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对《经》1,1,11中提及的反对者观点的反驳:所谓声增多,)实际上是音调的加高。
18。
(声)确实是常住的。因为(它的)显现(可达到使)人(知道其意义的)目的。
〔……为了使别人知道(声的)意义,如果声一发出就不再存在,那么,没有人能与别人谈论事情。而且在那种情况下,不能发音使别人(知其意义)。
〕19。
(声是常住的。)因为在所有的地方,(声都可以)同时(表示一种类)。
〔每当“牛”一词被说出时,就同时有一切牛的观念。据此(可知)
,声表示类。……基于此种原因,声必定常住。
〕20。
(声是常住的。)因为(它本身)没有数。
〔……人们(可)说出被发音八次的“牛”这个词,但他们绝不(能)说出自身在数上为八的“牛”一词……。
〕21。
(声是常住的。)因为(它)不(具)关联(性,即不依赖于它物)。
〔……关于声,……我们感觉不到任何质料因,(如果有质料因,那当这质料因)
毁灭时,声自身将被视为不复存在。
〕2。
(声是常住的。)因为见不到(由空气这类质料)结
…… 371
463印度哲学
合的(声)。
23。
(声是常住的。)还因为(在圣典中可)见到(论述声常住论的)标记。
〔我们实际上(可以)见到表明声常住的吠陀典籍。如(这些典籍说:)
“借助常住之声”
,等等……
根据所有这些,我们得出结论:声是常住的。
〕27。
某些(反对者认为:)吠陀是(由人的)感官与对象接触(时产生的知识形成的)
,因为(一些吠陀以)人的名字(称呼)。
28。
(反对者还认为:吠陀是人造的,)因为(可以)看到(吠陀中提及)非常住的(事物)。
29。
然而,(吠陀)言语的先(天性在前面)已解释过了。
30。
(一些吠陀以人的)姓名(命名是)因为(这些人最先)阐明了(它们)。
〔反对派认为吠陀文献中的诸如“迦塔”
一类的名称必定表明了作者。我们对此的回答是:这种推断是无理的。因为人们可以用一个根本不是作者的人的名字称呼一个文献。
“迦塔”等人所作的一切是对文献作了没有任何人曾作过的优秀的阐述。而又有一些入用这卓越的阐述者的姓名称呼那些文献。
〕(《弥曼差经》1,1)
5。
(存在着)动因(即“无前”。而这)又(促使人们)
开始(作祭祀)。
〔……存在着一种作为“无前”的东西,因为在“人(如)希求(达到)天堂,就要作祭祀”的教令中,(某种)行为被要求。如果不是如此,不存在那种作为“无前”的东西,
…… 372
印度哲学563
那教令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祭祀行为自身是不可灭的。所以,如果祭祀不产生任何其它事物而消灭,那么由于因不再存在,(表现为天堂的)果就绝不会出现。由此(可知)
,祭祀确实产生某种东西……〕(《弥曼差经》2,1)
15。
那(祭祀行为要产生的果报)是天堂。因为(这)对一切(人来说,都是)无一例外(的希求)。
〔然而为什么这样?因为“天堂”就是幸福,而每人都寻求幸福。
〕16。
还因为(达到天堂是人们的共同)信念。
(《弥曼差经》4,3)
4。
(反对者认为:)由于(祭祀)行为的结果(可达到)
目的,因此,所有(人)都有资格(进行)圣典(中说的祭祀)。
5。
在实际上,(祭祀行为的)
教令由于与圣典相关联,因此(仅)适用于(那些能)完整地进行(祭祀)的人。
6。
(反对者认为:根据)埃蒂希亚那(的观点,)由于(圣典中)提及了特殊的性,因而(只有男)人适于(作祭祀)。
8。然而,(根据)跋达罗衍那(的观点,在祭祀资格上是)没有(性的)种类区分的。因此,女人也适于(作祭祀。
之所以如此,还)因为(不同)种类的(性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
17。(尽管有人认为女人不适于作祭祀,)然而,根据(圣典)所说,有财富的(丈夫和妻子都可以实施)同一(祭祀)行为。
…… 373
63印度哲学
21。而且,(圣典)表明,(女人可)获得果报。
(因此,她们有资格作祭祀。)
25。
(反对者认为:)四种姓都(有资格作祭祀)
,因为不(存在)差别。
26。
实际上,(只有)三个(上等种姓可)设置(祭)火。
由于(圣典中仅)提及了(这三个种姓)。因此,(首陀罗)与祭祀无关。
(这根据)梵书可知,是阿特勒那(的观点)。
39。
(反对者认为:)在三个(上等种姓)中,(只有)有财富的人(才有资格作祭祀。)因为(祭祀)行为的成功(依赖于财富)。
40。然而,并非如此。因为(是否拥有财富)不是永恒的,财富(的取得)与(要获得财富的)动机相关联。
(《弥曼差经》6,1)
32。(在比较神与供奉行为的重要性时,)如果(二者有)冲突,(应当说)供奉行为控制(祭祀过程)
,因为(供奉)行为是(祭祀)的组成部分。
3。
还因为(供奉)行为与那(祭祀)有(内在)联系。
34。
(供奉等祭祀行为能实际确保人们所希求的果报。
因此,)神被作为从属性(的成分)提及。(《弥曼差经》8,1)
1。
祭祀行为是最主要的。它(依)存于教令。净身(仪礼)在这(祭祀行为的)组成部分中实施。因为(祭祀)以(获得)那(无前)为目的。
3。由于祭祀与那(无前)目的相联系,(祭祀的)顺序(就)有关系了。
因此,(无前这一概念被)用于祭祀。
(此外,
…… 374
印度哲学763
还)因为净身(仪礼也)以那(无前)为目的。
4。
(反对者认为:祭祀中的神圣言语仅是对要获得的)
果报和神的(展示,而不导致无前)。
5。不是如此,因为借助教令,(这些神圣言语)带有那(无前的)性质。
