海打起来了。”慈禧一听这个消息就急了。她倒不是为国家的安危着急,而是着急她的生日又因此过不好了。李鸿章也很着急。北洋海军是他多年苦心经营才建成的。他担心一旦和日本海军交起火来,北洋海军会受到损失。这样,他也就没有能给自己撑腰的力量。因此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绝对不能和日本人开战。但事情并不像这个卖国贼想得那么简单,黄海大海战终于爆发了。
在提督丁汝昌的带领下,北洋海军护送完运兵船后正返回港口。忽然水手报告说前面出现了一支舰队。丁汝昌急忙走上舰桥,举起远望镜朝远处看去。只见西南方向的烟雾里,果然有12艘军舰朝这边开来。再仔细一看,又发现这些军舰挂的都是美国星条旗。丁汝昌有些怪,美国军舰来干什么呢?正在他犹豫的时候,12艘军舰已经快接近中国舰队了。再一看,这些军舰都降下星旗,换上了日本的太阳旗。丁汝昌立刻明白自己上了当。他连忙命令各军舰做好准备。这时候,敌舰已经排好阵势猛扑过来。
丁汝昌下令向日本军舰开火。随着一阵阵炮声,海面上顿时升起黑色的浓烟、红色的火光和白色的水柱。丁汝昌指挥旗舰“定远”号冲在最前面。日本军舰看到“定远”号挂着帅旗,便把密集的炮弹一齐朝它打来。“定远”号的甲板和桅杆都被击中,帅旗也被打落了。丁汝昌站在舰桥上非常镇定。任凭炮火从身边飞来飞去,他仍然从容地进行指挥。
突然,又一颗炮弹飞来,正好落在了丁汝昌的身边。“轰”。
的一声巨响,舰桥被炸断了。丁汝昌一下子跌倒在甲板上。管带刘步蟾见他被打成了重伤,立刻爬上摇摇晃晃的舰桥,代替丁汝昌进行指挥。刘步蟾命令“济远”和“经远”两艘军舰向“致远”号靠拢,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最厉害的“吉野”号。
这时,“济远”号慌忙逃跑,慌忙中竟撞伤了军舰“扬威”。
号。“扬威”号受伤后速度变慢,被日舰击沉了。
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经远”两舰向“吉野”号猛攻。这时候,日舰“西京”号突然闯过来阻拦。邓世昌命令“致远”号连发几炮,打折了“西京”号的航机。“西京”号狼狈逃跑后,六七艘日本军舰纷纷向“致远”号包围过来。邓世昌指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