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传》第63章


晌恕?br /> 通信合作始于1950 年1 月,2 月在纽约相会。这时福克纳已有了第一幕的提纲,他越未越热烈、坦率而坚决,琼感到不自在;她一迟疑,他便不快乐,虽然合作的设想并未落实,他继续写剧本,写信告诉琼进展情况,并说她要怎样都依她,但是他“不仅什么都会想象,还会希望并信以为真”。暮春,苦恼不得解决,福克纳日益抑郁不欢。种田、驶船、骑马都没有乐趣,即使写作顺利,也觉得“不满足”。
他要“再作4 月的春游,哪怕一天、一小时也好”。和琼在一起,他觉得年轻、洁净和硬朗。没有她在身边,处处都见衰老的迹象。不久,他甚至觉得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对吉姆·迪瓦恩说:
“以前有过多少日子坐在书房眺望窗外时,知道自己在工作。如今坐在书房眺望窗外时,知道自己不在工作。”他写信感谢美国文学艺术院授予霍威尔斯奖章,语气凄凉。他说以前写了一本又一本,总觉得每一本都不够完善,但是知道“还有下一本”要写,“如今年已50,回头看,只觉得本本不错。
但同时醒悟这种感觉最要不得,因为它意味着时辰已近——黑夜、幽暗、长眠的时辰已近,我将永远放弃我为之激愤、为之呕心呖血的一切,我将不再会为之苦恼。”琼踌躇、福克纳舐自已伤口之际,埃斯特尔醋海起风波。她对梅塔·多尔蒂作过无奈的让步,眼前的事太叫人受不了。琼才比吉尔大几岁,孟菲斯离牛津又近。
气急之下,埃斯特尔截信拆信,找琼的父母,不但闹得那对合作者不太平,也困窘了自己。福克纳求息事宁人,答应回头。但是他要作4 月春游的欲望远非自己所能承认或控制,仍然抱着诗情。“不在自己花园里就去树林里”散步的希望和信心,仍然宁有痛苦也不愿一无所有,继续一方面抚慰埃斯特尔的怒气,一方面点燃琼的爱情。
夏去秋来,僵局依旧。琼、埃斯特尔和福克纳三人中似乎谁也下不了决心。1950
年11 月10 日早晨,电话铃打破了沉默:纽约来电通知他获得1949年诺贝尔奖,表彰他的“感人至深而风格独特的贡献”,福克纳早已知道自己在国内的名气远远不如欧洲。让·保尔·萨特(11)对考利说,“在法国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纳是神。”
有过几次谣传,把他的名字同诺贝尔奖挂上。
1946 年3 月,福克纳作品的瑞典文译者托斯膝·荣松预言他会得诺贝尔奖。
1949 年秋宣布无人得文学奖时,传说更多更直率。1950 年,这一时刻终于到来。福克纳的反应和《坟墓的闯入者》首映式前一样:这“是莫大的光荣,他很感激,不过,他宁可留在家里”。家人、朋友和国务院特使的请求一概无效时,埃斯特尔又生一计,让吉尔出面,女儿对此事原无兴趣,如今求父亲带她去欧洲一游,作为即将结束高中学业的毕业礼物。
福克纳同意了。但启程前几天酗酒,险些误了这次旅行。最后成行时,他在途中说自己讨厌并恨透了“被人支来支去尽本份”,孰料尽本份到头来却是他最愿做的一件事。他对美国驻瑞典大使说:“我愿做该做的事”。他虚弱、疲倦、害怕,需要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帮助,以前如此,以后还会如此;幸而总能有人相助。
这一次也不例外:吉尔好几次帮助了父亲;在纽约,有哈斯和克明斯两家;在瑞典,有美国驻瑞典大使沃尔顿·巴特沃思、有英国仆人杰弗里·巴顿和托斯膝的遗婿埃尔泽·荣松,几年前处于个人生活和全球生活的黑暗时期中时,他曾写信给一个出征的男孩,说起过他也许能成为“民族的喉舌”,现在他要利用这个机会站在高山之巅向青年说话了,岂知他太羞涩、细声细语、说得太快,谁也没听清楚。埃尔泽·荣松事后说:
“我们直到第二天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但是他倒觉得,有时沉默也很有力。
他站在高山之巅说出了郁积已久的顾虑和信仰。他的顾虑是:恐惧把人销蚀、恐惧是人最卑劣的感情。他的信仰是:只有当人心中的问题同人心产生矛盾时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没有爱、没有荣誉、怜悯、自尊、同情和牺牲,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昙花一现、注定失败的。这些顾虑和信仰同他的小说之间的关系,不如他有时设想的那么简单,但都是他的切肤之感。他在40 年代写的书信,特别是写给沃伦·贝克和马尔科姆·考利谈论创作的信和写给继子和侄子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信,都是明证。
