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已经破裂,极为失望,准备返回北京。此时,戈洛文买通了在中国使团内
充当译员的两名外国传教士,劝中国使团继续留在尼布楚谈下去。原来,中
国代表团的翻译是耶稣会传教士张诚(原名革比勒,法国人)徐日升(原名
佩雷拉,葡萄牙人)。以前,为了换取通过俄国到达中国的权利,徐日升和
另一个传教士南怀仁就曾经向在北京的俄国使团提供过重要情报。这次中俄
谈判,康熙皇帝命张诚和徐日升随同前往。索额图在会谈中隐隐约约感觉到
他们俩和俄国人的关系有点暧昧,可是中国方面又没有人能胜任翻译,所以,
只好仍然让他们担任翻译。
张诚和徐日升见到了戈洛文,向他转达了中国饮差大臣的口信,接着徐
日升说:“皇上为了西北部的噶尔丹叛乱很不安。皇上要全力对付噶尔丹,
所以急于和俄国缔约。他命令钦差大臣,初议之时,以尼布楚为界,如果你
们不答应,就以额尔古纳河为界。现在你们坚持以黑龙江为界,占领雅克萨,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你们能在尼布楚和雅克萨之间找一个地方,或许更
现实一些。”
戈洛文一面点头,一面把他们的话暗记在心里。两个传教士起身告辞的
时候,戈洛文命人取来贵重的貂皮送给他们,亲自把他们送出去很远。戈洛
文在徐日升和张诚的帮助下,把中国使团拴在尼布楚,一方面使谈判不致于
破裂;另一方面又迟迟不肯达成协议,在一切问题上讨价还价,中国使团急
切希望谈判成功,除了已经让出尼布楚以外,又作了许多让步。中国使团为
了迅速划定东段边界,同意了戈洛文的要求,暂时搁置了中段边界的划分。
中国使团将黑龙江上游北岸的分界线退让至尼布楚以东约四五百里的格尔必
齐河,这已超过了康熙的指示。中国使团又将黑龙江上游南岸的分界线让到
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口距尼布楚450公里,这一广大地区有银矿、盐湖
以及大片耕地、牧场,是沙皇政府最垂涎的富饶地区。
中国使团步步退让,实已无可再让,而戈洛文仍在玩弄外交手段,勒索
… Page 32…
不已。这时候,受尽俄国压迫、被俄军驱赶到山林里去的中国各族人民,听
到中国使团到达的消息,纷纷前来,他们扶老携幼,带着帐篷,赶着驼羊,
突破俄军的封锁,来到了尼布楚附近。中国使团遇到了大批的喀尔喀人,至
少有六七千人,他们已起义反抗俄国人。戈洛文害怕中国人民抗俄斗争的发
展,赶紧改变策略,拿出沙皇政府预定的划界方案,迅速与中国使团达成协
议,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在深夜里急忙派使者到中国使团的驻地,同意撤
出雅克萨。中国早已同意让出尼布楚,现在俄国也同意撤出雅克萨,问题已
经解决。此后在其他问题和具体细节方面又经过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谈判,
终于达成了协议。
9月7日晚上,双方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索额图和戈洛文身穿礼服,
同时到达会场。他们先在条约上签字、盖章,然后宣读誓词,相互交换条约。
这个条约,就是著名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字以后,他们互相拥抱,表
示祝贺。这时候乐声大作,喇叭、铜鼓、风笛、双簧管齐鸣,帐篷里充满了
轻松的气氛。双方官员也改变了过去的敌对态度,亲切交谈,互相赠送礼品,
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正式的文本是拉丁文
本,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另有满文本和俄文本。条约共六条,实质性部分
包括: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越界侵略和逃人的处理,中俄往来贸易的规定
等。
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是条约中最重要的部分。条约明确规定以格尔必齐
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的分界线。又规定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
存放,留待后议。清政府在领土方面作了重大让步,将尼布楚及其以西直至
贝加尔湖原属中国的领土让给了俄国,以换取俄军撤出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严禁彼此越界入侵,双方不得收容逃亡者,以减少边境
争执。又规定:中俄两国人民可以过界来往,贸易互市,这是俄方长期以来
的要求。
《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双方代表都在各自政府事先指示的
范围之内进行谈判交涉,没有用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最后达成的
协议并没有越出中俄两国政府愿意接受的范围。条约明确地划分了中俄两国
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
国的领土。条约在领土和贸易方面也满足了俄国的要求,尼布楚谈判是正式
的、平等的谈判;该条约巩固并扩大了两国人民的和睦关系。在尼布楚条约
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中俄的东段边界稳定了下来,边境相对地比较平静,
两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往来和贸易也有所发展。
《尼布楚条约》虽然把原来属于中国的一些土地让给了俄国,但这是清
朝政府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同意的,是双方商议的结果,是平等的条约。从此,
在长达150年的时间内,这段边境一直比较平静。
… Page 33…
晚清太后垂帘听政
1860年9月22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从圆明园仓促北逃,
途中因颠沛流离,得了重病呕血。30日行抵热河避暑山庄,1O月初虽然逐渐
恢复健康,但逃亡途中,回首往事,放眼山庄,不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之叹!在这种心情驱使下,咸丰皇帝盼望和议早成,谕令奕同英法
议和可以尽快办成。10月19日,又在奕等人的奏折中批示:“此时天气
尚未严寒,英法等国如能早退,朕即可起驾回京,以定人心。”
奕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的消息传到热河后,10月31日,咸丰皇
帝又批示说:只要外国退兵不再反复,朕即可回京。但侵略者不肯立即退兵,
声称要在天津过冬,咸丰皇帝担心一旦回銮,英法侵略者卷土重来,因此谕
令奕等人,在回銮以前,务必和英法侵略者议定,以免再生枝节。这表明
咸丰皇帝还仍然准备当年返回京师。
但是奕等人认为条约初定,恐怕英法两国会借故纠缠,不肯撤兵,打
算待英法联军退到天津之后再与外国交涉其他外交问题。对此,咸丰皇帝大
为不满,正是在这种不满情绪支配下,当奕等人请咸丰皇帝早日回銮时,
咸丰皇帝颁发了暂不回銮的上谕。
当初咸丰皇帝命奕留在北京办理议和,咸丰皇帝的本意,不过是想争
取时间,部署兵力。然而奕受命之后,却迅速同英法签订了和约,并因此
同洋人打上了交道,博得了侵略者的好感,这是咸丰皇帝身边大臣肃顺等人
始料不及的。肃顺一向刚愎自用,视满族贵族如酒囊饭袋,就是对奕,他
们也只称呼他“小六子”,毫不放在眼里。如今奕因议和成功,而被朝野
上下视为善于与洋人打交道的人,威望大为提高,大部分留京亲王大臣追随
其后,势力已经很大,再有洋人的关系,如果咸丰皇帝回京,难免不受其包
围影响,因而肃顺等人便极力阻挠回銮。
为了使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乐不思蜀”,肃顺等人极力以射猎或美色
来诱惑咸丰皇帝。避暑山庄原有离宫200余所,完好者尚有70余所,有许多
可供消遣的去处。和约签订后,肃顺等人令在京的大戏班人员分三批全部到
达热河,从此几乎每二三日即演戏一次,每次戏目角色均由咸丰皇帝硃笔决
定,有时上午已花唱,晌午还要清唱。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玩得很开心,大
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之势。与此同时,肃顺等人还大兴土木,修缮行宫。肃顺本人甚至还建筑私
寓。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动摇和影响咸丰皇帝回京的念头。
咸丰皇帝在热河整日以观剧打猎为乐,懒于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