6。
(反对者认为:)
另一方面,神应象客人一样受到款待,因为(祭祀的)食物是为他(而准备)的。
7。
(反对者认为:应款待神,)还因为(这能确保祭祀者)达到目的。
8。
(反对者认为:)因此,(神)与那(果报)相关。
9。
然而,由于以(圣)言为基础,因此,祭祀行为是根本性的,而对神的提及是从属性的。
13。
另一方面,(要获取的)事物是(祭祀的)目的,而其它的(东西)
,由于是从属性的,因而未(被)教令(所要求)。
14。
由于(有)无前,(因而使祭祀中)有了确定的规则。
(《弥曼差经》9,1)
35。(反对者认为:)所有种姓(都可作)祭司,因为(他们有)能力(作)。
36。
然而。
(只有属)婆罗门(种姓之人才可作祭司)
,因为(这是由)传承(确定的)。
(《弥曼差经》12,4)
(二)颂释补
45。当所有这些(地、水等)都不存在时,宇宙的状态能是什么样?
生主自己又能处于何种境况?
他处于什么形态?
…… 375
863印度哲学
46。当(没有人存在)时,谁又会知道这(生主)并向后来被创造出来的人说明这(生主)的特性呢?
(如果认为任何人都不能感觉到他,那么,)没有感觉,我们又如何能确定这(生主存在呢)?
47。
小说推荐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哲学辞典
- 作者[法]伏尔泰译者:王燕生译者前言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异常深远,可以说超过了许多法国大思想家,有些史学家甚至说若没有伏尔泰便哲学、散文各个方面都有杰作,而宣传启蒙思想的活动则是他战斗的一生中最突
- 最新章:第155章
- 自然哲学
- 作者[德]莫里茨·石里克【由文】原编者序 自从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莫里茨·石里克被一个疯子杀害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不仅在奥地利,而且在全世界的哲学史上,石里克已留下了他个人的痕迹 石里克给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其原因何在?他的目标不是在于要发展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教导一
- 最新章:第20章
- 艺术哲学
- 作者[法]丹纳,傅雷 译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一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第一步毫不困难。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
- 最新章:第81章
- 老张的哲学
- 作者:老舍第一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洗澡固然是件小事,可是为了解老张的行为与思想,倒有说明的必要。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
- 最新章:第33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法哲学原理
- 作者[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译者:范扬、张企泰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 贺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他总共讲授了《自然法与国家学或
- 最新章:第86章
- 哲学的改造
- 作者[美]杜威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的改造〔美〕杜 威 著许崇清译 2目 次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1…第二章 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1…6第三章 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3…1第四章 关于经验和理性的已变的概念…4…5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6…2第六章 论理改造的意义…8…
- 最新章:第28章
- 足球的哲学
- 足球的哲学[作者名 冬天的文字[类别 天下足球[最后更新时间 2013-11-28 11:08:34.0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晚访客[本章字数:206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25 22:58:24.0 胡涛兴奋的庆祝着,他向我跑来,一把将我抱起,剩下的队员却无动于衷,这个时候,许家国居然冲进了
- 最新章:第1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