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第20章


时候,孩子自然会对个人进步进行自发地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家长的教育。
其实,正如我们在本章第一节中所说的那样,优秀孩子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人生道理的理解、以及主动积极的个人意识,更要依赖其良好的心理机制。
而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良好的个人习惯、良好的心理机制时,其对道理的理解,对主动意识的拥有程度,就必然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所需要做的,唯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个人习惯,任何目标的达成、任何方向的进步,都必须有良好的习惯来作为保障,除此之外,举凡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造成伤害的手段与方法,都绝不应当在家庭教育中出现。
本章后记
当我们完成了这一轮的探寻之后,就应当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我们的孩子能否成功,绝不取决于他幼年时期的学习成绩好坏、是否“听话”、以及其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学历,而最珍贵的东西,当属他自己的务实精神与创新意识。
正因为如此,对于所有希望孩子获得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让孩子拥有务实的精神和创造的意识。
诚然,孩子能够在技能、学业、成绩上超人一等,固然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倘若在这些方面不能有所突破,也绝不该为此而感到懊悔。
除此之外,孩子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境界,想要实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些涵盖了理想各个层面的东西,才是我们的家长最应当给予关注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在对孩子的理想做出了解之后,抱以宽容的心态,用正面引导的方式,来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并为其理想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为其理想的实现,设定一个个符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
唯此,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在理想和抱负的鼓舞下,拥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
如果说以上5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5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随着孩子长大,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导读
对于人类生活而言,亲情无疑意味着亲情世界中的美好玫瑰,更是对下一代教育的源泉和支持。
从古到今,从乞丐到政要,从贫民到巨富,亲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而作为亲情载体的家庭,就更是为我们所珍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际关系的逐渐淡漠,作为人世间最珍贵情感之一的亲情,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森林之中,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有限。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外面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孩子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正如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的面前,挡住了教育的道路。
这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家长,正处于一种家庭观念逐渐淡漠的趋势之中。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不愿意、无意于承担家庭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我们的孩子也正在面临着放任自流的命运。
在家长“冷漠文化”的作用之下,我们的孩子不仅在血液、道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不良趋势,更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淡漠、冷酷甚至残忍的心病。
毫无疑问的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又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亲情这一纽带松弛了、折断了,势必瓦解社会的人性基础,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够感恩的话,又怎么能对我们的国家,对社会感恩呢?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如何能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爱心呢?
基于这一点,我们将会在本章中,就家长家庭观念淡漠的趋势,做出一轮完整的探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揭示这一现象的危害性,更要为严酷的现状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个完美方案,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1.从历史中走来
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而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
——卢梭
如果我们要在人类文明史上,寻找一项最伟大的发明,那么它一定是家庭。
在现代社会学的影响下,我们常把家庭称为社会的细胞。这说明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种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
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农业与手工业在家庭内部的结合,赋予了家庭比较完整的社会功能。使血缘关系与生产关系完全交融在一起,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不可避免地让中国人对家庭格外推崇,以至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拥有着中华民族这样强烈的家庭观念。
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家庭都有着难于比拟的地位,这种地位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内心身处,更在我们时时刻刻的行为上有所反映。
比方说,每当接近年关的时候,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的定式。不论我们身处何方,总是可以看到无数身负大包小裹、赶着回家的人们,在这一股股人潮之中,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对合家团聚的强烈渴望。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家庭同样存在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家庭是孩子逐步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
从一个孩子一出生开始,随着他的成长,他的每一点成长都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一点的存在,是因为从他出生开始,每一个他能够去模仿的人,都是他的家人,凭借着这种联系,一个人无论从方方面面,无不被固定在家庭范畴之内。
个人是家庭的组成单元,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单元,由此,家庭就提供了把个人统一到社会之中去的环境。
凭借着这样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对他的全部亲属承担责任,而家庭也对于他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在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中,家庭总是被摆在第一位的,为了家庭的利益,个人不仅要做到安分守已,维护家庭内部的和谐,在人伦规范所界定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义务、甚至要在必要的时候有所牺牲。
也正是因为如此强烈的家庭观念,任何对家庭、家族不利的行为如离婚、独身、无子等,都是这个社会绝对难以容忍的。
基于这一点的存在,使得家庭至上的观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华文明的价值取舍,文化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着莫大的关联。
然而,就在我们为此津津乐道,反复以各种形式、手段来赞颂这种独特的社会形态时,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我们身边静悄悄地发生。
2.静悄悄的变化
对于父母和家人,对家庭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
对于我们中国的万千家庭而言,这一巨大变化就是,在许多家长的心中,家庭观念正在趋向于淡漠,而其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开始放松、甚至于放弃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双方感情破裂,甚至于危及到婚姻,在这样的情形下,双方便都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忙于经商,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赚钱大业之上,从而又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任由孩子发展,对其行为听之任之。
在许多家庭里,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需要做好物质方面的保障,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尽到了职责,从而将所有的教育职责悉数推给学校。
在许多家庭里,父家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良好的方法,以至于和孩子站到了对立的层面之上,使得他们无法完成对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