许多艺术家谨小慎微、避不公开自己的信仰:有人害怕信仰使自己的艺术显得幼稚,有人害怕招未讪嘲,被人当作童子军辅导员或者老朽傻瓜。福克纳则不然,他素来不怕风险。在斯德哥尔摩的发言标志着承担新风险的决心。授奖仪式过后(他对记者说,“仪式长得像密西西比州的葬礼”),他携女前往巴黎,取道伦敦回纽约。圣诞节已到家。几年前还受尽冷落,“靠一个蹩脚文人写电影的工资勉强糊口,还亏得在一部拼拼凑凑的电影神秘片比赛中得了个二等奖。”如今,处处有记者跟踪,牛律《鹰报》刊登整版消息欢迎他,朋友们围着他,打听他说的希望把3 万元花得“无愧于奖金的原来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意思。
第九章注
(1) 意大利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护航队曾遭岛上墨索里尼政府军事基地的攻击。
(2) 指亚伯拉罕·林肯。
(3) 伤口擦盐是痛上加痛,福克纳视好莱坞为畏途,故以“盐矿”喻之。
(4) 亨弗里·鲍嘉(1899~1954),美国著名电影演员。
(5) 劳沦·白考尔(1924~),美国电影女演员,在这部电影中一举成名。
(6) 霍吉·卡迈克尔(1899~1981),美国自学成村的钢琴师、作曲家、歌手和演员。
(7) 伊丽莎白·泰勒(1932~),美国电影女演员。
(8) 让·雷诺阿(1894~1979),法国著名电影导演。
(9) 乔治,赛兴斯·珀里(1910~1956),美国作家。
(10)安德烈·马尔罗(1931~1976),20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在考古、艺术、政治活动方面也颇杰出。
(11)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第十章 盛名面面观(1951~1962)
领奖的苦差使过去、圣诞节过去,福克纳重拾两部未竟之作:寓言的结束遥遥无期,《修女安魂曲》的结局倒已胸有成竹。然而,平衡的心情不过几个星期,和琼·威廉斯的恋爱尚属悬案,使他魂不守舍。以前,“写作、写作、只要写作”便能使他心安,如今什么也不能使他心安。他必须花极大力气才能勉强自己写作,便开始一反往常地寻欢。不出几个星期,从一处换到另一处,此后几个月一直如此。
他在格林维尔小住几天之后,去好莱坞几个星期。去格林维尔为勒维出版社出版的《记偷马贼》书上签名,在好莱坞为霍华德·霍克斯工作,根据威廉·贝内特的《上帝的左手》改编电影剧本。在《记偷马贼》书上签名是为了帮助本·沃森和霍丁·卡特,赚钱不多,编剧倒是5 星期赚了1。4 万元。
钱的差别犹在其次,现在的福克纳不再为钱发愁,倒是为如何打发一天天的时间发愁。不能写作以后,连闲荡的本事也丢了。3 月回山揪别业,哪一部稿子都吸引不了他,惯常的消遣也没味道,仿佛青年时期的痛苦和自我怀疑突然同成年时期的失望和怨恨交融在一起;成功来了,有名有利了。反而感觉空虚。4 月,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团官佐勋章,不久,决定去看看凡尔登(1) ,为了写他那则寓言。
旅途中豪饮狂饮(一个青年朋友惊讶地数他一天灌下的马丁尼酒,竟有23 杯之多),但一路平安。路经纽约,与路丝·福特相见,她在等待《修女安魂曲》。
抵法国后,在巴黎的时间比凡尔登多。同加利马尔出版社的一位青年作家兼编辑莫尼克·萨洛蒙在巴黎街头散步,回忆第一次来法国时的情景,那时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寻访烈士捐躯的战场和文学巨匠的踪迹。
回家途中,在纽约小住,会会琼·威廉斯。琼既愿意和他在一起,又害怕他的激情。但是他真正需要的是创作,这一点他心里明白。回到牛津,写了一篇在吉尔毕业典礼上用的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