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第9章


军队军队是统治阶级的国家赖以存在的主要支柱,商人从商汤时起就有 
这样的一支军队,所以才能灭夏,但其组织很不完备。盘庚迁殷后,尤其是 
武丁时代,由于战争等原因,促进了军队迅速壮大。而且兵种也健全了,不 
仅仅有步卒,而且有了战车和骑马击敌的马师和手持弓箭的射手。 
官吏商代的官僚队伍非常庞大而复杂。从盘庚迁殷后到武丁时期,官僚 
体制已初步具备了后来所有的专制王朝通行的中央与地方官之分;中央又分 
为助王处理国事和为王室宫廷服务的事务官,即所谓外朝与内廷的官僚体 
制。这也是奴隶制国家机器完善和强化的又一重要表现。 
刑法盘庚迁都以后的商代统治者加强了奴隶主阶级的专政手段。盘庚迁 
都于殷之后,便立刻加强法制,他决定用旧有典制去整顿当时的法纪 (这旧 
有典制可能就是商汤之世时的《汤刑》)。而随着盘庚迁都后法制的加强, 
作为贯彻法制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监狱、酷刑也就跟着扩大了。 
专制王权本身是残酷的,但对当时的发展的商王朝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加强奴隶制国家机器,这也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 
盘庚迁都巩固了商王朝的统治,对商后期历史起着重大影响。 
… Page 21…
西周王期的兴衰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孔子曾经说过:“周监 
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充满向往和憧憬之情。周礼中所提倡的“贵 
贱有等”、“长幼有序”、“朝廷有位”、“男女有别”和“贫富轻重皆有 
称”等都是儒家所称颂的。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封建社会2000年来统治人 
民的绳索,可见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商邦是个大邦,周邦是 
个小邦,周邦能推翻商朝,其中历经文王、武王、周公的治国与征战。周朝 
建立后经34朝统治了80O余年,其典章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 
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向来被称为周统治的两大柱石,后世王朝的建立或多或少 
地都借鉴于此。 
周族是祖国大地上与夏、商同样古老的部落,其先祖后稷曾任尧的农官, 
协助大禹治水,周的明确世系就从这里开始。后稷原名弃,这个奇怪的名字 
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弃的母亲叫姜嫄,是羌族的女子。有一天,姜嫄和伙 
伴们去野外游玩,在路上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的姜嫄想和巨人比比脚, 
把脚放进脚印中。奇怪的事发生了,肚子格登一动,姜怀孕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出生了,可这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这会 
带来灾祸的。姜嫄把小孩丢进成群牛马经过的隘道中,想让牛马把他踩死, 
可没有一头牲畜踏他一脚,姜嫄一看急了,又把他丢入深山密林,通常没有 
人迹的山林中却出现了许多人。姜嫄又把他丢入结冻的河里,想把他冻死, 
却飞来许多小鸟,用暖和的翅膀遮住他为他御寒。姜嫄实在没有办法,干脆 
把他抱回来,想把他抚养成人,看看他到底有何神异。这就是“弃”名的由 
来。 
弃在小时候就跟别人不一样,当别的小孩追逐嬉闹的时候,他却挖地, 
松土,在地里种上麻、豆之类的。养成了种植庄稼的习惯而且喜欢钻研,有 
了很深的学问。好才的尧任命他为农官,使全国都有了很好的收成。在舜时 
被封为有邰氏,封地在姬水附近,所以又叫姬氏。古时主要作物为黍、稷, 
故被尊为“后稷”。 
后稷死后,儿子“不空”继承父亲的衣钵。古字“不”为“丕”即大的 
意思,空为“窟”的古字。看来“不空”时候,姬氏是住在深挖的土洞中, 
这时正值夏太康统治时期。姬氏因“后稷”也为农官。但不知什么原因,世 
代以种植业为主的姬部落却转为放牧部落,这种农业状况一直延续到不空的 
孙子公刘的时候。 
姬部落游牧到戎狄地区,公刘身处戎狄地区却不对畜牧感兴趣,一心想 
着先祖后稷的传统,公刘在农业方面确有天赋,带领部民逐渐改种庄稼,并 
