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第7章


对夏王朝的腐败看得更透了。这样,他不仅更坚定了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 
信心,而且加快了灭夏的步伐。 
商汤回到商国,一方面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小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 
又消灭了那些死心蹋地跟随夏朝的小国;另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备战,加紧 
笼络老百姓,表明自己是个贤明的国君,好让老百姓听从他的指挥。 
不久商汤做好了准备工作,成立了讨伐夏国的联军,由他亲自率领浩浩 
荡荡地向夏国进军了。夏桀听说后,顾不得饮酒作乐了,连夜调集军队,设 
下几道防线,保卫都城。但商军兵强马壮,有备而来,士气旺盛,而夏国的 
军队久不征战,平时又不进行严格的训练,军纪又很涣散,战斗力很差。所 
以,两军刚一相遇,夏军的防线就崩溃了。夏桀看到大势已去,便带着几个 
… Page 16…
护卫,仓惶逃窜。商汤带领部队紧追不舍,终于在南巢 (今安徽巢县西南) 
将这个暴君俘获。商汤本想杀死夏桀,以平民愤。但转念一想,自己一向以 
宽厚仁慈著称,今天这样做,恐怕民众会对他有别的看法。何况大局已定, 
于是,他把夏桀囚禁在南巢,自己率领部队回毫城了。被软禁在南巢的夏桀 
不久就郁郁而死,延续了400多年的夏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即距今3700多年以前,商汤正式建立了我国历 
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汤建立了商朝以后,商人开始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国家转化,并渐渐强 
大起来,初步建立了专制王权。但由于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作为文明 
时代的王位继承制未固定下来,因而商出现了王位纷争的“九世之乱”,商 
朝国势几度衰退,政治力量削弱,臣服的万国也纷纷摆脱其控制,商与原敌 
对万国之间战争不断。到汤的九世孙盘庚继位后,为振兴商朝,断然迁都于 
殷,在此过程中,专制王权得以加强,旧部落贵族的力量被打击削弱。盘庚 
迁都是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它平息了商王朝历时几代的政治动乱,王位继 
承制得以解决,并建立了稳定的奴隶秩序。从此商人结束了流徙不定的生活, 
并创造了繁荣的青铜文化,发展丰富了华夏文化。盘庚迁殷,使商王朝很快 
越过了衰微动荡阶段,逐步进入了鼎盛时期。 
盘庚是商朝的建立人汤的九世孙,从他哥哥阳甲那里继承了王位。他即 
位的时候,商王朝正面临着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动乱的根源集中地表现于 
对于王位继承权的争夺上,这需要向前追溯到商的建立初期。 
商人原来是居住于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后来渐渐发展壮大进入了父系 
氏族公社。到了汤继位的时候,进入了文明时代。 
公元前16世纪,汤兴兵灭了残暴的夏,建立了商朝,商人渐渐完成了由 
部落形态向国家转化的过程。最初氏族的各级家长,就演变成为奴隶制国家 
机器的各环节。但是做为一个初期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体制尚未完善,商王 
朝在许多地方还遗留有氏族公社的痕迹,特别是做为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 
要标志——王位继承制——还没有被固定下来。在盘庚之前的八世商王,王 
位继承始终是兄终弟及的,直至幼弟死后,才可由下代人继承。这是商建朝 
初期,伊尹所形成的,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临时采取的办法,尽管嫡长相 
传从夏以来已经确定下来,而且商族人在商汤以前也是嫡长相传。商汤灭夏 
13年后死去,倘若按旧习规,应传位于长子太丁,但太丁已早死,于是便应 
再传位于太丁之子,但其子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倘若勉强把王位传给 
他,必定会不利于新王朝的巩固。因而,伊尹破除旧制,采用兄终弟及再还 
