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来观看者,也同时抓获。与此同时,朱、庄两家也被包围,男女家丁,仆
从夫妇都被一古脑儿地抓住了,共数百人。
朱佑明与朱国祯同姓而已,朱佑明因挂了朱国祯的堂匾,结果,朱佑明
处以凌迟,其三子均处斩。朱氏妻奴配给旗下为奴,全家家产籍没。
接着,吴之荣又告镇浙将军柯奎受贿隐瞒逆书罪,柯奎无法隐讳。柯奎
以满人不识汉字,免死,革其将军职归旗为民。吴之荣又告陈永命受庄氏贿
赂包庇庄氏,陈永命本是旗人,听说吴之荣告发,惧罪自缢死于店中。官府
将其尸体运到杭州,磔尸三十六块,其弟陈永赖为江宁知县,亦连罪被斩,
妻子配给旗下为奴。卖书者王云蛟处斩。谭希闵虽任湖州太守半月,根本不
知此案的详情,但也与推官李焕宁,以陷匿罪处绞,死于钱塘门外。
此案中受牵连处死的还有:
张隽,字非仲。曾为庄氏所召,作明代理学诸人传。庄史案未发时,已
逃入僧舍,时年已70余。被抓获时,谈笑自若,不久被处死。
董二酉,少有神童之名,学问渊博,书法也很精妙。庄氏史稿案发时,
已死了三年多,仍被开棺戮尸,其子濯万,9岁能诗,曾作五言感怀古诗4
章,后处斩。
潘柽章 (字力田)、吴炎(字赤溟),皆吴江人。二人平日闭门读书,
也私著《明史》l部。庄廷■时曾请二位参加修撰,潘、吴未应请。庄氏也
将两位名字列入参订之中。案发后,两县令亲自上门缉捕。两人非常镇定,
到杭州后,见到两部官员,痛骂不屈,后皆被斩。
蒋麟徵,字西宿,庄氏纂史时召请编纂,初不愿意去,为贫所累,不得
已而赴命。案发后,亦同时遭难。
茅鼎叔,字元铭,纂史稿仅数月,因史稿刊列其名,全家抄没,被绞死。
吴之镛、吴之铭兄弟,湖州名士,因参与史稿校订,均被斩。
韦全社,字元介,其弟全祐,字次申,案发时韦全社已卒,韦全祐被斩。
李继白,乙未进士,为苏州浒墅关专卖主事,听说书坊有庄氏《明史略
辑》一书,派人买了一部,案发时,李继白已调入京城,但也以购买逆书获
罪,立斩于市。卖书商及派去买书的人,也同时斩于杭州。
刻工汤达甫、印刷匠李祥甫,处斩。
… Page 21…
查继佐、陆圻、范骧三人均为当地名士。
查继佐、海宁人,字伊璜,明末举人。其著作有《班汉史论》陆圻,钱
塘人,字丽京,顺治时贡生。著有《从同集》、《旃凤堂集》、《西陵新语》、
《新妇谱》等。
范骧,海宁人,字文白,有《默庵集》。
庄氏史稿案最初起于吴之荣。吴之荣除了向庄氏取贿不获而忌恨外,吴
之荣欲想得到查继佐家的歌女,不得,于是吴之荣亦恨查氏。
康熙元年六月,吴之荣进京告发。十一月,查、陆、范三人被执,于十
二月解京问罪。康熙二年正月,查、陆、范三家老幼、妇女、奴仆等均被抓
获,家产查封。查、陆、范三家被拘者,共 176人。直到四月天热,方许
回家居住,然只开几间房子,其他房产仍封固。
在押期间,查、陆、范三家屡托人向官员出资行贿,方得宽释。直到庄
允城在京服毒自杀、庄廷■发墓碎尸,案子了结,才将查、陆、范三人及全
家免罪释放。
查、陆、范获释后,朝廷以三家首举有功,将庄、朱二家之家产,一半
给告发人吴之荣,一半分给查、陆、范三家。陆圻不愿接受,于是尽归查、
范二家及吴之荣。
吴之荣因告首有功,果然名利双收,不仅得朱佑明巨万之产业,并重新
被起用,官至右佥都。但于康熙三年夏,发生恶疾,痛苦万状,不治而死。
陆丽京在被拘捕时,曾告诫二子曰:“你们今后只要孝顺母亲,谨守礼
仪,终身不必读书。获释后经过两年对家人安顿。于康熙六年 (丁未)春,
削发为僧,不知所终。
查伊璜,自幼才华横溢,风情潇洒。他之所以获得释放,得力于20多年
结识的落魄读书人吴六奇。吴沦落为乞丐时,查伊璜曾收留了他,并发给他
一些盘缠,送回广东。后来吴六奇以其才在平南王麾下做了两广提督,事过