且有了很好的收成,使姬氏部落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豳地是一个十分 
有利于种植庄稼的地方,公刘因而率领本部人民征服豳地定居下来,开始艰 
苦的创业过程。豳地得到开辟,姬部落逐渐繁荣起来了,而且吸引了不少外 
族部落,姬部落得到充实。在 《诗经·大雅》中有很多关于公刘的颂歌。 
公刘的第十世传人古公檀父在姬氏的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他更加重视 
发展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部落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邻近地区 
的戎狄部落比姬氏部落落后,处于游牧状态,富庶的姬氏部落成为他们掠夺 
的对象。戎狄崇尚掠夺,经常掠夺姬氏部落的牲畜和人口。戎狄中的熏育部 
落还发动了对豳的大规模进攻,想把姬氏部落变为他们的牧奴。心地善良的 
… Page 22…
古公恐怕战争的损害要比避开逃离要大,带领一部分部民渡过漆水、沮水, 
越过梁山 (陕西境内),到达岐山定居下来。 
岐山南面的周原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姬氏部落在此又得到进一步的 
繁荣,因而被称为“周人”——定居在周原上的人们。 
古公还是一个处理政事的能手,周人在他的领导下,建立城池和宗庙, 
设置了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官吏,建立了国家,开始了周王朝的建设。 
因此,后世的周武王称古公檀父为太王。 
古公的和善教育了儿子方伯、虞仲和季历,兄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但 
缺少治理国家的雄才伟略。檀父只有把希望放在孙子辈上了。季历的妻子非 
常贤惠,又是周人的同盟姜姓部落的女子,很得古公的喜爱。姜氏在生孩子 
的时候,恰好飞来一只红羽毛的鸟,嘴里叨着一块写满红字的绢帛停留在产 
妇的房屋上。字的大意是:“只有小心谨慎,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只有自强 
不息,才能千秋万代昌盛。”古公檀父看到这一切,心里十分高兴,认为使 
周族昌盛的人终于出现了,因而给小孩取名“昌”。古公檀父想把王位传给 
姬昌,可这与惯例不合。按惯例王位应当在太伯系里传递,或由太伯、虞仲、 
季历三兄弟相传再传位给姬昌,这就得延误周族的昌盛。太伯、虞仲十分乖 
觉,看到父亲十分为难,于是两兄弟假为古公采药的名义逃到荆蛮地区。 
古公死后,传位给季历。季历逐渐和商结好,还亲自到朝歌去觐见武乙, 
得到武乙的赏赐。季历在军事方面很有才能,在商朝的支持下反击戎狄,洗 
雪长期的凌辱。武乙35年,征伐鬼方;一举击破12个部落,获得大片土地 
和大量奴隶,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文丁4年攻伐余无之戎,又大获全胜, 
被文丁封为牧师,管理商朝的畜牧业。文丁7年,攻伐翳徒之戎,杀其三大 
臣。通过一系列战争,解除戎狄对周的威胁,保证了周王国边境的安全,疆 
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随着一系列的胜利,引起文丁的猜忌,找借口把季历 
杀死。这样就埋下了商周仇恨的种子。季历死后,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 
文王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发动了对商的讨伐,结果被打得大败。这一仗把他打 
得清醒了,他认识到周邦的力量与商邦的力量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只有大力 
发展国力,等待时机才能报得了杀父之仇。文王表面上作出绝对服从商统治 
的姿态,暗地里却寻找贤士,发展国力,发誓要灭商为父报仇。 
周人的首领从来就有招纳贤才的传统。古公檀曾经说过:“只有把才能 
出众的人请到周国来,我们才能变得强盛。”古公死后,周逐渐形成了“委 
人以贤不以亲”的传统。 
文王表面上臣服商王,暗地里却无时不在作准备。遵循后稷遗训,大力 
发展农业,努力增殖人口,多方拉拢诸侯,以古公为榜样广求天下贤才。文 
王思贤如渴,很受当时名士的爱戴,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都投奔文 
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