位于长兄之子的办法,这于统治阶层有利,也无悖于嫡长相传的原则。如: 
商汤死后,伊尹就立太丁之弟外丙。外丙即位2年后死去,又立其弟仲壬为 
王。仲壬即位4年后就死去了,于是伊尹再立太丁的儿子太甲, (可能是经 
过这么6年,太甲已成人,而具备了继位为王治国的条件)。但后来也会出 
现不愿还位于长兄之子的现象,因而在两代人之间的王位传递中留下了争 
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王位争夺。 
从历史资料来看,在从仲丁到阳甲九个国王之间,商王朝基本上处于激 
烈的王位争夺而造成的动荡状况中,史称“九世之乱”。盘庚曾祖父祖乙死 
去后,王位传于长子祖辛,祖辛死后,又传位于其弟沃甲。沃甲死后,按上 
两代之例,应传位于其子南庚,可是不知为何原因,祖辛之子祖丁继承了王 
位。但南庚并未死心。当祖丁死后,照例当由祖丁的亲兄弟即位,如无亲兄 
… Page 17…
弟,则当由其子直接继位,然而结果却被南庚继承了王位,这是商代王位继 
承中独一无二的特例,即堂兄弟继位。这期间诸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到阳甲 
传王位于其弟盘庚时,两家支中均衡力量被打破了,此时,矛盾在激化,动 
乱也在酝酿之中。 
王位纷争,极大地影响了商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在这期间商王朝 
曾四度迁都;仲丁时候,由西毫(今河南堰师)迁到敖(今河南荥阳东北); 
河檀甲即位后,又迁都到相 (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时迁到邢(今河南温 
县东);南庚在位时又迁到奄 (今山东曲阜)。在这短短的180余年里,四 
度迁都,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一定破坏,也使广大社会下层平民深受其害,因 
为每次迁都,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会受到一次破坏。由于这多次迁 
都后,到盘庚即位时,商人已远离其祖先居住的河洛平原,从华夏的中心地 
区迁到了偏远的东方。 
当时社会很不稳定,商王朝的政权力量也逐渐衰弱下去,原来与商朝敌 
对的偏远小国,也可谓乘人之危了,不断向商朝及其属国进攻,商王朝陷入 
了长期战乱之中。加以仲丁时期起商人就与东方夷人之一支——兰夷发生了 
战争(当初仲丁迁都便是为了征伐东方的兰夷,但到河檀甲为王时,由于殷 
朝又衰弱下去,加以东方夷人此时又强大起来,威胁了敖都之安全,又造成 
了河檀甲迁都到相,即今河南内黄之地,用以避战,此后二者冲突时有发生)。 
人民也陷于痛苦之中了。而且原先臣服于它的众属国也纷纷摆脱其控制而且 
停止向商纳贡。 
盘庚便是在此种局势下,继承了商王位,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希 
望振兴祖先的事业,但如何结束这长期纷杂的王位之争,如何稳定商王朝目 
前的政局,并巩固和扩大商王朝的统治呢?盘庚面临着众多的棘手的问题。 
盘庚再三考虑,认为要解决这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迁都,重返商人以前 
居住的河洛平原,选址于殷。他为何偏偏选中殷呢?对于贵族阶层来说,他 
们的家产将在迁都过程中蒙受损失,因而他们不会同意。广大平民经过四次 
迁都,都已厌烦了,他们渴望着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是迁都于殷也有不少有 
利因素: 
从国都新址殷来看,它有着优厚的地理条件:临近于洹河,有充足的水 
利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对于当初社会形态来看是有利 
的——便于发展定居农业。 
而且河南黄河沿岸,自早便是华夏民族和文化发源地,是华夏之中心。 
商人先辈便在此居住过,对这里的气候、地理条件已适应,而且成汤建商时 
便定都于此;在此等条件下,盘庚若迁都于此处,以恢复“商汤之政”为号 
召,是既得地利又得人和的,可树立自己的威望,提高自己在平民心中的地 
位。 
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对刚即位的盘庚来说,最重要的是——迁都对 
于商王朝混乱的政治局面是一个重大转机,有利于他巩固自己的政权。“九 
世之乱”时王位纷争,得王位者为摆脱失王位者及其家族同党的反对甚至于 
夺权,便时常采取迁都的手段,用以削弱敌对方的力量。祖乙夺位后,迁都 
到耿;南庚夺位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