20余年后,才与查伊璜再见面。此次查伊璜遭祸后,曾求吴六奇相助,吴六
奇即请平南王为他打通关节,查伊璜获免。
查伊璜获释后,放情诗酒,买了美女12名,教他们歌舞。经常在良宵开
宴,垂帘张灯,珠声花貌,观者醉心。查伊璜夫人也妙解音律,亲自为家妓
作曲填词教她们唱曲。
庄氏史稿案,遭祸者数十家,牵连者近千人,死者70余人,十分悲惨。
此案从发始起,前后两年,兵丁围困、抄斩杀戮,趁火打劫,偷盗拐骗,持
续发生。这是清朝第一件文字狱案,也是清代文字狱案中较大的一次杀戮案。
这次文字狱案,是清代统治者进行思想文化专政政策的总开端,也是对汉族
进行思想文化压迫的总信号。此后的康、雍、乾三朝,文字狱案接连不断,
其中汉人遭害者不计其数。可想而知,清朝300多年,统治者对人民的思想
禁锢是多么严酷了。
这次案件,虽然数十家遭祸,有的被杀,有的幸免,其中也有些插曲或
传闻,值得一记,以使人们了解此案始末的一些更全面情况。
庄廷■在案发前已死去,其父庄允城死在狱中,其弟庄廷钺被凌迟处死,
廷钺幼子也被斩。主犯庄廷■,被开棺戮尸。
当时受祸各家,为保存血脉将年龄小的孩子改名托人藏匿的,也有不少。
此外还有几人,虽也参加了庄氏史稿修撰,但却因偶然原因,得以幸免。
遇难者也有,幸免者也有。可见当时参加修史的人很多,都以为是一件
… Page 22…
荣光的事。由于统治者极其残暴,在受难者当中,受冤者也实在不少,只是
鉴于统治者及各级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也没人敢辩解。比如吴之荣,本系赃
官,一向诈财,告发庄、朱,也是为索财不与,挟嫌私愤,结果反而以朱、
庄家产之半赏之,并起用加官,完全是是非不分。统治者为了实行文化统治、
思想禁锢,是不择手段的。原本无公理可言。
《明史》案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它激起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当时
很有些心术不良的恶棍效法吴之荣,专挑别人著作中的纰漏,指为“逆书”,
漫天索赂。到后来花样愈来愈新,手法也愈出愈巧,歹徒们索性偷偷炮制出
一本逆书,想要诈谁的银子,便把他的尊姓大名列上,这要数沈天甫、夏麟
奇、吕中等人胆子最大、心也最黑了。他们刻印了一本诗集,假托为陈济生
所编,书中作者不下七百名,几乎把大江南北的名士巨室网罗殆尽。康熙六
年(1667)沈天甫到内阁中书吴元莱家索银二千两被拒,遂将此书检举到官,
经刑部审理,真相大白。这一年闰四月沈天甫等四人被押赴菜市口处斩。
沈天甫几个恶棍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表明清统治者也有所顾虑。在处理
沈案的同时,御史田六善上疏说,近来有一批奸民专干诬陷讹诈的勾当,他
建议皇上颂发谕旨,今后谁再敢栽害别人,一概“依律反坐”。康熙帝表示
同意。但从此后的情况看,借逆书搞讹诈之风并没有很快平息下来。顾炎武
的例子,就很典型。庄廷■主持编《明史》时,见顾炎武名气大,派说客请
他列名,但顾炎武看不起他,谢绝了。庄氏史案告发之后,顾炎武没被牵连
进去,他自觉很幸运。不料康熙七年 (1668)二月间他正安居北京,却莫名
其妙地被千里之外的一起文字狱卷入了。这件案子与沈天甫案如出一辙,造
逆书的叫姜元衡,中过进士,点了翰林,回到老家山东把沈天甫那本书剪掉
了200页,改名为《启祯集》,告到官府,说是昆山顾炎武搜辑发刻的。山
东方面请旨逮问顾炎武,顾炎武三月离京南下,自去济南投案。当堂对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