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昏君自救记》第99章


至于贾琏,他确实是个糊涂蛋,竟然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一个管家不严的罪责是逃不掉的。
从国公府继承人到阶下囚,剧变之下,贾琏本人像是被霜打了一般,蔫头耷脑的。
平儿当然知道王熙凤的全部秘密,衙役们拿走了所谓的证据之后,还不忘往里面塞了几页什么东西进去。
四皇子过目了证据之后,又交给了主审官员,他立即地发签拿人。
贾母想要保住宝玉之母,可惜,在某人无耻之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氏被衙门给带走了。
这下子,哭天抢地的情形再次上演,府里人心惶惶。
贾母终于坐不住了,主要是因为王府竟然半点动静都没有,着人打听之后才知道王子腾出京公干去了,压根儿就是谁也指望不上。
至于保龄侯府,贾母并不想将娘家牵扯进来,想了想,这位往宫里递了牌子,请见皇后。
皇后也算是个厚道人,并没有避而不见,反而是请了甄贵妃身边的大丫鬟元春过来,让祖孙俩见上一面。
这宫里,谁不称赞皇后娘娘仁善呢?
四皇子知道母后的动作之后,也只能感叹了。
贾母老泪纵横地和孙女儿叙话之后,这才向皇后求情起来,总归都是在京中生活,交情还是有那么几分的,皇后作为当今继后,日子本来就不大好过,而且她还有嫡子傍身,更加地小心翼翼,生怕戳了太子的心窝子,惹了皇帝心烦,再打压儿子。
所以养成了谨慎的性子,对于贾母的拜求压根儿就不接话,继后也不算年轻了,不过无法和贾母比,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敢让她真的就磕头啊,下跪的。再者说了,看老太太一把年纪了,还要为了子孙操心,皇后也动容不已,没了法子,只能打发人去请了皇帝过来。
贾母倒是没想到竟然还能面君,急忙地整理了衣裳,收拾了仪容,等着吧。
杨广也想见见这已经老糊涂的老太太,所以半推半就地给了皇后一个面子,来到了坤宁宫。
“老身也不妄求其他,只希望陛下能网开一面……”
皇帝似有所感,人老了,容易心软。
“唉,朕也没法子,但凡……可是这大小王氏已然认罪,而且还牵扯出了许多有的没的,贾赦原配和长子之死什么的,唉,朕也为难,您也知道,张太傅是朕的先生,贾赦的原配是张太傅的孙女儿,这……”
“陛下,贾府认罪,王氏不配为贾氏妻,回府之后,老身便让儿子休妻。”
“……”
帝后对视一眼,这老太太真是个人物,不过晚了!
“你啊,先回去吧,凡事啊,总要讲究个证据的,朕不会让老臣寒心的。”
贾母得了皇帝似是而非的保证之后,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不过家里并不消停,贾赦似乎疯了,原配和长子竟然不是自然死亡,唯一的嫡子又深陷大狱,他如果不疯,还真是说不过去。
都说了贾赦是个纨绔了,所以做事也简单粗暴,抡起了拳头,干起了不悌之事,将贾政给打了。
这要不是小厮们阻拦,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贾赦这里发疯了之后,将小孙女儿抱回了自己院子里,儿子就这么点骨血,万不可有什么意外。
邢氏为人懦弱,唯贾赦之命是从,所以将大姐儿护着哄着,并不敢交给别人。
贾母回到府里时,气儿还没喘匀,就知道了长子干的吝事儿,气的手直打颤。
老太太进宫一回,简直心力交瘁,家里竟然也都是些不省心,老太太气上加气,直接厥了过去。
府里又一次地乱成了一团,主事人靠不住,反而是后院几位姑娘站了出来,请太医,安抚下人,让府里恢复了运作。
至于万能药膏宝玉,自然是要安抚老太太了。
贾府的这几位姑娘,第一次进入了皇帝的眼中,真是意外之喜,没想到贾府男儿没一个能干的,这女眷,倒真是不让须眉。
大小王氏的对质又让审判的众位见识了一次女人的彪悍来,怪不得孔圣人要喟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大开眼界的同时又不屑贾府男儿了,连婆娘都管不住,真是有够丢脸的。
竟然不去反思以正己身,反沾沾自喜,一群蠢货!
皇四子脸色黑沉沉地想到。
等昏昏沉沉的贾母醒来之后,长子已然不见了,听着几位姑娘的举动,感叹了半晌,不过感叹完毕,只能寄希望于事情赶紧地了了,一切回归正常了。
可是让她没想的是,自己的混账儿子竟然进宫面圣了,这种兄弟阋墙,母子反目的戏码真是让人百看不腻。
几位皇子都隐在屏风后面,面色有些不对。
“贾赦,你可知你这种不孝不悌的行为坐实的话,会是个什么下场吗?”
杨广玩味地问道。
“臣虽然昏聩,可既然做了,那就不后悔。”
这是友人教过的,真是料事如神啊!贾赦掷地有声地回道,
“既然如此,朕就成全你。”
贾赦来出首老母亲,弟弟的行为,竟然是为了救儿子一命,真是让人感叹,虎毒不食子啊!
有了所谓的当家人的告发,贾府一下子就全部被索拿了,林如海的女儿倒是没地儿去了,杨广趁机地就将林氏给放到了皇后身边。
贾府众人稀里糊涂地就下了大狱,贾母本就病着,再被长子所为这般一冲击,直接地就没了。
贾母没了,群虫无首,好在她们是官眷,而且还没定罪,所以日子倒是不很难过,可是这惊吓太过,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可怕的。
没几天,哪里还有什么好颜色呢?
这个时候,朝臣们似乎是反应过来了,陛下这是要干嘛?
四王八公,守望相助,扶持遮饰,人脉的力量开始显现了,这就是皇帝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啊。
这般沉不住气,一下子都跳了出来。
杨广笑的很开心。
勋贵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倒也不一般,杨广半推半就地答应不严惩贾府,不过抄家罢了。
当然,西府是这个遭遇,东府也是要一同受着的,同气连枝么,自然是要福祸相依的,不是吗?
贾蓉的妻子秦氏在牢狱中受惊过度,没了。
至于西府,大小王氏就要去做工赎罪了,这也算是给老头一个交代,总不能人家告状一回,好处都让皇帝给得了吧。死了一了百了,真是便宜她们了,让她们去品尝品尝穷苦人的生活,这才是最美的惩罚。
老头千恩万谢,捧着赏银回原籍去了,恼不得要过继个嗣子回来养老送终,有了这些钱物,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贾府抄家,仆人抄家发卖,得的银钱并不多,铺子田庄也没几个,完全是个空架子,好在有几位主母们的私房填补一二。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这些奴才们倒是一个个儿地财大气粗的不行不行的。
邢氏的私房都还了回去,贾母的也是,按着嫁妆单子还了回去,至于剩下的,都归了皇帝的私库。
至于国库,几乎就是个空架子,一点钱都没有。
一家子都成了平民,老母也死了,吃喝都成了问题,邢氏是唯一有私房之人。
这下子真是翻身做主人了,她一向小器贪财,怕的就是将来老了无人奉养,现在这些人竟然要靠着自己吃喝过日子,邢氏如何能应了?
贾赦、邢氏、贾琏父女、迎春,大房的人卷了老太太的大部分私房,跑路回金陵了。
剩下的贾政父子四人,完全不知所措,最后还是探春站了出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有这么能干的一位姑娘在身边,也是贾政父子的福气。一家子人同甘共苦,倒也不算是最糟糕的。
不过贾政成天地逼着两个儿子上进,遭受打击的宝玉似乎是失去了自己往日的灵气,做出的文章匠气十足,贾政熏陶了这么久,有些失望。
至于贾环,启蒙都没好好儿教导呢,自然更是不堪,反而是身为姑娘的探春,学识见识不凡。
贾政只能可惜慨叹她不是男儿身了,如若不然,这贾府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探春最是好强,听了这种话,心里还能舒服了?
搞定了贾氏一族之后,杨广又盯上了另一件事儿,国库空虚之事,一个偌大的国家,没钱的话能干嘛?
西北要打仗,山东河南等地又是旱又是涝的,天气反常地让人琢磨不透老天爷的心思,蓝后他们开始想偏了,难道说这是朝中出了奸佞么?
皇帝都是对的,自然是要有朝臣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历朝历代的宰相一般都是个替罪羊,可是本朝并没有设宰相的习惯,这下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